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5-10 11:40:27

导语: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基础医学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在整个医学课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生物化学虽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独立学科,但与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汇与联系。正因如此,生物化学教学面临着“三多三难”的实际性问题即课程内容多、抽象概念多和作用机制多,理论知识理解难、记忆难和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难。传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板书等形式传递知识信息,常常显得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课后即使花很多功夫思考却思考不得,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大学生物化学教师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面对新形式新情况,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做出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近年来,“渗透式”教育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线[3]。

1“渗透式”教育的内涵

“渗透式”教育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1]。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观点,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2]。我们常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作为对“渗透式”教育的形象概括。

2生物化学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模式构建

生物化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基础医学课程中重要的领头学科之一。生物化学不仅研究正常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及化学变化,甚至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体的病理性变化和病理过程中特异化学标志物或体内成分的改变。因此,生物化学虽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却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学生只有在学懂了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和异常的病理状态下生物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才能在今后走向临床工作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患者更好了判断和治疗疾病。医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在整个医学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医学内容繁杂与学时数少;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临床知识的实际性之间的矛盾,加之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上的单一,使得生物化学学习陷入了一定困境。此时,把新的教学方法引入生物化学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4]。“渗透式”教学法是借助一定的载体,如临床实例、生活情境,把教育内容附于其中,通过这些载体传递教育信息,实现教育目的。在利用“渗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针对生物化学各篇章内容,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当中的内在联系,精心编排和设计临床和生活中的案例,并且巧妙“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中。

3生物化学实践“渗透式”教学法过程的实现

在实践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时,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以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为主。在融入临床实例时,仍然是以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做主导,切不可喧宾夺主,不能把过多精力和学时花在介绍医学案例,而忽略了生物化学内容的讲解,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借助临床实例的桥梁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层层剖析、对学生循循善诱,将错综复杂的知识点梳理清楚,用具象化的例子代替抽象化的概念,在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掌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实用型人才也有着实际的意义。从学生接触生物化学的第一堂课,当他们还对生物化学是什么、生物化学学什么都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我们一改传统教学法即按照绪论内容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我们将临床上的一张化验单带入生物化学课堂,以这张化验单作为一个载体,传递教育信息,达到教育目的。化验单中有血糖、血脂的检查项目。其中血糖就是生物化学中所谓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属于糖代谢中的内容,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就会介绍正常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人体血糖水平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就因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着动态平衡。当这样的平衡被打破既而出现了血糖水平的异常即高血糖或低血糖,由此带来相应的疾病。另外血脂,从化验单上便可看出血脂不是血浆中的某一种成分,而是血浆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总称,对应化验单上TG(甘油三酯)、Ch(胆固醇),既教会了同学认识临床上的化验单,也讲临床对应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将临床上的化验单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课堂中,一方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另一面,把枯燥苍白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鲜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不知不觉便掌握了生物化学和临床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在具体的各章节学习中,再将临床病例“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中,如临床上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酪氨酸酶所致的。生物化学理论课氨基酸代谢中介绍,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首先转变成多巴,进而合成多巴胺,最后转变成吲哚醌聚合而成黑色素。一系列反应繁杂而枯燥,当引入病例,缺乏酪氨酸酶时,导致体内酪氨酸无法合成黑色素,进而皮肤、毛发呈现白色,故称白化病。用具体的例子呼应理论知识,无形中便建立了理论和临床的联系。除了临床病例,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也可进行“渗透”。如生活中每个人喝了酒之后的表现都有不同,这就与每个人代谢酒精的能力不同有关,在生物化学非营养物质代谢这章就会介绍。课堂上让同学回顾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身边人喝酒之后有何不同状态,通过同学热火朝天的讨论之后,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一杯就倒”;第二类是“千杯不醉”;第三类是“喝酒脸红”。此时,我们介绍酒精(即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为:乙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乙醛,乙醛在醛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乙酸,乙酸可进一步代谢或排除体外。在调动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介绍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使他们印象深刻,当掌握了酒精代谢的一系列生化过程后,再联系生活中的不同情况来具体分析。“一杯就倒”的人是因为体内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的活性都很低,故身体很难代谢乙醇,所以稍喝一点酒就醉了;反之,那对应“千杯不醉”的就是这两种酶活性比较高,利于乙醇的代谢。还有的人喝酒脸就红,是因为体内醇脱氢酶活性正常而醛脱氢酶活性比较低,以致乙醇可以转变成乙醛,乙醛却不能转变成乙酸,造成了体内乙醛的堆积,由于乙醛会使得毛细血管扩张,所以表现出脸红的现象。生活实例的“渗透”,让生物化学知识不再显得高深莫测,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一些现象。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调动起来,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收获了知识。

4结论

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立体性的知识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体系。通过“渗透式”教学法教学,增加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发散性思维,最后,“渗透式”教学模式,不仅包括知识的渗透还包含能力的渗透,更有利于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

作者:谢薇 单妍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再延,论德育灌输与德育渗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2]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39.408.

[3]王祚桥,试论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刘素芬,国外渗透式教育对我国学校教学与的有益启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