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4-02 11:04:40

导语: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风险分析与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精神科院内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患者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风险分析;护理;精神科;生活质量

精神科患者因深受自身病况的影响,通常无法有效地认知自身病况,跌倒、坠床、暴力行为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同时护理工作也潜藏着诸多的危险[1-2]。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非常需要被重视的,这对于切实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减少护理工作里的诸多风险因素至关重要。因此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面对当下已有的风险和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寻找最优的风险防护方案是必要的,以便能够切实地降低医疗纠纷与护理风险。本研究立足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及相关护理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4~69岁,平均46.75±22.35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7.22±3.25d。对照组年龄25~69岁,平均47.65±22.16岁;男19例,女性23例;平均出院时间为47.56±3.1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会知情且批准研究。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风险分析与干预,具体如下。①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医院定期对院内精神科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其能够在护理工作中预防护患纷争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②加强护理工作管理。首先,针对病房不科学的设计进行对应优化,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的岗位分配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再次,加强精神科患者的检测工作,尤其是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细致核实,防止用药错误,最后,强化紧急预防的培训与演练工作。医院需要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进行设计,每三个月举行一次相关的培训,每个月每个科室在内部进行一次演练,护理人员也需要同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演练。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将结果纳入护士绩效。③心理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与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并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在维持良好的互动下主动聆听患者的主诉,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支持与关怀,指导患者采用对应的减压方法,鼓舞患者主动加入社会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精神科患者开办心理健康座谈会,其中囊括疾病注意事项、行为表现、病发原因等,并充分处理好与患者的角色关系,让其理解医务人员均是为他们着想,并引导患者家属共同参加,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行观测,如有异常需及时联系护理人员和医生进行处理。1.3观察指标。①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进行调查,检测指标为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实行百分制,病况程度同分值呈正比。②统计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暴力行为、跌倒、错误用药。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实行x2检验,计量资料(x±s)实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科的住院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心理病症,其行为规律非常异常,有着情绪不稳定、较低自控力、妄想症、幻觉等特点[3]。如若护理人员操作失误则会诱发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出现患者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的情形,因此,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将患者视为护理中心,全方位知晓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4-5]。因此针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护理工作中具有风险环节的防护,则能够有效地、安全地、全面地为患者提供服务[6]。其中针对患者风险事件应急方案预演则能切实地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程序的熟练程度,锻炼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住院期间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因为处于全新的环境,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7-8]。还有某些精神科住院患者不愿面对自身患病的事实而对住院产生排斥,进而提高了同医院护理人员冲突的概率[9]。有效的心理护理则能切实地促进患者同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对于患者来说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坚韧程度以及抗病信心,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患者的风险行为出现概率。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则能够更充分地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能够让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更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本次实验结果也显示,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精神科院内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患者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徐群英,罗旭英,张建花,等.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突发事件与护理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5):171-172.

[2]张北.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70-271.

[3]张菊芬.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93+96.

[4]何成添,李小画,李洪波,等.精神科住院病人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9):1046-1048.

[5]张金升.精神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3):34-36.

[6]侯敏,杨红菊.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0):145-148.

[7]宋乃云,郝晶晶,杨文丽,等.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7):2799-2802.

[8]张柳.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4):65.

[9]韩英,尚辉,常虹.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6):33-35.

作者:王蕾 单位:山东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