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研究

时间:2022-02-07 09:36:54

导语: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研究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化学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在学习化学这门科目的时候,只掌握课本里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学会迁移所学知识,利用课堂里学习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实现化学知识理论与化学知识运用的统一,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真正做到有效地将化学生活化。本文就目前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以促进自身丰富化学知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日常生活;联系与研究

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生活的社会,从事的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学会知识迁移的基础。而生活是化学问题形成与产生的源泉,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环境、生活、能源等因素结合起来,了解新的化学发现、观察生活的化学现象,努力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我们自身的综合能力。

1高中化学知识生活化需要坚持的几个原则

1.1实践性原则。要把高中化学知识生活化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将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受到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学习关于煤炭与石油的知识点时,可以联系我国滚鱼新能源的使用,在教材中挖掘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2开放性原则。我们在将化我们活化的过程中,应当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性原则。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学以致用的化学知识是开放的,还体现在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径是开放的。化学知识生活化的课题需要源自于实际生活,所以我们需要花足够的精力与时间进行发现和探索。

2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学以致用途径

2.1高中化学学习联系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现在人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将生活中的现象和高中化学中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记忆,稳固学习中的知识点。调查农药等中的含有的化学物质,就会发现化学里的很多知识点都会在农业以及生活中被很好地应用,所以学好化学知识就十分重要。比如,老师往往会在教课的过程中举例子导出干燥剂的概念和使用,而干燥剂属于硅酸这一类酸,在人们的生活十分常见,比如食品中、衣柜里,都会存在着干燥剂。食品里的干燥剂拆开以后往往是透明的颗粒,这就是硅胶干燥剂。硅胶干燥剂是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形成的,有着高活性、高吸附性、稳定性好、化学性质好等优良的化学性能。即使被被小孩误食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不溶于水等溶剂,所以不会被吸收,就可以排出体外,所以它成为了干燥剂一族中无法被替代的一员。了解硅胶干燥剂的这些优点,就可以加深对硅酸的知识点的记忆了。2.2高中化学学习联系能源开发与应用。能源不仅影响值我们的生产生活,更是科学技术、国防事业的坚实的支柱,我们的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能源的供应。随着现在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而传统能源早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所以找得到可持续的新能源成为重中之重。如果把高中化学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新能源联系到一块,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激发兴趣,在已有的化学知识中不断探索,找寻新能源。在要学习的知识点中,氢气就是一种新的能源,并且不会产生污染,更加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比如甲烷,这也是环保的材料,是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说,化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2.3高中化学学习联系生态环境保护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差。空气、水资源、土壤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新闻中也不断有着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等的报道。如何利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去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应该成为我们该思索的问题。我们应该不局限于课堂与考试,而是要将学习过的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所用。走出课本,走进自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利用已有的知识,多使用环保的新能源并不断探索新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对已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

3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我们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加需要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其原理。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主动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振枝.因地制宜,学以致用:农村化学素质教育尝试[J].考试周刊,2016(16):125~127.

[2]吴翠琴.主动质疑科学探究学以致用:初中生化学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6(01):57~58.

作者:童沌洲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