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动态生成制造活力课堂

时间:2022-04-22 10:21:00

导语:注重动态生成制造活力课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注重动态生成制造活力课堂

摘要: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分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控制,我们要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创建学生联想多、对话交流多、动手实验探究多的“多动”课堂,营造有利于生成的生态环境。采取有的预设营造生成、弹性留白酿造生成、把握契机捕捉生成、精心培养呵护生成等策略,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活力课堂

关键词:动态生成活力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课前预设自己的整堂课的运动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生成“意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而这些恰恰是体现学生生命灵性的惊喜,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惊喜,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构建活力课堂。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传统教学因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循序渐进性而过分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比较呆板僵化,无论是问题设计实验开展还是问题答案的得出,都是在老师的计划中、规定中,预设性太强。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滴水不漏的讲述,忽视师生及生生在交往互动中即时生成的超出老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的情况;对课堂运动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与教师自先设计“无关”的问题和想法,常常不理睬甚至加以批评,将闪耀学生生命活力的智慧大多被认为是节外生枝或影响进度而被无情扼杀。课堂教学因此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创建“多动”的课堂平台,营造有利于生成的生态环境。

运动变化才会生成精彩,静止不动,没有碰撞,何来生成?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头脑动起来,嘴巴动起来,手动起来,才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生成。课堂要成为能让学生成为活化分子的舞台,通过教师的预设引领,活化分子(激活了的学生)发生有效碰撞,就会生成新物质(精彩的生成)。

1、浮想联翩,想出生成。

课堂要让学生联想翩翩,思维活跃起来,多联想,那么精彩的生成就像有了搏击的翅膀而自由的飞翔。如果一堂课,总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一节课讲到头,学生只能乖乖的听,专心听讲,不敢多思考多想像,生怕一想开了“小差”,老师早已讲到后面的内容而自己错过了。因此,创设的情景或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留有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可想、有内容可想、有问题可想,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富有想像力的课堂上,定会丰富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案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片段:乙酸物理性质教学

师:如果同学们家的酒瓶和醋瓶都掉了标签,在烧菜时需要醋,怎么辨别出那瓶是醋?

生:闻一下气味就知道了,酸味的是醋,醇香的是酒。

师:食醋中具有酸味的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乙酸,俗称醋酸。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1:棕黄色液体,酸味,能溶于水

生2:不对,白醋就是无色的,而且其气味很“呛”。

师:出示图片,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食醋(米醋和白醋),乙酸是否都是液态的呢?出示一瓶冰醋酸。让学生小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乙酸俗名为醋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在16.6oC时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也叫冰醋酸。

点评:以上方式进行乙酸物理性质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醋的认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学生们思维就得活跃起来,通过联想认知乙酸。同时可以发现某此同学对醋酸状态和颜色认识的偏差(如,醋酸是棕黄色的,一定是液体)。而如果是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拿来一瓶醋酸让学生观察小结醋酸的物理性质,那就是化学到化学,而不是生活中食品到化学,缺少让学生有广阔的想像空间的问题情景,既不能产生正确的生成,也不能暴露错误的生成。

2、对话交流,讲出生成。

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变单独由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更多更丰富地听到学生们的声音。课堂上,让学生发出声音,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学会聆听,学会倾听,不要自己把着课堂的发言权,将其让给学生。只要我们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只要我们凭着平和的心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面对另类的声音,以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疑问给予积极的应答,在师生双方轻松、活跃、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意见,相互沟通。让学生多对话多交流,学生间的交流促成了生成,学生会讲出老师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来。在这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随时会迸发出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试想如果没有师生、生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动态生成?多声的课堂,就是生成激情的课堂,生机勃勃的课堂。

案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片段:乙酸酸性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讨论,可用那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生1:滴加石蕊试剂

生2:用PH试纸测PH

生3: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生4:用碳酸钠溶液

生5:加Na产生H2

生6:不对,乙醇没酸性,加Na也产生H2,应该加Zn

生5:上阶段我家里的电热水壶很脏,内壁有厚厚一层黄斑,我看见我妈用醋洗。

师:播放自拍视频《醋酸洗涤电水壶中的水垢》

点评:创设证明乙酸具有酸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讲错了的方案,也让学生来纠正。如果是老师做醋酸滴入碳酸钠溶液的演示实验,然后得出结论—乙酸有酸性,学生就没什么可讨论和联想了,那课堂就没有生成性。创设一个给学生留有广阔想像空间的情景或问题,让学生有内容可讲,有时间可讲,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就会有丰富的生成,就会充满生机。

3、实验探究,做出生成。

化学实验是形成动态生成的重要源泉。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和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现象能满足学生感知的需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的综合性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化学实验的复杂性易激励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新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把演示实验由教师演示设计为学生动手演示,把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探究的机会。实验是变化的,真正动起手来,就会有创造性的生成。

例如,卤素在有机溶剂和水中溶解对比教学时,把教材要求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边教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翁永坤同学在做苯、四氯化碳萃取溴水、碘水实验中发现水于试管中,液面凹下,四氯化碳于试管中液面凸上,而且不同体积的四氯化碳、苯萃取相同体积溴水,有机层液面上凸的程度不同,提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问题。教了二十年的书,这个实验我也不知做过多少回,从没发现这个现象,想必化学教师们也很少有人发现这个现象吧。如果不是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做实验,怎么会有这意外的收获呢?

说来也巧,由于当时实验室苯不够,有些实验小组用甲苯代替了做这个实验。有组同学做完甲苯萃取溴水后,试管没清洗就放在那儿。过了两天实验员在清理时意外地发现,上层液体也变成无色透明,并且在上下两层液体之间形成了一层白色固体,这一现象课本里没有,当我把这一现象告诉学生,好几组同学争着到实验里研究,我让学生从理论上推测,再查阅化学资料证实,然后实验研究之,让意外的实验现象生成更丰富的教学效果。

因此多实验多探究,就会在实验中做出精彩的生成,在实验探究中生成的也不只是这个意外现象的获得。动手实验探究的课堂,就是生成创造发明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奇迹的课堂。

二、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课堂的策略

1、有的预设,营造生成。

构建动态的课堂,关注生成并非要舍弃预设。不是教师不用备课,不是盲目、被动、天马行空式地开展教学。恰好相反,精彩的生成基于精心的预设,有目的的预设,是为了更有效的生成。精心预设可以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和有效。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见课堂上一切的动态生成情况,但是,生成的基点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在备课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真实学习水平,思考学生的认识和想法可能是从何而来的,预计想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进行有的放矢的预设,方能衍生出动态生成点,就可避免无效生成。

例如《硫酸性质》的复习课,以问题“给定两瓶硫酸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那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预设教学,我们了解硫酸学生在新课学习时掌握得不错,清楚学生在生活中或媒体中看过听过一些关于硫酸的知识,预设了这个具有很强发散性的问题,预计学生会答出多种鉴别方案,同时期待我们没想到的方案。果然,问题刚一抛出:

生1:我一看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2:我一拿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3:我一摇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5:用小木条分别蘸取两溶液,木条变黑的是浓硫酸。

生6:取小量溶液分别于试管中,投入铁片,有产生气泡的是稀硫酸。

生7:取小量溶液分别于试管中,投入铜片,溶液变蓝的是浓硫酸。

生8: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蔗糖固体的试管中,蔗糖变黑并膨胀的是浓硫酸。

生9: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雾的是浓硫酸

生10: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使试管发热的是浓硫酸

师:请给以上同学们的鉴别方法按硫酸性质进行归类

学生归纳硫酸的密度大、难挥发、酸性强,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

在鉴别的回答时,同学们没等我点名叫答,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回答,而且越答越来劲,那热烈的气氛让人难以忘怀,意想不到的是有位连水的分子式是“H2O”都不会写的同学也积极起来回答,“分别倒在布条上,布条烧个洞的是浓硫酸”(我想他是从生活中获知浓硫酸的腐蚀性),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开心的笑了。在这节富有动态节奏的课堂中,生成的不仅是硫酸这个知识点的落实,还有生成的是对化学的喜爱,课堂积极思考的习惯,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课堂的班级学习风气,同学间相互鼓励(不是相互鄙视)的情怀。这位连水的分子式是“H2O”都不会写的同学也从此萌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弹性留白,酿造生成。

弹性预设,为生成留有空间。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钢性“教”案,不是在课前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完美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展示出来。当教学活动中与预设出现差异时,由于预设留有余地,便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事先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以免临时被动陷入僵局。弹性预设,为课堂实施留下足够的弹性时间和空白地带,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无论是生成正确结果还是生成错误结果,我们都需自先给学生准备一个酿造生成的空坛。课堂中增加学生的活动面,扩大学生的活动量,留给学生更多的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时空,让学生去遐想,去深思。要相信,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学生还我们一个惊喜!

有这样一则报道:美国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竣工后,如何确定连接景点之间的路径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解决?设计师决定采取绘画的“留白”艺术:他们在乐园空地上撒上草籽,提前开放乐园,让游客在景点与景点之间随意踩出一条条小路。之后,设计师依照游人踩出的小径,设计出景点之间的道路。这个设计获得了“园林艺术最佳设计奖”。设计的独特匠心在于:景点之间的道路是游客自然“生成”的,而这种自然生成正是缘于设计师的“留白”预设。化学教学也一样,弹性预设,留有空白,学生会给我们绘上精彩的画面。

3、把握契机,捕捉生成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预设。我们总认为一节好课是建立在教师完美的设计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上的,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从自身的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内容。新课程强调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重要的生命载体,因为在任何一节课上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思考和灵感等因素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的。因此,精彩的生成来自学生,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表情、语言和举动。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善于聆听的耳朵及随机应变的头脑,造成精彩的生成往往只有一瞬间,在它稍纵即逝时,及时抓住这生成的瞬间,随机应变,把握契机,捕捉生成,造就生成。

例如,上面所例举的《硫酸性质》复习课,在生1说“我一看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我及时抓住这“一看就知道”的学生通俗用语,趁机问“其它同学有没一怎么就知道的方案?”,“一怎么就知道”虽然不是回答物质鉴别的规范用语,但这个词具有煽动性(言外之意这么简单就可鉴别,那我也得想想),激发学生思考,使人兴奋。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争先恐后来回答,而且越答越兴奋,有的说“一拿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有的说“一摇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有的说“用木条一蘸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等等,正是即时把握了生1的生成性说法,鼓励了生1,才激发了一批学生,从而生成了满堂精彩。

4、精心培育,呵护生成

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产生异常问题,比如,实验中反常现象。这些事件、问题又往往在教师预设之外,为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些偶发事件、异常问题不是课堂的“最大干扰”,恰恰是可成为精彩生成的火种,我们不能漠视它,更不能泼冷水浇灭它,而是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将这火种呵护好,机智地运用这偶发教学资源,适时引领,课堂上能利用的就让这火种燃烧发光,运用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将火种精心培育好,要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且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我们不呵护它,失去的不仅是这节课的某个生成点,而是丢弃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习惯和品行,错过了生成创造发明的良机,因为许多创造发明往往在偶发异常中生成。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僵化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中只关注自己预先设计的教案的讲解,改变课堂中总是自己把持课堂的发言权。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变化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想多讲多实验多探究,时刻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把握、开发和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主要参考文献

1.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化学教育2008年第1期

2.精彩的生成基于充分的预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7期

3.正确引领生成构建流动课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