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物化学教学思考3篇
时间:2022-04-02 03:05:02
导语:中职生物化学教学思考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1.1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据我校2009年所做的一项关于“现开设课程偏好”的调查报告显示,43.7%的学生反映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单调,没有兴趣,31.2%的学生明确表示应付对待该课程,22.6%的学生表示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2.5%的学生对学习该课程表示有信心。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已成为很多职业学校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学生缺课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这样的局面,学校单从纪律角度加强管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要不相符
我校多年来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首先,沿用多年生物化学经典教材,教学内容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在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学内容单一陈旧。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学生需要学习的是职业技术知识、系统科学的知识、社会知识等,以便适应就业岗位要求;再次,缺乏专业教育。教学中缺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人际沟通、社会适应等能力亟待提高。
1.3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脱节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依附于理论教学。生物化学实验多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在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下,教师常常只进行理论教学,这就使得实验教学成了“走形式”。
1.4教学方法简单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我校生物化学教学由于学时少、内容多,长期以来形成了“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教师不讲就不会学习的现象。学生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它是知识和能力的中介物,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应变能力。
2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2.1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教师总是关注知识传授得够不够、课堂纪律如何等,学生总是被动学习,力争得高分,且课程门数与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据我校2009年所做的一项关于“现开设课程偏好”的调查报告显示,85.1%的学生表示为了考试才看书。因此,为培养出适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重新定位教学目标,重视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1]。
2.2编制教学模块式教材
目前,生物化学在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有了迅猛发展,生物化学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2],随之而来的是生物化学教材越来越厚。现发行的各种版本教材,多数理论性很强,主要阐述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及其在体内代谢变化的规律,但在研究进展方面缺乏最新动态,使得教材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多数学校对不同专业也选用相同的教材,这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专业学生的个体发展。所以,编制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可以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实验教学模块、专业选用教学模块、前沿教学模块等。这些模块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1)理论教学模块体现的是生物化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更新,理论教学必须起到基础性的作用。(2)实验教学模块是该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与理论教学模块相辅相成。实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生就业后将使用一些较先进的仪器,应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一些前沿性、辅助性的知识介绍或宣传。(3)专业选用教学模块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需求,为教学起到衔接、铺垫的作用。(4)前沿教学模块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就。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生物化学新的研究成果及科学家近期获奖的研究工作介绍。
2.3建立师生合作型教学新模式
国家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1)教学新模式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权威性,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服从。而在新模式中,教师从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教学新模式的手段。多媒体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在讲解真核细胞、DNA、tRNA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知识变得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图书馆、资料室以及各种实验室等是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运用新模式进行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动手设计小实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3)教学新模式的过程。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体现在讲授上,而是体现在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的间接形式上,或是体现在帮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上,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模式构建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结语
要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目前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编选、师生合作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大胆创新,改变陈旧观念,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营造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氛围。
本文作者:马萍王新华工作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第二篇
一、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向学生提问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激发出来,这会使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来向学生提问。此时教师的提问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讲人教版初中化学中“氧气”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人类为什么能够生存下去呢?”在课堂教学之前事先这样提问,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己就会动手去查资料,去预习课本,通过这样的提问也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个化学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好这些实验。在这些众多实验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是最为经典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氧气的性质,同时也能够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归根到底,通过参加这个实验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的魅力。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在实验过程中要防止氧气被燃烧耗尽;三是氧气必须要纯。通过参加这个实验,学生对于氧气的性质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也会更加细致。化学实验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项,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一些细节,通过参与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
三、要把化学与平常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应该把课堂教学中的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认识到化学的魅力。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中有一章节就可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九年级下册十二单元盐、化肥这一节。盐和化肥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地把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性质等教授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回到家中自己去试。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在讲解酸和碱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酸和碱是生活中两种最为常见的化学成分,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通过两种物质的结合就可以显示出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科学设置化学课程
初中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于平常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教学安排作出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化学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当前我国初中化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实践课程安排较少是普遍的共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要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课程。化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的实际案例为例详细论述了今后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四种方法,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考虑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
本文作者:杨卫民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学
第三篇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乐学”的保证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施教之法,重在启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教”的关键。1.巧妙质疑,激发兴趣。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性教育原则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到学生因愤激而努力探索问题时就不会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有想法要表达而说不出时,就不去启发他。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实验科学,科学家为之奋斗的故事不胜枚举。根据教材实际巧妙设计实验质疑、实验应用质疑、科普故事质疑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具有启发性。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物”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讲燃烧与灭火时,我是这样导人新课的:先提问“一个人在荒岛上怎么样求生”,引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由回答,再给学生播发一段荒岛点火求生的视频,进而自然引出新课。这段趣味性的视频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从而自然地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了思维活动。
二、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和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是愉快教学的手段
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变化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直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化学变化重现,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兴趣,进而对化学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稳定性兴趣和概括性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改进了教和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或在提供的事实、过程中积极讨论思维,或在创设的情境中受到陶冶、净化。这样,可使教学重点、难点易于突破,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教学环境轻松和谐,教学气氛民主、活跃,教学目标便容易实现。例如,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采用了“二个阶段”教学法。第一,预习准备阶段。提前发给学生实验用品。第二,知识传授阶段。
三、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让学生设计“家庭化学小实验”;利用现有的物品完成某一个化学实验,比如怎么样熄灭蜡烛等;或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考察周围环境在近几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指导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查资料等方法查找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等,通过调查、观察、讨论与动手检测等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发现力。愉快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愉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愉快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发展各种高级情感;愉快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这些正是时代所需要的,实施愉快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正是我们每位育人者的努力方向。
总之,“乐教”是高超的教学艺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把握“乐教”,才能轻松应对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无涯的学海中“乐作舟”“巧作舟”,而不是“苦作舟”。
本文作者:兰莹工作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
- 上一篇:肉食品安全产业链创建思路
- 下一篇:情境探究式在化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