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高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2-07-08 10:13:13

导语: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就是把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的职责落实到实处,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多元精神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因此,培养化学学科人才时更加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化学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并遵循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把“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探究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为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确保学生热爱祖国、求真务实及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落地生根。

关键词:课程思政;化学教学;教学设计

党的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2016年曾强调:立德树人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学习化学会受到多元精神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化学家的智慧、思想,把著名科学家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学生当作学习的典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理念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下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进行简单教学设计,把“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名人事迹为引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以及相应的科学精神。

1“课程思政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运用各类课程和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地去引导学生,真正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中,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将育知与育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做到育人育才有机统一,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实处。

2“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2.1教学整体思路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教学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以氯气的发现为引领,得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接着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相应的发生装置,对体系中成分的分析进行选择除杂装置、除杂试剂及除杂顺序;最后,在通过对氯气的性质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由于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所以收集完后剩余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故最后要选择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教学流程见图1。

2.2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

环节1讲述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以及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接着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得出:浓盐酸不仅做还原剂,还有提供酸性的作用;如果实验室没有MnO2时,可选用KMnO4、K2Cr4O7等氧化剂代替,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设计意图】采用化学史进行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家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环节2带领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所需实验仪器: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烧杯、铁架台等,除了上述所涉及到的实验仪器外,还包括蒸馏烧瓶、长颈漏斗、广口瓶等,接着将这些实验仪器分发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找出实验室制备氯气所需要的实验仪器。【设计意图】通过对初中所学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的回顾,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寻找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从中对比各仪器之间细微的差异,在寻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环节3-1将所需要的实验仪器选出来后,一起回顾分析所学的发生装置,接着从原理方程式、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固-液加热装置,然后由学生自由组装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并让学生上台展示所组装的发生装置,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此装置中的分液漏斗不仅可以盛装浓盐酸,还可以控制该反应发生的速度。【设计意图】由学生自行组装得出反应装置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发生装置有不同的特点,会使学生领悟到装置的多样性以及选择装置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和动手能力,在人生价值上得到了很大的体现。环节3-2发生装置选好之后,对体系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由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最后所需的是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混合气体体系中会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同时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生成的水会部分转化为水蒸气,故混合气体体系中的成分主要有:Cl2、HCl、H2O(g)。为了收集到较纯的Cl2,该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呢?除杂的原则是什么?选择怎样的试剂?除杂的顺序又是怎样的?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因为HCl气体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Cl2在其中几乎不受影响,故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接着用浓硫酸(或P2O5或CaCl2)除去水。若先除去水的话,后面的饱和食盐水也会带有部分水分,故除杂的顺序应该是先除去HCl气体再除去水。【设计意图】通过对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混合气体体系中所含成分为:Cl2、HCl、H2O(g),让学生认识体系的复杂性;再通过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及顺序,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环节3-3经过洗气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对目标气体进行收集,根据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由于氯气易溶于水,又因为Cl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选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Cl2。那如何知道所收集的气体满了呢?首先,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可以通过观察法来观察是否收集满;其次,选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进行验证,其原理是Cl2+2KI2KCl+I2,置换出来的I2遇淀粉变为蓝色;最后,还可选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其原理是:Cl2+H2OHCl+HClO,其中HClO具有强氧化性。【设计意图】通过对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氯气的性质出发,由学生选择出氯气的收集方法,再通过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由自己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加以运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还在归纳总结能力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环节3-4因为Cl2是有毒的气体,所以在收集满所需要的气体之后,还有一部分剩余的量,我们不能直接排放在空气中,要进行相应的尾气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以及燃烧法,今天我们所选用的尾气处理方法就是碱液吸收法。在进行尾气吸收时,选择的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而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Cl2,因为溶液中的Ca(OH)2浓度小,达不到完全吸收的效果,所以在选择尾气处理的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全面。【设计意图】通过对Cl2的物理性质进行回顾,引出Cl2不能直接排放在空气中,给学生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自身做起,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环节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整个装置示意图(见图2)。图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从图2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增加除杂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等。在选择各部分的装置时,一定要从实际、客观事实出发,选择出合适的装置图,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转化,让学生在思维能力上有一个跳跃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知识间类别与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积极的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语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思政”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学生的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精神;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依据,做到求真务实,严谨认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与价值,促进学生在情感、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2016-12-08.

[2]吕贤清.“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3):73-75.

[3]刘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2016(8):119.

[4]胡佼.高中生科学本质观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陈艺 马丹妮 杨丽琼 赵焱 王宇飞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