哲学思想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应用

时间:2022-12-06 08:47:40

导语:哲学思想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哲学思想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应用

摘要: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本文以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对其引发的哲学思想做了深入探讨。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唯物辩证思维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由量变引起质变,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哲学观点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表明其不仅能提供思想上的指导,也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识潜能。

关键词:哲学;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自然选择与进化不仅创造了生命体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同时也赋予它们独特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动态环境中特异性地重新组装成更先进的复杂系统,并且具有高精密度、高效率以及高适应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世界上一切生命活动都具有普遍联系性,不可能出现孤立存在的情况,因此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教学都应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虽然,不同类型的生物大分子在生命体内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但其本质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食品生物化学是我校食品专业学生的核心课,也是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食品营养物质变化的基础。通过对生命有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进行结构、性质、功能及其代谢的学习,认识复杂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进而将其灵活应用到食品的营养与健康,工艺设计与生产实践中,辅助解决食品工程相关问题。如何将哲学思维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覆盖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为广大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哲学理论思维较之科学理论思维来说,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高的解释性,因此,在从事教学研究时,以哲学世界观为指导,有助于我们更正确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合理与快捷。只有能够正确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带来丰富的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有指导食品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作用,为其提供方法论和思想观。而从另一方面上来讲,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讲授也为哲学提供理论实证和实验验证。

1以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指导实验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辩证逻辑是逻辑思维的高级形式[2]。恩格斯也曾说过,辩证逻辑明显优于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仅是将不同判断和推理过程毫无规律的列举出来,从中并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而辩证逻辑则突出各种事物之间联系,从低级到高级,使之体现隶属和递进的关系。在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以唯物辩证思维为基础,包括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3]。首先要注意研究目标本身的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来归纳出有用的内容。其次,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实验结果,综合得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具体特征。在食品生物化学的实验过程中,无处不用到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例如,淀粉中还原糖的测定实验,学生通过调研淀粉的消化方式以及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归纳总结得到适合本实验的方案;一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依靠实验方案上的步骤逐步进行,在完成还原糖标准曲线后,检测了淀粉实际样品不同消化时间下的还原糖的含量,虽然能够完成实验,但对实验整体的把握能力十分欠缺,并不知道淀粉消化后还原糖的含量与标准曲线的关系,只是将数据简单罗列,没有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去探究每步实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辩证的逻辑思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综合逻辑分析方法,以分析为主导的形式逻辑为出发点和基础,但它并不是只分析表面直观的内容,而是透过表面现象了解其内在联系,从而实现以综合为主导的分析模式。在实验中,不仅需要学会以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看待问题,还要发挥学生自身合理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识潜能。最后,利用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获得最终的研究结论。实验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实验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但不好的实验结果,既能为修改实验设计提供良好的实验依据,也同样为我们科研设计提供有用的信息,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实验小组内部的不断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实验整体分析成各个小部分,从中去掉那些偶然发生的、非本质的信息,获得必然能得到的结果,分别加以总结,再把整个实验中各个结论、特点和关系加以综合,形成最终的结论。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应用

现象揭示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4]。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结果所显示的现象并不全都为真现象,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误导我们判断的想象,例如,在探究大分子蛋白和小分子相互作用时,以模板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与常见的荧光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例,但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相互作用的,而牛血清白蛋白自身则正好包含两个能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位点,这就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该荧光小分子分别与模板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的2个位点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种判断是错误的,虽然结果表明该荧光小分子确实与模板蛋白以两种方式结合,但是以另外两种不同的形式结合。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不能只停留在实验结果的表面现象中,而应该不断分析、深入探讨其内在本质,这才是实验中的最根本结论。不管事物的运动行为如何,在其内部均能发现自身相矛盾的地方,这种特殊形式的矛盾,就构成了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法。食品生物化学本身就是需要大量的化学反应来解释代谢通路,需要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整个实验过程贯穿着现象与本质的思想方法,学生可通过不同实验中所发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所表现出的现象,总结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事物发生变化的规律,其本质是事物之间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现象与本质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因此,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这也表明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不能不管最终的实验结果,而随便猜想其本质,应该综合看待实验结果,有时现象并不能够完全地反应实验本质,应去除假现象,保留真现象,从而获得最终的结论。现象是我们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的最直接的信息,也是我们考察实验结果本质规律的向导,本质只能间接地被认识,只有先充分了解现象,借助合理的抽象思维,才能更好地揭示物质的本质规律。在进行氨基酸纸层析实验中发现,有些同学能获得良好的层析斑点,有些则出现明显的拖尾,或者无法找到相应的斑点,通过总结各个小组的操作方式和实验过程,发现其关键在于最初点样时的力度以及点样后是否快速进行烘干处理。总之,在实验课程讲授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量变到质变规律的应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代表着事物的数量、规模以及大小,量的改变会导致事物内在规定性发生变化,也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例如,学生在进行鸡蛋中卵磷脂提取时,不同溶剂提取卵磷脂的效率不一,提取溶剂的量也对提取效率有一定影响,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优化,才能获得最优的提取条件。但在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并不是只要发生量变就能产生质变,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跨越度,即量的变化超过了度,便能形成新的质变,但也要遵循适度原则,须要按照规律,一步一步的进行,如果只是量的堆积,而不考虑度,即使实验做的再多,最终也会失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实验做了很多,但结果仍然不理想。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曾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6]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程实验中,在实验方案制定前期,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相关内容,来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虽然已各个角度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获得较为明确的实验结果,但一些预期目标仍然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只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由理论得出的结果同样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这些理论发现,只有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才能是真理。

5结语

在食品生物化学整个的实验课程中,有些学生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实验,并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有的则无论怎么重复,仍然无法的到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在课程中应潜移默化的给学生提出正确的科研思维,以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去看待新发现、新事物、新理念的出现和发展,能大大提升我们对整个实验内容的充分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实验结果中的假现象,得到有用的真现象,并对其分析总结获得最终的本质信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任何发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循序渐进中逐渐获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依据理论设计得到的抑制剂,同样须要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抑制效果,这也进一步表明遵循哲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科研效率。因此,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哲学观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也为我们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娜ྨ《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8(8):78-80ྨ

[2]于佳楠,迟男男ྨ辩证唯物主义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7):46-48ྨ

[3]周健,徐世江ྨ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对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研究方法的再认识[J].改革与战略,2021,37(02):1-8ྨ

[4]肖禹,梁进龙,教学本质的存在现象学解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6):91-97ྨ

[5]商俊博,曹琳,赵广杰,等ྨ“木材学实验”课程从量变到质变的教学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01):64-66ྨ

[6]朱中原,黄明明ྨ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旨趣与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1):51-54ྨ

作者:毛烨炫 张西亚 赵秋艳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