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科新护士培训研究

时间:2022-08-07 10:53:58

导语:感染病科新护士培训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感染病科新护士培训研究

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与促进护理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护士培训对于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我院新护士在院级规范化培训后,进入临床各科室进行为期2年的轮转,每个轮转科室轮训时间为3个月,感染病科作为我院重点科室,专业性强、危险性强,并涉及多系统疾病科室[2],对护士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针对此种情况,我科在新护士培训和考核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开展模块化培训和分阶段量化考核,将其应用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入科的新护士培训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入感染病科轮训的60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入我科轮训的64名新护士设为试验组,两组新护士年龄22~23岁,均为本科学历,均为女性,在校期间已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均为应届毕业生,在我科轮训时间为3个月。两组新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师资。带教老师共30名,年龄30~35岁,其中硕士3名,本科27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8名;感染病科护龄8~15年。1.3培训方法。1.3.1对照组。按照传统培训方式,根据培训大纲、岗位胜任力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将感染病科新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传染病特殊护理操作、感染病科岗前培训核心内容等列入周培训计划,设定周培训目标,其中科室概况、病区环境及消毒隔离等内容归入第1周学习内容;带教老师经过科室总带教老师统一培训后采用一对一方式实施带教;每月组织1次感染科特殊疾病查房,每周组织1次小讲课;培训结束进行总体考核。1.3.2试验组。在传统培训内容基础上,在周培训目标指导下,将培训内容分成多个模块,并实施分阶段量化考核,培训结束再进行总体考核。为了让新护士能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我科护理知识,培训期间,每层楼设1名总带教老师,负责和分带教共同完成培训期间的带教任务以及实施带教督查。成立由科护士长、楼层护士长及有5年以上带教经验的带教老师组成的考核小组,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具体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组织相关考核。1.3.2.1模块化改良培训。模块化教学法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整课程顺序和结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3‑6]。科室成立模块设计小组,根据培训大纲、岗位胜任力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将感染病科新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传染病特殊护理操作、感染病科岗前培训核心内容等分解重组,经过3个月的应用,多次修改,最终将以上内容分成5大模块,分别为上岗适应性模块、专科知识培训模块、专科能力提升模块、自学模块、自我提升模块。①上岗适应性模块:该模块培训时间为1周,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科知识总架构的基础知识,如员工和环境、工作流程制度、护理常规、仪器设备知识以及消防和火灾演练知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等,培训表详见表1。②专科知识培训模块:该模块培训时间为3个月,每月4次课程,每次课程为1h,培训内容以上岗适应性模块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感染病科常见疾病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和护理等制定。培训中,新护士需掌握各种操作,如肝脏穿刺、腰椎穿刺等护理技术,需掌握感染科常见化验结果解读和常用药物相关知识等,旨在使新护士具备在带教老师监督下完成责任组工作的能力。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将疾病相关知识设计并制作成PPT,并于课前将其上传至学习群,针对疾病知识提出相关问题,从而使新护士能够及早了解培训内容;课程讲授过程中会设置解惑答疑环节,对新护士在临床上遇到相关疾病的困惑给予解答。③专科能力提升模块:该模块培训时间为3个月,每月4次课程,每次课程为1h,培训内容包括各种难度较高的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体检、发热待查等疑难疾病诊断思路等。传统教学中,培训材料以文字为主,模块化培训以控制理论、系统理论及信息理论为指导[7],通过建立全新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将图片、流程图、视频等多元化教学素材相结合,如讲解三腔二囊管插管前准备时,通过案例解读、操作视频演示、流程图讲解等,使该护理技术教学更加系统、直观及有条理;又如讲解发热待查的诊断知识时,通过设计诊断思路思维导图,使知识更加形象。④自学模块:该模块贯穿于整个轮训期间,旨在提高新护士的自学能力,培养新护士自己动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学习效率。文字资料结合多媒体课件,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8]。为此,科室申请了新护士公共邮箱,总带教老师会将培训内容中相对简单、可自行学习掌握的内容资料,如感染病科护士礼仪规范、特殊感染病人外出检查流程等相关理论、操作目标及要求的PPT课件、视频等上传至公共邮箱供新护士学习。同时,科室也组建了钉钉群,总带教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在钉钉群上传相应课件,进行相应测试,测试卷分多个版本,考核时随机抽取,每名新护士只有1次测试机会,且设定测试时间。操作考核采用现场考核方式。总带教老师负责统计测试或操作考核分数并评价反馈,各带教老师负责一对一指导纠正。⑤自我提升模块:该模块规定每名新护士在入科初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培训需求,并每月结合学习内容书写1份临床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护理紧密联系,带教老师和护士长进行评价反馈。该模块任务新护士可选择单独完成或组成团队完成,鼓励团队合作,可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为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奠定基础[9]。1.3.2.2分阶段量化考核。以往新护士培训考核项目较少,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出科总体考核,容易造成新护士精神状态“前松后紧”的情况,不利于其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现科室制定分阶段量化考核,分为入科、独立责任组前、独立夜班前、整体护理、出科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学习任务,使新护士对知识的掌握度更高。各阶段考核均包括理论和操作2部分,最终成绩以具体分值体现,相比以往优秀、合格、不合格3级评定更客观、准确。①新护士入科考核:考核时间为上岗适应性模块培训后。考核内容由设计小组根据上岗适应性模块内容制定。考核形式分为知识问答考核和书面考核,共26项,知识问答考核部分,新护士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计0分;书面考核部分,新护士作答正确计1分,作答错误计0分。②新护士独立责任组前考核:该考核目的是培养新护士在白班工作中的护理能力,使其能将所学护理知识运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考核时间为临床白班带教1个月后。考核内容为感染病科护理记录书写、肝衰竭病人的护理、人工肝治疗前后病人的护理等专科知识。考核形式分为知识问答考核和书面考核,共25项,总分100分,1项不符合要求扣4分,考核分数85分以上为合格。③新护士独立夜班前考核:该考核目的是培养新护士夜班统筹规划、急救、应急等能力。考核时间为新护士通过独立责任组前考核后且夜班带教1个月后。考核内容为感染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配合要点(消化道出血),精、麻、毒药管理,感染病科病人临终护理和终末消毒等。考核形式为情景再现,考核人员现场提出应急问题,新护士当场解答,共25项,总分100分,1项不符合要求扣4分,考核分数85分以上为合格。④整体护理考核:考核时间为轮训结束前1周。考核形式为总带教老师根据科室特点随机抽取危重病人病例进行考核,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实施措施、理论联系实际(提问)、整体评价5个板块,并将感染病科特殊的消毒隔离、用物分类处理等归入其中,体现专科特色。总分100分,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90分为优秀,60~89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⑤出科总体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占20%)、操作考核(占35%)、理论考核(占35%)和整体护理考核(占10%)。平时成绩根据入科、独立责任组前、独立夜班前、整体护理考核成绩按比例获得,操作考核由总带教老师和分带教老师统一评定,操作考核使用医院统一评价标准[10]。1.4评价指标。①新护士上岗适应性:由新护士入科考核成绩获得。②出科总体考核。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2)

3讨论

3.1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使新护士在感染病科的3个月时间内学习目标明确,培训内容分配均匀合理,由浅入深,易于掌握。分阶段考核法与以往只在最后阶段进行总体考核的方式相比,使新护士改变了“先松后紧,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它强调“学中干”“干中学”,让新护士能一步一个脚印,更扎实、更有效地逐步掌握感染病科相关护理知识;在工作中实施总带教老师和分带教老师结合带教,新护士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和帮助;设立自学模块,有利于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激发新护士自主学习,提高新护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入科初期要求新护士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培训需求以及每月书写1份临床案例分析,让新护士能带着计划和问题进入培训,有利于促进新护士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护理紧密联系,提高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评价反馈,更利于新护士加深印象,有效掌握知识。3.2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出科总体成绩。感染病科环境特殊,病人病情复杂,涉及疾病种类较多,护理任务繁重,新护士入科后压力较大。以往以周培训计划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及临床一对一带教虽能使新护士完成培训大纲任务,但考核次数少,考核内容未细化,故新护士出科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带教质量有待提高。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将总带教老师讲授、分带教老师临床一对一带教、自学、评价反馈等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带教老师带教任务重和临床带教时间较少的矛盾;网络资源共享,也让新护士能更便捷预习、复习相关知识,深入理解知识点;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及时评价反馈,让新护士感觉到被重视,学习热情高涨;分阶段考核使新护士时刻处于认真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较好,出科成绩总体高于传统培训(P<0.01)。3.3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的完善方向。①培训模块中的内容选择:科室培训模块内容是在科室领导及带教老师共同讨论、征集新护士意见、院领导审核批准下制定。后续还需进一步通过专家咨询法、专家访谈法等完善内容,增加其科学性。②新护士自学内容的选择:新护士是医院和科室的未来和希望,用于新护士自学的资料必须具备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及时效性。随着教材、指南、规范的更新及专科技术、设施进步、更新,护士学习资料、课件等也需不断更新,后续将制作更多形式的学习资料,并采取多素材相结合的方式教学。③带教老师师资培训:带教老师需具备较高的授课、理论、科研、沟通等能力才能胜任带教任务,为保证带教同质化,后续在带教老师挑选标准和培训方式上需进一步完善。④人性化带教:感染病科护理任务重,工作繁忙,新护士除日常工作以外,还需参与培训和考核,压力较大,带教老师在以后的带教过程中应注意多询问、帮助新护士,实施人性化带教,从而使新护士能顺利渡过培训期。

作者:刘烨 王晓燕 邵凤霖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