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24 04:33:00
导语:化学教学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山西等四省已经实行新的高考模式——“3+X”(X为文、理科综合),2001年,全国将有十多个省也参加“3+X”高考科目的改革试点。这场高考改革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广大中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高考科目改革的意义,如何以高考科目的改革推动中学教学的改革?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适应这一高考科目的改革?如何处理好分学科教学和综合科目高考的关系?
“3+理科综合”高考科目改革,对化学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大的中学化学教师正以此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教学研究和改革,致力自身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模式。当然也应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有的认为理科综合涉及理、化、生等多门学科,教师应是通晓理、化、生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全才;有的受“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模式的影响,对化学教学的研究无所适从;有的急功近利,为应付考试,四处收集“模拟试题”,使学生沉浸在题海中。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高考科目改革背景下如何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问题作一番讨论。
一、贯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高考科目改革的背景下,强调这一教学原则又赋予其新的含义。
一是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需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探索为基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创设有利于学生独立探索的活动情境,设计不同的探索发现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会学习的学生才可能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二是解决综合理科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同时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已经掌握了解决理科综合问题所需的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一个化学教师感到难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在学生来说也许并非难事。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中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从总体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个问题,综合几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3+理科综合”中的综合科目考试强调的是综合能力测试,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综合并不是要单科知识体系,恰恰相反,坚实的单学科基础知识体系是综合能力的基础与载体。自然科学的综合—分化—综合的辩证规律,充分说明没有分类学科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科学的大综合。同样,学生的中学单科学科没有打下厚实的基础,也不可能对付多学科的综合考试。
对于高考科目的改革,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当学科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才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夯实基础,应依据化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化学知识网络。
例如2000年全国理科综合高考试题第28题是一道理化综合题,只要学生对化学中质量守恒和物理中气体运动的知识有所理解,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该题。
三、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
在理科综合问题中,一定有相当比例的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不同学科能力集合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在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也存在着许多共用的关键性概念,如物质、能量、运动、作用力、平衡移动、体系与环境等。我们在加强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核心内容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共用概念准确地进行跨学科的渗透,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帮助学生在化学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网络。部分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如附图。
附图部分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图
全国2000年理科综合高考试题第23题就是一道以物质(Co)为载体而设计的理、化、生综合试题,综合考查学生核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计算、作物诱变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迁移应用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综合理科既是科学又是技术的特征,使其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国民生产、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为全人类提供衣食住行,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改善健康和征服疾病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理论的发现到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的缩短,大量高新科技产品的涌现,特别是人的遗传基因密码的破译,理科综合起着关键作用。理科各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理科综合问题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化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化学在解决人口膨胀、生态和环境恶化、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合成新材料、征服疾病、探索宇宙奥妙等等问题中的作用讲授化学知识,以社会发展的热点设计理科综合问题,从学生身边的事实和现象设计理科综合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各门学科的科学知识,还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欲望,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学习策略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得信息)的具体方法(通常所说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又称为认知策略;一部分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策略,称为元认知策略。
理科综合问题一般具有题示信息量大,知识涉及学科的门类多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解题结果的探索性等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综合理科问题解决的信息简约化策略、问题理解和表征的策略、模式识别策略、中介过渡策略、问题转换策略、实验探究策略、评价的策略等。
元认知是主体对其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首先要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规划学习的进程,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学会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要重视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解悟,强化学生的反省认知意识。教师要结合新知识的学习或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我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哪些学科的知识?是否还有更好的途径?此题的解题方法是否可以用于解其他问题?等等。实践证明,在解决综合问题过程中科学而灵活运用评价和调控策略,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能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优化了认知策略,又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 上一篇:基础工程教育改革管理论文
- 下一篇:化学教学改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