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学探讨5篇
时间:2022-06-20 09:50:11
导语:高职化学教学探讨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培养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价值
从现状来看,化学学科仍然构成了难度较大的一门高职学科。因此在面对化学学科涉及到的化学公式与化学习题时,很多学生仍然表现为逃避现象或者厌倦进行化学学习。因此可见,为了从根源上避免同学们表现出来的畏难情绪或者厌倦心态,教师就要借助多种多样的化学实验来提升实验技能,师生密切配合并且共同消除同学们在面对化学课时的畏难心理。因此可以得知,化学实验在全过程的日常教学中都占据了关键地位,师生对此应当予以关注。具体来讲,培养实验技能的举措应当能够激发创新潜能,从而协助教师全面优化当前现有的化学课堂实效性。对于高职化学来讲,其根本性的课堂目标应当落实于提升实践水准,而实验技能应当属于实践水准中的关键部分。在全面施行课堂实验的前提下,高职学生就能够紧密结合实验现象以及化学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深化了自身现有的课堂体会与理解。在全面结合学科实验的前提下,高职学生将会拥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体会,从而发自内心喜爱学习化学。
2探求可行对策
化学课堂实验的价值就在于激发同学们内心潜在的创新热情,通过运用实验方式来提升高职学生现有的实践素养。相比于单纯进行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相比,建立于化学实验之上的新型课堂模式更加有益于培育实践素养,对于学生拥有的各项实验技能都能着手进行全面提升。具体在实践中,对于高职学生如果要致力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化学实验技能,那么应当关注如下要点:2.1密切关注实验现象。高职化学课不能够欠缺化学实验,化学学科本身也具备突显的实验性质。具体在开展多种多样的化学实验时,教师有必要指引同学们密切观察当前现有的实验现象,针对上述现象予以深入思索。通过深入性的观察,学生针对特定类型的化学现象就能予以透彻理解。通常来讲,各类化学实验都伴有发光、变色、发热或者放电等不同现象,师生应当共同观察上述现象,进而归纳得出与之有关的化学公式以及相关定理。例如:对于在盐酸中放置氢氧化铁的课堂实验而言,教师可以与同学们共同来完成氯气的配置操作,在此前提下借助干燥后的浓硫酸来混合铁粉。师生在完成上述的实验预备基础上,就能够获得此次化学实验必需的氯化铁材料。对于上述全过程的实验操作而言,师生应当致力于密切进行配合,对于某些细节性的化学现象都要予以详细观察,确保能够透彻理解此次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2.2提升创新意识。开展化学实验有益于激发同学们具备的创新意识,对于最根本的实验技能也能够显著进行提升。高职学生在真正进入特定的岗位以后,自身将会意识到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可见,创新意识与创新素养应当构成化学学科实验中的关键点。为了从源头入手来提升高职学生拥有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当将同学们视为课堂实验的主体,运用分组探究的模式来培育高水准的实验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氧化镁的具体性质时,可以让同学们运用自主设计的措施来设计与之有关的化学课实验。通过运用自主设计的手段与措施,教师应当协助各组同学们预备好实验必需的纸漏斗、镁条以及其他物品。经过上述实验观察可以得知,处于燃烧状态的镁条将会烧穿纸漏斗,然后在下侧铺设的沙土中能够观察到熔化以后的物质。因此可见,对于化学学科实验如果能够予以自主设计,那么将会有益于深化针对特定知识点的体会与感受,同时也培育了审慎与认真的科学心态。2.3鼓励大胆尝试与探究。在目前状况下,高职学生在面对化学课上的自主实验时,仍然可能会表现为退缩的心态。究其根源,就在于多数学生仍不具备大胆尝试以及自主探究的良好科学精神。因此为了转变现有的状态,教师对于同学们应当热情鼓励开展自主探究,不断进行大胆的实验尝试。然而与此同时,教师在鼓励同学们进行自主尝试的同时,对其也要予以相应的实验指引。化学实验如果欠缺了全方位的指引,那么将会倾向于盲目性或者随意性。例如:教师在指引同学们尝试运用容量瓶、烧瓶以及坩埚等实验仪器时,应当鼓励同学们对其予以正确操作,大胆尝试去操作上述的化学仪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给出与上述仪器有关的基本操作流程,避免高职学生随便进行某些实验操作,或者损毁某些化学仪器。
3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知,高职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化学实验技能,较大程度关系着同学们自身拥有的化学综合实践素养。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化学实验,应当能够激发同学们针对化学学科的热情与兴趣,针对高职学生具备的化学创新潜能予以全面的激发。因此在未来实践中,对于化学学科还需更多着眼于实验技能的全面培育,确保学生可以将其拥有的学科知识适用于化学实验中。
参考文献:
[1]张明,张璐.高职化学实验技能培养途径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77~81.
[2]唐云霞.高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2):182~183.
[3]李碧清.高职化学实验技能培养途径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0):337~338.
[4]郭群,李敏.高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3):116~117.
[5]周伟庆.高职化学实验技能培养途径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07):83~84.
作者:任红梅 单位:阿克苏教育学院
第二篇
一、绿色化学涵义
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反应全过程中均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同时参与反应的每一种化学物质或者成分都能够被利用,化学实验整个反应过程做到最大程度杜绝任何污染,故称作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不仅是指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全部可以被利用,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和废物排放,而且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及催化剂也要做到无污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反应全程无污染和排放。绿色化学有效融合应用了现有的化学技术和化学知识,对全部的化学反应过程实施绿色化设计,对反应材料、反应生成物中的污染物、有害物逐一进行全面的再利用设计,逐步构建了完整的化学反应绿色化体系,不仅解决了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化学教育问题分析
在高职的化学教学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问题比较严重:第一,反应材料未进行合理选择,导致一定的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第二,传统实验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对实验人员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传统的化学实验难以实现化学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存在一部分严重污染环境的实验,比如,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就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绿色化学,就需要面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绿色化学教育,提升学生化学素养以及环保意识。
三、基于绿色化学的教学有效建议
(一)采用污染较小的反应材料。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时,参与反应的材料选择需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可供实验选择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而另一些则对环境污染较大。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应该考虑尽可能采用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的化学试剂,这样既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又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教师在设计电解质实验时,可以选用碳酸钠、醋酸、氯化钠等污染小的化学试剂代替盐酸、氢氧化钠、硫酸等污染大的物质,在演示实验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实现了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二)采用微型实验替代传统实验。相对传统化学实验而言,微型化学实验具备很多优势,传统实验设计时,化学试剂剂量相对较大,实际进行实验时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较浓的刺激性气体、对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严重时甚至会对实验者的身体产生危害,故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微型实验主要是在化学实验时,减少参与反应的化学试剂的量,不仅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实验室内几乎不产生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不会对实验者的身体产生危害,而且能够减少排放化学污染物,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微型实验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学体系的发展。(三)采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法。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都具环境污染性,一旦化学废气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于部分污染较大的实验,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例如,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演示实验都在普通试管中进行,产生的气体都排入空气中,为了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对实验进行改进。把铜片和浓硝酸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加热,两种反应物相互接触之后,由于空间是密闭的试管,所以,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排入空气中,反应结束试管冷却后,用针管向密闭的试管中注入氢氧化钠,由于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把气体转化为液体,更容易保存和回收。(四)采用改进过的实验仪器。以往进行教学实验时,化学试剂浪费和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也可以通过对实验仪器进行改进,达到降低化学实验对环境污染的目的,改进的主要方向是保障实验仪器密封。有毒化学实验采用密封仪器来完成,如碘升华实验,在密闭容器进行实验时,将冷水滴在碘锤一头,另一头则在酒精灯上加热,冷水对碘锤产生冷凝作用,而酒精灯又能使碘升华,碘升华试验就可以反复进行。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和传统的化学存在一定的差异,绿色化学不但提升化学实验效率,而且降低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之中,传统实验方法很容易出现化学污染问题,不采取有效措施不但降低化学实验效率、质量,而且产生大量污染物质,绿色化学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于促进化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满刚,张麟文,孙豫.绿色化学理念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38-239.
[2]李军.试论绿色化学教育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融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0):102-103.
[3]马淑娟.让化学充满“绿色”——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J].职业技术,2015(04):71-72.
[4]吴鹏.化学化工教育中的绿色可持续化学渗透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46+48.
作者:肖荣畅 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
第三篇
一、高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生源问题。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在高考中失利的一部分群体,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学习兴趣低下,常常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再加上化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给高职化学教学增加了难度,决定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有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经常会违反课堂纪律,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还会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教师将主要精力都用于维护课堂秩序,在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上就会与预期设想出现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一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使用的化学教材普遍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到技能方面的训练,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工作岗位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化学教材中详细解读了化学概念和定理,只有很少的篇幅介绍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考试内容也以教材为主,使得学生被应试思想牢牢束缚,将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化学学习上过于被动,化学知识的应用水平也处于较低层次。(三)教学观念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化学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很多专业都取消了化学课程,部分专业即使保留了化学课程,在课时上也被大幅度缩减,教师不得不将教学内容一再压缩,很多知识只能粗略的讲解,很少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脑海中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图,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许多行业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如果高职院校继续忽视化学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化学知识的缺失,在从事相关工作时也会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高职化学教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通过对高职化学教学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职院校和教师方面的因素,又有学生方面的因素,转变这一现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即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扩建实验场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规范学生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养成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优秀品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等等,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化学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加强化学实践课程的设计,教师还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实验中。比如说在讲解无机物和分子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药物合成与质量检验的要点,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并学会反思自己在实验中有哪些操作不当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保证学生能够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实验后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对化学实验也会保持较高的热情,这对于高职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大有助益。(二)扩建实验场所。要想保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建立实验场所,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创造条件。高职院校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尽可能将实验室当作化学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验、一边思考,尤其是那些在岗位工作中能够用到的以及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随时随地、自由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都会有稳步的提高,学生不仅会将化学基础牢记于心,在真正的实践工作中还会避免因过于紧张引起的操作失误,挽回企业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扩建实验场所对学校来讲能够提高教育水平,对学生来讲能够掌握岗位需求,提高竞争力和就业能力,是工学结合教育的重要手段。(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顶岗实习,可以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企业也能够优先选择优秀的人才,共享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真正实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由于高职院校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要想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校企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工学结合教学中,要分批次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这样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还能在实践中将理论与高校的工作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比如说高职院校可以与制药厂、原料加工厂等与化学专业对口的公司合作,要求与学校签订协议,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参加生产实习工作,参与到实际生产中,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生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还能够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另一方面,薪酬工资可由双方协商签订,既能够保障学生的利益,又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双方可实现共赢。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化学专业寻找对口的企业和实践场所,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化学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是高职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增设化学实验课程,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训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之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琳,马丽,李红光.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6
[2]余荣宝,王欣.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谭英芝.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作者:李闯 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1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学校开始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在学校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希望以此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文化营养,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化学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认知。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过程中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传统文化的知识融入得过多,与化学教学主题出现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中,并获得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教师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化学知识为主,传统文化为辅,从中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进行合理的融合,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进一步加深对化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其次,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向辅助引导转变,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能够将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内容更好地渗透到学生中去,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最后,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尤其是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动的试验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由此可见,将茶文化与化学教学相融合,能够营造一个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化学教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教授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可以更加真实、全面地掌握学习流程,亲自动手,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实践的意愿。其次,将传统文化融入化学教学中,但仍需要突出教学主题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化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更全面的掌握和渗透。
2化学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设计路径
2.1营造浓厚的文化情境。将茶文化融入化学教学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茶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知识。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之前,应适当地讲解一些茶文化知识,并以此为着力点,将化学课程内容导入,使二者更好地衔接起来。教师可以将茶文化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告知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对茶文化知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茶叶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将茶文化与化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说,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要紧紧围绕着化学这一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物质成分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将茶叶物质融入这一课程当中。对于其中一些概念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泡茶这一教学示范,为学生讲解泡茶的步骤,在泡茶过程中,茶叶中的成分会通过水进行溶解,这正是化学中所研究的固液萃取方法,目的是为了将固体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而泡茶正是利用热水将固体茶叶中的成分溶解到水中。通过教师演示泡茶过程,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化学原理,通过观察后会发现泡茶与化学研究有相似之处,也会对化学原理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这种茶文化的渗透延伸,学生对化学原理会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浓厚的茶文化情境中,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茶叶的炒制过程,涉及到茶多酚的氧化和营养价值的分析,不仅能够很快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对茶叶的成分与作用进一步地学习了解,增强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2.2将茶叶与化学实验相融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茶叶的讲解与演示,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茶叶成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着手点,更系统地讲解茶叶中所含的成分以及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茶叶成分的检验,了解到预处理和成分检验两个检验步骤。首先,针对植物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展开预处理操作,通过运用溶剂或灼烧等方法对物质进行预处理。接下来对完成预处理的成分进行溶解,目的是完成后续的化学实验。通过实地参与试验,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对知识的学习和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化学实验中,为了能够提高精准度和实验效率,需要遵循简便、少干扰等原则。通过对这些方面知识的了解,学生对植物成分检验有更多的了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例如设计茶叶成分检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进行检验,针对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物质、钙、铁等元素进行检验,验证茶叶的抗氧化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试验的具体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对茶文化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3构建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化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通过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化学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化学概念的分析来讲解化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在茶文化与化学知识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化学知识,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向学生讲述茶中所含的各种物质,通过试验,发现茶水的化学特质,根据不同的化学概念进行分析,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概念进行交流,从中了解二者的不同,更好地统一和记忆概念。例如,在对茶多酚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创新检验方法,使对茶多酚的检验方式更多样化,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化过程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不断的创新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丰富化学教学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化学教学中,能够将茶文化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制茶、泡茶等试验,让茶文化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对化学知识与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二非化学班化学教学的尝试[J].郑瑾.化学教与学.2014(05).
[2]基于地方文化的化学数字故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以“金属的锈蚀及其防护———春秋吴越争霸中的金戈铁马”为例[J].徐敏.化学教与学2015年11期.
[3]让优秀成为共同愿景———“宜人教育”根的追求[J].蔡玉军.华人时刊(校长)2015年04期.
[4]打造与吴文化相契合的化学美妙课堂[J].鲍琳.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06期.
[5]探寻“家乡情怀、国际视野”理念下的德育创新[J].李红.创新时代2017年07期.
[6]传统文化落地要做到“三进”———以苏州第一中学校吴文化课程基地为例[J].舒兰兰.人民教育2017年Z2期.
[7]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指导[J].江学军.中华少年2015年17期.
[8]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索———以中学化学教学为例[J].马春秀.教育信息技术2015年09期.
作者:王素玲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第五篇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职高职中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学习质量对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以专业为基础,精选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重视课程理实结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提高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以及结构方面的内容,对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中药内在质量及其与药效间的内在规律,中药材的栽培、引种、采集、加工、炮制、鉴定、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制订、质量控制等诸方面的工作,需要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近年来,中药学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药物分析及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工作的比例逐年增大,进一步要求我们采取措施,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和教学现状,结合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进行分析工作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当今中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1教学现状的分析
1.1对象的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但课程学习内容繁重,使得单门课程教学学时缩减严重。另外,随着分类招生和中职单报高职政策的实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整体较差,部分中职考上的同学仅初中学习过一年的化学,在分析化学学习方面几乎零基础,使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如缺乏自信、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等特点。1.2内容的分析。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使用的教材是潘国石主编的《分析化学》(第三版),其教学内容对经典化学分析法内容进行了浓缩和调整,并增加了大量的仪器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加大。1.3教学时间的分配。由于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专业课程内容繁重,进岗实习时间逐年提前,因此课程教学学时也在逐年缩短,使得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学时大大减少。
2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基于目前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现状,笔者结合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就业情况,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发展联系起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度到就业岗位,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中药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2.1以专业为基础,精选授课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高职高专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职高专学生,重点培养其动手操作技能,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此在高职高专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只需讲授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对于课程中难听懂,难理解的部分内容,以及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较少用到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去掉该章节,尽可能将教材化繁为简,降低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从而缓解学生因困难和畏惧而产生的厌学情绪。2.2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和学科研究不断深入,中药学专业要求掌握的分析化学知识越来越多,而分析化学教学学时却逐年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为解决教学学时和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开发基于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微信、QQ和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实现分析化学课程学习的实时化和智能化,同时做到即时检测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2.3重视课程理实结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还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但单纯的理论教学枯燥、乏味且让学生难以理解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单纯的实验操作技能练习由于没有理论的检验也无法真正的去提高操作技能。所以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甚至可以融入到实验课教学中完成,如分析天平称量操作、有效数字、分析数据的处理和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如果没有对实验仪器等有感性的认识,枯燥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在实验室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听讲边实践,当学生的操作方法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真正做到学生人人能够动手操作,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操作技巧。
3结语
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的专业性质精选授课内容,以互联网为载体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并注重课程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往班级及平行班级相比较,学习积极性及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动手操作技能也变得更加规范和严谨,实验结果准确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达到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陶晨 姜艳萍 任竹君 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中职医药类化学教学论文
- 下一篇: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