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2-03-21 08:34:00
导语: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化学知识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和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实际中。要达到以上目的需要抓好一下三个方面:
一、在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教学“六认真”
大纲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从低到高依次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层次。教材以大纲为依据,把内容分为八个专题,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原则系统地介绍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具体物质知识、化学用语、化学概念、理论和计算等知识于实验系列中,从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入手,突出化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每年从初二年级进入初三年级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学生,对化学有一种自然的陌生感和好奇心,要使他们学好化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基础、入学动机、学习方法以及知识上某些缺陷、漏洞,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学。
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要围绕“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能力”这一准则,把握教材的体系脉络,明确该课程的目的要求,弄清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设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怎样运用直观教具、实验设备,怎样提问、提哪些问、何时问,布置哪些课堂练习,在所布置的练习中会出现哪些疑难,将怎样解决等,在备课中都要充分考虑到。
上好课。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因材施教。思考性强的题让中优生解答,较简单的题让差生解答,让学生各有所获。精讲重点、难点和疑问,做到语言精、内容精,由浅入深,化难为易,讲解一般不超过20分钟。例如: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时,通过有关实验,着重强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是学生始终形成一个正确概念。其次多练重点内容,系统知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练的方式可提问、讨论、课堂练习、小测练或活动中进行。
布置练习或少量作业应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布置课外作业,尤其提倡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启发表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求异思维意识。辅导学生应考虑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而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占相当比例,根据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基础知识、智力、语言障碍、个性特点等多种因数,采取师生共同活动、谈心等方式沟通思想,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多帮助他们找自身优点,鼓励他们勤动脑动手,真诚爱护、信任、帮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基础、智力给予不同要求,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感情的桥梁,只有有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学生才会信任老师,喜欢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把老师的言传身教变成鞭策、鼓励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求实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巧用启发式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命题形式看:增加了客观性试题的数量,突出了能力的考察(从单纯的知识型考察逐步向能力型考察靠拢),而且试题的潜隐性大大增强。面对这种考试的严峻挑战,课堂利用启发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用好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唤起学生的激励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其方法是:
“启存疑,设悬念,激其趣,促其思”。其教学分为四个程序。
第一程序:指出重点,设置疑问。
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向学生巧妙的设疑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巧问善诱,启发思维,这是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讲分子一节时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下疑问:1.为什么盛开的鲜花人们老远就好问到它的芳香?2.为什么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3.为什么糖放入水中无踪影而水却变甜了?让学生带着悬念、疑问去进入启发式教学的第二程序。
第二程序:自学教材。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填空、填表、绘图、选择、填实验报告等提纲作为“路标”,让学生带着疑问沿“路标”边学边思,思而疑、疑促思。以此延伸和发展思维。
第三程序:疑问、讲解。
教师根据重点、难点,在巡视过程中提出疑问,视其反馈信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善用“言、形、色”的教学艺术,即用艺术的语言,幽默的表情,形象的手势,结合适用的直观教具或作图进行分析、对比、联想、联系、概括来准确、深刻、系统的精讲点拨。例如:讲溶液的配制计算时,教师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中某些溶液的配制(如:用于病人输液的盐水配制),用幽默的语言讲清解题的关键在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关系,再用形象的手势比出“相等”二字,然后利用直观教具——烧杯,用烧杯配制溶液或作烧杯盛溶液图进行分析、对比、联想来列出等式求解。对典型题的审题、分析、求解过程中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宽思路,做到一题多解,培养解题的技能技巧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将10克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中残余固体质量为8.8克,求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此题属典型题,应启发学生对此题有6种解法(略)。
第四种程序:课堂小结,综合练习。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结构,学习规律、方法,对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布置富有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精典型少量练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培养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它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定律和原理,巩固已学知识。在条件允许下,可让学生亲手操作,这样既体现了当代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与获得知识过程的人”的教育思想,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求者和发现者。
在课本所涉及的实验中,能做的要全做,不能做的则采用画图讲解达到目的。为弥补某些实验受条件限制的缺陷,采取放录像的方式进行教学。录像可将原实验现象放大若干倍,避免了常规实验中某些因仪器和药品的用量所限造成的可见度低的现象,能清晰的看到化学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溶液、分子、原子等章节内容的教学采用录像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效果好。引用学生的话就是“录像里的分子、原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用看录像的方法代替某些抽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下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成绩较为理想。例如:连续四年及格率分别为91.5﹪,86.9﹪,97.92﹪,96.8﹪,优生率分别为86.7﹪,93.75﹪,90.46﹪,93.2﹪。全省统考连续四年获全县第一名奖。
3、师生感情好。几年来,所有步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初三生活的深深怀念,从各地打来深表谢意的电话和邮来一封封让人感动泪下的长信,每到寒暑假,他们便成了我家里的常客。这些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融洽的师生感情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我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化学教学的一点初浅尝试,借此抛砖引玉。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回首艰辛教程,更待彩霞满天。面对点滴成绩荣誉,我除激动和安慰之外,思索着在新的一年有新的起点,抱新的希望,盼新的收获,诚恳期盼与同仁们携手并肩,协力同心,共创教育事业的未来。
- 上一篇:小学副校长工作情况述职
- 下一篇:深究如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