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构造论文:小议医生职业信仰的构造

时间:2022-01-18 05:20:33

导语:职业构造论文:小议医生职业信仰的构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构造论文:小议医生职业信仰的构造

本文作者:田璇工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一院

1.缺乏对于职业性质的正确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单位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全额投入、医院不为盈利、医生不计报酬,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国家部分投资、医生直接介入医疗市场,这一变化使得医生群体对于自身的职业性质产生了理解偏差。尤其是一些青年医生在医务工作社会性还是利益性的问题上失去了全面的认识,逐利性逐渐占据上风,使得部分医生出现功利主义、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进而导致职业道德缺失,引发不良的职业信仰。从医疗卫生事业自身性质来看,其既有与人类其他活动相同的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医院作为经济主体,其经济制度必然要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的削减使得医院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必须重视经济建设,否则无法去承担服务社会公众的责任。简而言之,欲让患者生存,医疗卫生单位就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存,因此用经济手段运作医疗卫生事业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医院与医生从出现以来便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责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维持生命是所有医生的职责所在。医生的职业道德与现实的经济环境之间出现了矛盾,医生必须进行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人类行为的趋利性使得一些对于自身职业性质缺乏全面认识的医生做出了有违人道主义职业信仰的决定,也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2.对于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开始重视并鼓励人们追求自身的实际利益,由此推动了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当人们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超过了一定的合理维度时,这种行为便成为了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将个人利益作为行动的唯一依据,而对于道德、责任、义务则置之不顾。医务工作者自进入医学院校便开始接受医德医风教育,本应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但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一些医务人员开始在个人利益还是职业信仰的取舍问题上变得观念不清、思想模糊、行为失当。特别是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青年医生,既由于成长过程中一直深受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又由于缺乏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信念,使得自己在追求个人利益方面存在误区,久之便将个人利益作为了自己工作的唯一价值取向,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放弃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可以牺牲病人的利益、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这既是青年医生自身的失败,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因此可以说,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引发的功利主义思潮泛滥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医生建构正确职业信仰的重要因素。

1.调整观念,重视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构建。医学界往往存在一种错误的职业信仰意识,即医生的从业过程之中,职业信仰会随着职业生涯的推进而自我形成,这一观念的错误之处在于过分地推崇“自然论”,将信仰等同于人类的本性。但是,在实践之中,人们不难发现,同样依靠“自然论”的“自觉性”,为什么有的医务人员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尊敬和信赖,而也有一些医务人员却丧失了最起码的人道主义医风医德,在医疗活动中做出了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不良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应当彻底抛开“自然论”的错误论据,调整观念,加强理论建构和实践要求,使职业信仰朝着健康有序的道路发展。具体来讲,作为医疗卫生单位,应当从思想层面上重视起对于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建构工作,从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根据青年时期的成长过程可塑性特征,对青年医生进行引导教育。通过系统的、目的性强的职业道德教育,使青年医生在入职之初便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医院方面,可以采用青年医生喜闻乐见、感召力强的方式宣传和普及正确的职业信仰和职业价值,如选聘医风医德优良的医生作报告、开讲座、举办茶话会、小组讨论等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有条件的医院还应设立专门的教育岗位,及时了解青年医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帮助青年医生排解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当其面对人道主义职业信仰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时,医院方面应当及时地进行心理指导介入。2.建章立制,规范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构建。制度建设的优点在于规范性强,能够通过“法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人治”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在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构建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制度建设中,针对当前青年医生职业信仰建设的实际,应当关注三大制度的建立健全。第一,应当从法律层次构建医生的行为规范制度,告知其何可为何不可为。法律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应坚持的底线,任何行为有所逾矩,都是不应被容忍的。对此,医疗卫生单位应当建章立制,为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表明底线。这不仅仅是职业道德与职业信仰的要求,更是国家法律的约束,一旦行为有所违反,法理不容。第二,应当从公共监督层次构建医生的医德医风行为监督制度。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仰建设,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其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谋求更好的医患关系。因此,应当引入患者评价机制,对每一名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患者评价。同时,医疗行为往往并非某一位医生单独执行的,由此还可以引入医护之间、医疗团队内部的相互评价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医德医风方面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解决。第三,应当从青年医生尤其是新入职医务人员的特点出发引入职业信仰培养制度。青年医生在医学院学习时,思想和行为受到学校管理和教辅部门的约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这种约束突然消失,而来自单位的职业约束又不能做到针对每个人的面面俱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老医生带新医生”的方式,选聘单位医德医风优良、职业信仰强烈的优秀医师指导新入职青年医生的行为,通过榜样的力量和指导医师的约束力量,帮助青年医生尽快形成正确的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此外,为了将医务人员职业信仰构建工作落到实处,还可以制定职业道德表现与职称待遇挂钩的制度,以提升青年医生的行为自觉性。综上所述,青年医生的职业信仰建设既是提升自身职业修养、严守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又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构建青年医务工作者热爱医疗事业、廉洁行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职业信仰,并将这一信仰在现实工作中全面落实。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