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理念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4 06:48:00
导语:课程改革理念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确立面向21世纪的适应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将有49个县(市、区)进入省级课程改革实验。为了帮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广大教师确立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日前,本刊记者就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
记者:崔教授,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您参与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对国家开展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实质有极其深刻的理解,您认为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确立怎样的理念与策略?
崔允漷(以下简称崔):谢谢《教学月刊·小学版》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参与课程改革的一些体会。本次课程改革,正如前几天王湛副部长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评估工作汇报会上所说的,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很好平台。那么,这样的课程改革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呢?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我自己的体会有这样几点:
首先,在总结我国先进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针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我们再来考虑,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应该是:
第一,倡导全人教育。也就是说,学习是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学校里生活,不仅仅是读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幸福的、充满阳光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部分,需要整个人的发展。教师在学校里也不仅仅是教书,而是“教人”,借助某一门学科,“教”一个完整的、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人。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课程功能的改变就要求课程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纵向持续。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需要根据新的功能要求,进行调整。如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和必修的关系,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学生需要现代化的课程内容。因此,要求改变目前部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重新确立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
第四,倡导建构性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为了评等、排名。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师评价”改为“教学评价”,把“学生评价”改为“学习评价”,是评“事”,不是评“人”,并借用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来促进“人”(如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一问题主要涉及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既然儿童是社会的、国家的、学校的、家长的、教师的,而且也是他自己的,那么决定儿童课程的主体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而不是学科专家一家说了算。因此,课程权力需要重新分配,需要重新明确三级课程管理机构的职责,改变目前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尝试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记者:您认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崔:从刚刚所谈的就可以体会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业。当我们都清楚课程的功能发生了蛮化之后,就应该把课程结构作为这一系统工程建设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以下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权力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个儿童的全面的、均衡的发展。这两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怎样处理好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这三对矛盾之中。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与持续性方面,在国家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具体他说,就是要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记者:对本轮课程改革,广大教师最直观的感觉是“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您认为这一改变有什么意义?
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计划规定了课程门类及课时分配,课程标准则是根据课程计划来确定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我认为对课程标准的以下几点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形式。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较笼统和单一,往往限于“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描述,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有考试命题人员对有关内容应学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而知识点的表述方式却十分清楚、具体,占的比例也大得多。因此,所有人员(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有考试命题人员)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清楚什么是学习不足,什么是过度学习、过度训练。学生及其家长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也不知道这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考试命题人员按照教学大纲无法命题,教师按照大纲/教材只完成育人的知识任务,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力图通过制定标准的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目标。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记者: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您认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改进教学过程?
崔: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想像,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导致“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新课程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坚定不移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同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记者: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看,评价制度一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如果评价制度不作相应的改革,课程改革肯定举步维艰。您认为我们应构建起怎样的课程评价体?
崔: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尽管我们许多人都会说“评价”两字,但是,看看我们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背后所支撑的理念还是“考试”,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课程怎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记者: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一种怎样的课程文化?
崔: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全新的课程文化。
我所理解的新课程文化首先是合作的文化。因为教育一个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人是多方面的,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包括与儿童直接接触的所有人,如教师、同学、家长、朋友等,甚至理想或想像中的人,如伟人或科学家等。既然我们从事教育这一行当,或者说从事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事业,我们就要清楚,我们个人或单一群体的影响力到底在哪、有多大,我们都不能夸大自身的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到“我”只是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我”还要与其他成员合作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可以这样说,新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合作与对话的文化,无论是决策的过程,如让各种课程利益人都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商大事,还是课程文件的性质,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是在100多次研讨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是探究的文化。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问题解决过程,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新课程是一道解不完的综合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主动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被动的聆听答案者。一句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主动探究,既包括课程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需要不断探究,也包括学生自己的学习应该是探究的。
新课程文化还是开放的文化。因为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生命,一个世界,儿童是有差异的,任何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育都是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的。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新课程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中都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同时极力倡导课堂教学与评价环节的开放性。只有这样,儿童的学习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合作的并非单一的、探究的并非灌输的、开放的并非封闭的文化,正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这种文化才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记者: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改革共同体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但目前有不少人认为课程改革与“自我”无关而只与“他人”有关。您认为对共同体的每个成员来说,课程改革意味着什么?
崔:确实有不少人认为课程改革与“自我”无关而只与“他人”有关,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也许是课程改革的大忌。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共同体中每一成员的参与和负责的态度比课程改革的文本更重要。即使有比较理想的文本课程,假如我们不去努力,或者在逃避责任,任何文本化的理想课程都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讨论课程改革本身意味着什么,是很有意义的,我个人认为,课程改革有三种含义:
一、课程改革即责任分担。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共同体中每一成员的利益与责任重新配置的过程。因此,在课程革新的过程中,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官员以及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需要有一种大局的气度,少关注个人或部门的利益,多关注自己的责任。高考需要改革,但不要指望通过高考的改革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所有教育问题;教师不是“替罪羊”,而是课程改革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每一成员都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玩“踢皮球”游戏或说些“事不关己”的话,那么,新课程才能体现出“新”的意义。
二、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谈到,课程改革即问题解决。课程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就是实践,因此,课程改革就是问题解决,它要求所有人都直接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采用实践的逻辑,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尽自己所能,把这一方案付诸现实。不管是新课程的设计,还是推广、实施与评价,其实都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新课程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具体的情景来说,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因此,新课程需要每一个人都成为敢于负责、富有创新的问题解决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批判者。
第三点,课程改革即自我新生。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善教材,实质上是改造人,改造与课程利益相关的每一个成员——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官员、教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换言之,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造我们自身。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人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们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一起新生。
记者:您刚才谈的许多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相信广大老师读了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祝愿,在教育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下,新课程必将会给儿童带来福音,会给民族带来复兴。谢谢!
崔:这也是我的心愿。再次感谢你们给了我与广大教师分享经验的机会。
- 上一篇:化学课程教材管理论文
- 下一篇:市场企业文化经济条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