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1-02 11:14:25
导语:微课程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积累不足,因而老师在知识讲解中既要结合课本理论让学生记忆和了解基础性化学内容,同时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实验效果,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课堂实验教学具有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是课堂时间占用较多,可应用微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微课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方法;作用
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类型之一,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予以综合性整理和记忆,并在不断的巩固性学习和练习性学习中加强知识积累,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一般应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但是在化学实验设计和演示中占用课堂时间较多,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结合微课程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升。针对微课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和方法,需要从实际分析的角度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微课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用
化学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相互之间联系性明显,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导致总体学习效果不理想。化学课程教学中老师一般是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在实验现象的分析中帮助学生联系不同的化学概念、理论和原理加强对知识内容的整合的掌握。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般是将实验器材带到课堂上,当堂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演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并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加强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但是在这种形式下的教学,课堂时间花费较多,学生过于集中于实验过程观察,思考和分析时间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程能提前将实验内容以视频录制的形式保留下来,在课堂讲解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边看边学,通过微课程教学法的应用,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二、微课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课程分析和实验准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不同的知识点和化学原理需要通过不同内容和类型的实验化学实验完成验证,因而老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实验的难点和优势,做好实验准备,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例如,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水和溶液”的内容,其中重点讲述了水分子的运动、水的分解与构成。关于分子运动现象,老师可以在一杯清水中滴加一滴墨水溶液,墨水滴入清水后呈不规则扩散形式,扩散范围不断增大直至与全部清水均匀融合。在微视频录制中老师需要将实验材料准备后,将溶液扩散细节部分放大录制,保证画面的清晰度。2.教学启发和实验引导。化学课程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在更为生动、直观的学习形式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应用微课程教学法则是将实验准备和实验反应过程适当缩减、跳过,使学生在关键性内容观察和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验视频播放中老师仍需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学习以思考为主。例如,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海水中的化学”提到“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盐”,在微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在氯化钠提取中,是将盐水加热,水分蒸发后有氯化钠颗粒遗留,即为“盐”的形成。在微课教学中,对于盐水加热部分可正常播放,对于水分蒸发,白色晶体颗粒显现部分可以在重复性、放大播放中让学生思考颗粒是否为原先融入清水中的“盐”颗粒。3.学习交流与学习共享。初中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法体现现代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率,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加强学习探究。例如,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认识氧气”和“制取氧气”的内容,老师可以设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或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在微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观看、比较不同实验内容和特点,在优势比较中分析具体的实验原理。老师还可以将微课程资料上传到学校不同的学习平台,实现学生的学习资源共享。
微课程主要是指微型的视频播放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涉及多种不同实验,对于实验环节可以通过视频录制、上传和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形式下完善化学实验学习。微课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老师在视频录制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地保证实验操作视频录制的完整性和直观性,微课程教学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考,促使学生在视频观察与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步提高化学课程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欣泉.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39-140.
[2]黄岳平.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室管理改进办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0(7):187-188.
作者:顾红娟 单位: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 上一篇:化学实验课堂魅力研究
- 下一篇:谈中职化学教学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