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研究
时间:2022-11-15 09:07:49
导语: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疼痛易被忽视。疼痛对患儿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危害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WHO和国际疼痛协会(IASP)于2007年就将患儿疼痛列为全球重要健康问题之一[1]。证据是改变实践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证据能改善疼痛管理质量,虽然有关儿童疼痛管理的证据不断增加,但目前儿科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依然不理想[2]。护士作为疼痛的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实施者、疼痛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疼痛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因此,护士是否开展疼痛管理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PainManagementPractices,EBPMP),进行基于循证实践的知识转化,关乎疼痛管理整体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对基层医院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旨在为儿科护士运用循证理念指导疼痛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8年3—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南省5所基层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135名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2)在儿科工作时间≥1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1.2方法。(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课题负责人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称、最高学历、有无当护士长经历、有无疼痛知识培训经历等。(2)中文版卡尔森循证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C-CPCIS)。该量表[4]共4个分量表(既往实践、疼痛需求问题、创新、工作规范),3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评分。既往实践和创新分量表中,1分代表“从不”,5分代表“总是”;疼痛需求问题和工作规范分量表中,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总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在工作中进行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可能性越大。中文版卡尔森循证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C-CPCI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9,重测信度为0.844,4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0.843、0.874和0.858[4]。1.3质量控制。本研究采用现场发放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1)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培训;(2)统一发放问卷并指导填写,当场收回;(3)对电子问卷设置权限,保证一人只能填写一份,将每个条目均设为必答题,若有漏填则无法提交;(4)课题组成员筛查无效问卷。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以人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40份,回收135份,回收率为96.4%,所有回收的问卷均有效。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42±6.36)岁,工作年限平均为(11.07±7.43)年;学历:大专96人,中专11人,本科24人,硕士4人。其中,初级职称92人,中级职称38人,高级职称5人;曾担任过护士长的6人。不足一半(47.4%)的研究对象表示曾在学校学习过疼痛管理知识,44.4%的人通过学术期刊获取疼痛相关知识,29人(21.5%)工作后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2.2C-CPCIS得分情况。C-CPCIS平均得分为(3.17±0.21)分,其中既往实践分量表得分最高,为(3.61±0.36)分;疼痛需求问题分量表得分最低,为(2.67±0.43)分,具体见表1。2.3C-CPCIS得分单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对总量表得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6个,分别是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最高学历、有无当护士长经历、有无疼痛知识培训经历,具体见表2。.4影响儿科护理人员EBPMP水平的多因素分析(见表3)将上述6个因素赋值,并作为自变量X,C-CPCIS总分作为因变量Y,按照α入=0.05,α出=0.10的水准,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最终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是有无疼痛知识培训经历、最高学历(F=45.876,P=0.000),决定系数(R2)为0.401,即这些因素可解释疼痛管理循证实践行为得分40.1%的变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水平。疼痛管理循证实践(EBPMP)是一种用于评估疼痛经历并提供干预措施的综合行为[5]。以最佳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与实际情况,利用可用资源为患者提供疼痛管理护理服务[6]。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逐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建设,这就需要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C-CPCIS总分为(3.17±0.21)分,表明我国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也与秦颖等的研究结果一致[4,6]。调查发现,既往实践分量表得分最高,表明该分量表中的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科护士采取EBPMP。该分量表中评估维度得分较低,可能是因儿科患者较特殊,在疼痛程度评估方面存在一定偏差。有研究显示,儿科护士对疼痛评估的认识不足,对疼痛评估工具不熟悉,也会导致评估实践不足[8-9]。疼痛需求问题分量表主要评价护士对自身以及他人对其疼痛管理实践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该分量表得分最低,为(2.67±0.43)分,可能是由于很多护理人员还没有形成疼痛管理意识,以及部分护理人员对患儿疼痛情况估计不准确,最终造成疼痛不能被有效控制和缓解所致。创新分量表反映护士着手改变现状的能力,本次研究中该分量表得分为(2.77±0.48)分,提示本研究调查对象的整体创新精神既不促进也不阻碍其采取EBPMP。该分量表中的领导力维度得分最低,为(2.42±0.56)分。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认为有两类人对他人创新扩散能力有影响:一类是能够影响他人观念和态度的意见领袖,另一类是能够说服服务对象接受创新的变革推动者[10]。本研究中的护理人员在疼痛管理上多采取“随大流”的态度,更倾向于常规做法,不愿以领导者或创新者的身份带领同事实践某些新想法、新做法。3.2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EBPMP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疼痛知识培训经历和最高学历两个因素可解释疼痛管理循证实践行为得分40.1%的变异,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护士长经历等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本研究结果显示,C-CPCIS得分在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间有显著性差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比中专、大专学历者得分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受教育水平,有利于各方面能力培养[11]。一般认为,学历高的护理人员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强,善于发现问题。本研究中,基层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多为大专学历,这部分护理人员在检索相关文献、评价科研结论及应用科研结论方面较为困难,这些都导致其循证实践水平较低[12-13]。因此,基层医院可选出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护士,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循证实践能力,使其带领护理团队不断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护理人员中仅21.5%的人有疼痛知识培训经历,有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的EBPMP水平高于没有培训经历者,说明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可转变其对患者疼痛的态度,提高EBPMP水平[8]。因此,应加强疼痛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提供疼痛循证护理培训及学习机会,鼓励护理人员开展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当前国内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较低,应提高其EBPMP水平,建议管理者制定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的儿科疼痛管理方案,加强儿科护理人员应用证据能力培养,鼓励其获取更多有用的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培养护士循证护理素质,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
作者:张晴 瞿燕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 上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 下一篇:移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