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2-09-11 03:45:04

导语: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10月,自2019年5月起对精神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行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制定入院风险评估表,根据评估表内容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不同级别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对不同级别的患者实行分类管理,在完成管理方案调整后,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落实入院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并做好反馈收集,持续优化管理制度,分别统计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精神科的风险等级评估、安全预防管理、专科监护管理、健康指导措施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满意度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入院风险评估进行精神科护理管理方案改革,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风险等级,为护士提供指导,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价。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入院风险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收治对象特殊,患者具有较高的不可控性,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可能引发医患纠纷[1]。精神科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但由于缺乏准确的评估标准,护士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经验来进行判断,并进行风险预防的,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依赖于护士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极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2-3]。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指的是将风险因素进行量化,以简单、方便的形式来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从而提高风险预防效果[4]。本次研究对入院风险评估方案在精神科的应用成效进行了研究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9年5~10月,自2019年5月起调整管理模式,实行入院风险评估管理。参与研究对象为精神科全体护士,均为女性,共26名,年龄20~48岁,学历包括专科15名,本科11名,职称包括护士7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分别于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各随机抽取50名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实施前,女29例,男21例;年龄33~62岁;实施后,女28例,男22例;年龄31~62岁。实施前后患者资料可比(P>0.05),允许1名家属陪同患者完成调查。研究期间未出现人员变动。1.2管理方法。1.2.1制定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方案。由护士长带头成立管理小组,专项负责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方案的拟定。护士长带领管理小组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利用循证法查询资料,结合精神科实际工作需求,制定《精神科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既往史、现病史等,将各项评估标准进行量化,通过各项信息的综合判断,得出患者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5个级别,分别以绿色、黄色、紫色、橙色、红色进行区分,绿色为正常患者,风险程度极低;黄色为低风险预警,说明属于高龄患者或具备部分合并症;紫色为特殊风险预警,指患者可能合并部分传染病等;橙色为中等风险预警,说明患者有一定的躁动情绪或抗拒情绪,或有意识、理解能力障碍;红色为高风险预警,说明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有明显的暴力倾向。1.2.2分类管理。患者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做好告知说明工作,并对患者进行入院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级别的不同,实施分类管理。①红色预警:进行重点看护,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约束管理,要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说明工作。②橙色预警:风险程度较高,要做好重点时段的看护工作,尤其是在公共活动时间、用餐时间等易发生风险事件的时段,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逐渐安抚患者的情绪。③黄色预警:每周进行一次风险评估,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做好指导宣教工作,做好个体化管理。④紫色预警:积极治疗传染病并隔离。1.2.3培训管理。在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方案拟定完成后,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管理小组详细说明入院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对《精神科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解释,指导护士学会正确使用《精神科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加强护士的专业素养培训,尤其重视高危患者的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交流沟通技巧,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了解护士专业知识情况,针对性的调整培训计划。做好护士的意见收集,及时了解管理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做好调整优化工作。管理小组要做好入院风险评估管理的质控工作,了解入院风险评估管理的落实情况,在方案实施初期做好护士的工作指导。1.3观察指标。统计本次研究前后6个月的管理数据进行比较,并用问卷法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价。均以百分制计分。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精神科的管理质量比较。实施后精神科的风险等级评估、安全预防管理、专科监护管理、健康指导措施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2.2实施前后满意度比较。实施后满意度调查评分为(96.4±2.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3±4.5)分(t=4.93,P<0.05)。

3讨论

护理管理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精神科工作性质特殊,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护理风险更高,如果未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就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安全,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影响医院的整体评价。传统管理模式下,患者的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都需要依靠护士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而目前护理资源有限,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有限,很难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并做出正确的应对。入院风险评估管理的意义在于将风险因素量化,通过制度、流程的调整,来实现更有效、更准确的风险识别和预防工作[5]。通过《精神科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护士能够准确、快速的评估患者的风险级别,在确定风险级别后,即可根据对应分级管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也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发生。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实施后精神科的风险等级评估、安全预防管理、专科监护管理、健康指导措施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这说明入院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切实有效的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在入院风险评估管理实施初期阶段,管理层要做好护士的工作指导,帮助护士快速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能够熟练应用《精神科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从患者及家属评价来看,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这说明调整后的管理模式更契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安全的重视,获得了患方的肯定。

综上所述,应用入院风险评估进行精神科护理管理方案改革,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风险等级,为护士提供指导,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价。

参考文献

[1]贺楚梅,乐汉娥,戢秋明,等.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科病房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1052-1054.

[2]童亚娟,郑颖梅.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实施关怀性护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36-37.

[3]余芳.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精神科开放病房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25(8):123-125.

[4]陈艳.浅谈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有效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94.

[5]姜轩.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责任分组护理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150-152.

作者:王萍 单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