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在护士培训的运用
时间:2022-12-10 05:34:13
导语:品管圈管理在护士培训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我市三所三甲医院的208名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具体资料见表1;并以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为品管圈管理前研究时间,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为品管圈管理后研究时间。在护理满意度评价方面,分别随机抽取参与品管圈管理前、后培训护士管理的患者各208例,给予调查问卷填写,收集临床资料和填表结果。本研究中无人员调查缺失。1.2品管圈管理方法。1.2.1影响培训护士综合素质低的问题分析。常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学历、个体问题及病患问题。年龄因素方面,过小则临床经验不足,过大则学习动力不足,精力不够集中;学历因素方面,学历低不敢动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学历高则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个体问题方面,包括临床操作不够规范、理论考试不重视、服务态度差、消毒隔离意识不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及病区管理和交班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病患问题方面,病情严重程度、科普宣教不到位及患者自身因素均影响了培训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升(图1)。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用531评分进一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最终结果显示为临床操作不够规范、服务态度差、消毒隔离意识不强及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1.2.2解决方法。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本研究制定的品管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构建品管圈小组:由护理部主任牵头,联合医院培训护士构建品管圈小组(在医院护理人员监督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项目)。②寻找当前的问题,确定管理主题:查找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部列举成清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培训护士职业素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③制定计划:根据品管圈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及处理(action)]方法,结合问题和医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过程中要了解问题现状(如培训护士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的规范程度)、组织实施过程(定期评价培训护士的职业素质)及预期目标(检查患者最终的护理满意度)设定,对于临时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对预案。④落实计划:每个月均开展一次总结会,对于计划落实进展和问题处理现状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①比较品管圈管理前、后培训护士职业素质评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操作规范、基础理论考试、服务态度、消毒隔离、危重症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交接班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和分级护理,每个项目均为10分,由4名专业素质强的教员或专家进行现场评分,现场计算,现场公布平均成绩。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品管圈管理前、后的患者(品管圈管理前、后各抽取208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比较。自制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着装、仪表,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及用词,护理操作熟练度及准确度,患者的自我感觉及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价。每个项目10分,总分>40分为非常满意,21~40分为满意,<2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1-不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品管圈管理前、后培训护士职业素质评分比较。与品管圈管理前比较,培训护士品管圈管理后的临床操作规范、基础理论考试、服务态度、消毒隔离、危重症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交接班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及分级护理等素质评分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2品管圈管理前、后患者对培训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品管圈管理后,非常满意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品管圈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前、后,患者对培训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品管圈管理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倡导以一线部门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凭借其自身高效的运行模式,在诸多领域得到研究者的一致好评。既往大量研究报道,品管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外科、血液科及泌尿外科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6-8]。亦有研究表明,品管圈管理法在增强药物管理、缓解护理工作者压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9-11]。结合以往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可发现品管圈落实在相关科室,主要研究对象为患者,而在新进或培训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品管圈的工作原理,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培训护士综合素质提升中,并以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为品管圈管理前研究时间,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为品管圈管理后研究时间,观察两组的培训护士职业素质评分及患者对培训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进而分析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参与研究的培训护士中年龄<30岁76人,≥30岁132人;护龄≥3年58人,<3年150人;男性护理人员6人,女性202人;拥有本科学历54人,大专学历108人,中专学历46人。上述资料显示,研究对象大部分以年轻女性群体为主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学历主要以专科为主,符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常规编制,同时避免了由于年龄、临床经验及学历差异较大影响结果的可信度。本研究中,在职业素质评分方面,与品管圈管理前比较,培训护士品管圈管理后的临床操作规范、基础理论考试、服务态度、消毒隔离、危重症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交接班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及分级护理等素质评分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进一步证实了品管圈管理法可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能与培训护士整体职业素质提升有关,也展示了品管圈管理法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高效性,这与既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12-13]。本研究中,在患者对培训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品管圈管理后,非常满意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品管圈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品管圈管理能够实现预期目的,可提高患者对培训护士的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和谐,这可能与品管圈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日常护理过程中的态度表现有关。与此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增进了护士们的团队凝聚精神与合作能力,不断更新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其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培训护士的教学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可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但任何的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能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本文研究例数较少,尚未达到大数据研究的标准,仍需大样本试验的进一步验证;此外还需进一步落实标准化模式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吴利娜 孙晓敏 千冬维 赵艳 刘静 单位:西安市第三医院
- 上一篇: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运用
- 下一篇: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