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时间:2022-03-29 08:48:39
导语: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各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的各学科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设计也有了新的标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了解化学现象,学习化学原理都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但仅仅掌握这些对以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熟悉运用化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化学素养。本文对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化学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从吃、穿、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来看,人类都离不开化学,学好化学不但是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是生活的要求之一。21世纪,素质教育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还有对其自身素质的高要求。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老师除了对知识详细讲解以外,更要有对学生该门课程的学科素质培养意识。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要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和证据推理能力。
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的教学结果表明,老师和学校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和对化学知识的严谨性的要求,对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高,使得学生化学能力仅处于知识层面而缺乏化学带来的学科素质。而且,由于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明确相关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指标的详细要求,这使得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评估时十分茫然,不知所措,所以,老师自然而然地避开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而选择对知识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的确很快,但却没有实际的教学意义,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过程中学科灵魂的丢失。在化学教育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足就是最大的问题。
三、构成化学学科素养的要素
高中时期的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程度是很高的,由于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和技能性,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很重要的。了解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出化学良好核心素养的基础,化学核心素养总的来说有五个点,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对化学元素的分析所必备的能力,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学习好化学平衡的重要基础,也是化学思维的象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获得真实有效实验结果的关键所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
四、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知识融合能力,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化学核心素养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核心素养的内容展开教学。看起来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不太容易,但事实上是很简单的。首先老师要做出教学规划,在教学规划中明确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结合实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学习能力。第一,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使其能够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离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且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中的知识点“氯水的成分”时,老师可以先通过宏观层面观察氯水的颜色及化学平衡原理讲解为何在氯水中存在微观粒子:三分子Cl2,HClO,H2O,四离子H+,Cl-,ClO-,OH-,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证实课本知识,如通过设计实验: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来证实微观粒子Cl-的存在,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来证明微观粒子H+与HClO分子的存在等,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达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的培养。第二,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使其能够认识到物质是运动的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并伴有一定的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的限度和速率,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并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移动这章时,教师对于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的讲解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教材上指出了温度、压强、浓度等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这不全面,因为在生活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还有很多,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比如通过将三个相连通的装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放置在冰水、室温和热水下,就可以看到烧瓶中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产生不同颜色的生成物。第三,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质。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讲解沉淀溶解平衡中沉淀的转化这块知识时,FeS或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u2+、Hg2+等,其方程式:MnS(s)+Cu2+(aq)CuS(s)+Mn2+(aq)中为何用等号而不是可逆号呢?老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证据推理,引导学生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sp(MnS)/Ksp(CuS)=(2.5×10-13)/(1.3×10-36)=1.92×1023从而得出具体结论,因平衡常数K>105,故该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很大,应用等号。在进行《物质结构》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知常见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比如CH4的空间正四面体型、NH3的三角锥型、C2H4的平面型、CO2的直线型等等。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只能凭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来掌握这些空间构型的现象,对知识都难以学习,更别谈培养化学核心素养了。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道具对课本介绍的几种基本化合物的空间构型进行模型制作,在此过程中对各类模型进行认识,这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通过有趣的实际操作步骤,学生还可以对更多书上未介绍的化合物模型做出假想并进行验证,学到更多的知识。第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质,使其能够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控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在Fe2+的检验探究中,提出问题向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H2O2溶液,其现象是什么?大多数学生认为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但事实怎样呢?学生们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后发现:向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试管变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与所预想实验现象产生了冲突,究其原因为Fe2+首先被H2O2氧化为Fe3+,后在Fe3+的催化作用下H2O2分解生成O2,且放出热量,促进了Fe3+的水解平衡,生成Fe(OH)3沉淀。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探索,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促使了学生进行创新、创作,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塑造了化学核心素养。第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使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懂得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活动。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养好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规范地完成实验,精确读数,忠于真实实验结果,不伪造数据。比如,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不同或者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往往会擅自伪造数据,以掩盖自己的失误。此时,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敢于报告错误,一方面真实反应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反思总结真实情况与理论情况不一致的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因为受到现实实验条件的限制。除此之外,实验之后,还要要求学生对实验废液合理处理,不能随便倒进下水道,要考虑具体试剂的性质,比如是否有毒,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这些方面虽然不能在考试得分的考核内容里具体体现,但这是每个人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总之,学生拥有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能使课堂更轻松,学习效果更高。但是,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需要老师多多总结经验,对不当之处加以改正,也要求学生抱有一颗虚心求学的心,在学习中进步,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惠及的不只是化学这一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赖琛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5):85-86.
[2]张俊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育,2016(9):00154.
作者:周小云 单位:将乐县第一中学
-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研究
-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