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护士救护技能培训分析
时间:2022-10-31 10:38:02
导语:灾难事件护士救护技能培训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灾难事件护士的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模式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灾难应急小组,采用多种方法设计常见灾难事件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方案,每年持续培训;制定评价指标,每年对应急小组成员参加训练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近年来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长期的持续培训,应急小组成员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及格率显著下降(P<0.05),优秀率显著上升(P<0.05);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的明显增加(P<0.05),消极应对的明显减少(P<0.05)。结论护士灾难事件的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模式的建立和持续实施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救护能力。
[关键词]灾难事件;护士;救护技能;培训;效果
HospAdminJChinPLA,2019,26(9):855-857.近年来,台风、地震、水灾、火灾、空难、车祸及疾病疫情等灾难事件不断暴发,灾难事件所致的创伤具有发生突然、救治任务要求急、抢救环境急速变化、伤员数量事前难以预料等特点[1]。护士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或者灾害发生前期,为更好地进行灾害救护,所有护士都应该抓住时机去学习灾害救护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灾害[2-3]。而在我国,各医院自行安排灾害救护培训,护理教育与培训内容还未规范统一,培训模式也缺乏统一性[4-5]。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基于灾难事件的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模式,并评价其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起护理部构建护理资源库[6],预抽取70名护理人员成立灾害救护应急小组进行培训,包括护士自愿报名、各科室推荐、护理部筛选的选拔方式选入,纳入标准:护龄≥2年的执业护士;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每2~3年进行适当调整;年龄23~36岁,护龄为2~15年,学历大专及以上。按此标准经过筛选70名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8.36±4.78岁;护龄5.3±1.57年;学历本科21名,大专49名。
2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12月,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7]、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设计常见灾难事件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方案,培训形式为分组培训和统一培训,每年持续培训。2.1构建灾害救援护理应急体系由医院分管护理工作的首长为组长,成立由护理部、总护士长等灾难应急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根据分工不同分为6个职能小组;①指挥联络组。共4名,由1名护理部主任任组长。②分检组。共16名,由急诊科1名护士长任组长。③综合护理组。共20名,由ICU1名护士长和外科1名护士长任组长。④运送组。共10名,由内科2名护士长任组长。⑤物资保障组。共10名,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任组长。⑥心理疏导组。共10名,由心理护理组组长1名任组长。应急小组成员平时在临床一线工作,一旦出现大规模灾难、突发事件所致批量伤员时,由护理部根据事件性质制定抽组方案。2.2制定灾害救护能力培训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条例和预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完善各种工作预案,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急诊病区批量伤员处置护理工作流程》、《应急护理小组管理制度》等。结合本院近几年处理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救护经验,制定训练内容。2.2.1理论培训包括灾难事件的定义、特点,法律法规知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批伤员紧急救护知识及处置流程,急救护理、灾难医学知识及救援心理学,自我防护知识,台风、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灾难应急文化素质等内容。2.2.2心理培训聘请外院心理导师进行理论授课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学习放松术掌握心理调节方法,通过角色互换、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提高制胜能力,通过现场情景模拟培养环境适应力。2.2.3专业技能培训主要有常见的损伤护理、基本急救技术,包括静脉输液、心电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洗胃、心肺复苏、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的应用等24项操作项目。2.2.4综合救护能力训练①联合120训练。建立急诊科与“120”急救网络体系,加强多学科急救技能训练,急救中心派医务人员对本院应急小组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及批量伤员衔接处置流程的演练,并计量衔接处置时间。②结合演习训练。从“岗位练兵比武”中练到“设置情境剧”中练;从“知识竞赛”中练到“灾难事件时医疗队的组织指挥、野外条件下伤员救治”中练。③参与现实工作中各种灾难事故的救援,结合医院接收批量伤员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由护理部根据批量伤员情况,立即启动灾害救护应急小组,并对应急小组成员集结时间、分类检伤、救治效率等指标进行测评。④仿真情景模拟演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由急诊科主任和ICU主任模拟灾难事件的各种可能情况,设置逼真的虚拟环境,营造紧张的急救情景和抢救伤员分秒必争的氛围,使训练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每次训练结束后及时讨论,并将模拟正确示范,从而不断总结经验,让训练者及时掌握相关的技能及处置流程。情景模拟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设置不同的情景进行演练。2.3分层培训在2012—2014年方案基础上,于2015年1月以后针对不同护龄人员进行分层培训,除基本理论知识、心理知识同步培训外,2~5年护龄重点强化基本急救技能,在情景模拟演练中重点训练一般突发情况的抢救配合、各种仪器、设备、药品的急救准备;及时发现现存的病情变化并报告,并在医生到达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要求有一定病情观察及应急准备能力。5年以上护龄重点强化快速准确的检伤分诊转运,在情景模拟演练中重点培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深度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应急救援能力,能预见性地判断病情变化,识别潜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并指导本组护士临床工作,与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2.4评价指标分别在2012年3月初步建组干预前进行摸底测评,2014年12月进行中期测评,2017年12月进行长期测评,主要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理论、技术操作考核、综合救援能力考核及简易应对方式(SCSQ)问卷得分进行测评。整个测评过程中缺席2次及以上的人员予以淘汰。2.4.1理论、技术操作考核自行设计灾难救援知识综合测评,选择题6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20分,满分100分;操作考核根据50项护理操作程序评分标准,满分100分。理论考核80分、操作考核85分为及格;理论、操作考核90分或90分以上者为优秀;缺考或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全年至少参加理论培训20次,计10分,参加操作培训20次,计10分;应急小组成员理论授课一次计5分。2.4.2综合救护能力考核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应急预案》预先设计综合救护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共50题,回答正确赋值2分,回答错误赋值0分,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该问卷经22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测得Cronbachα系数为0.81;预调查后多次邀请专家根据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处置时间、救治效率等项目进行修订,确定最终考核表,总分100分,80分为及格,81~90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2.4.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该问卷共20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统计每个因子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分别表明遇到挫折时采取的积极或消极应对行为越多[8]。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与2012年3月干预前相比,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有提高(P<0.05);与2014年12月相比,2017年12月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又有明显提高(P<0.05)(表1)。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及格率下降(P<0.05),优秀率上升(P<0.05);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及格率显著下降(P<0.05),优秀率显著上升(P<0.05)(表2)。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增加(P<0.05),消极应对减少(P<0.05);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的明显增加(P<0.05),消极应对的明显减少(P<0.05)(表3)。
4讨论
4.1持续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表1结果显示,通过每年持续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培训,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2014年相比,2017年应急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亦有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阚庭等[9]建议通过持续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相一致。说明每年持续理论、技能操作培训是有效的,应急小组成员灾难救援理论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4.2培训并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表2结果显示,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考核结果中,与2012年干预前相比,2014年及格率下降,优秀率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2014年相比,2017年及格率显著下降,优秀率显著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尹惠茹等[10]报道的护士是否接触过灾难医疗救援知识和信息可影响其灾难救援能力相一致。本研究提示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整体逐年提升,可能原因有:①与2015年开始针对不同护龄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有关,根据护龄5年为分界线,护龄5年以下和5年以上分别侧重点培训,针对性更强,使得研究对象更容易吸收培训内容。②结合演习训练,通过联合120训练;参与现实工作中各种灾难事故的救援,结合医院接收批量伤员处置工作的现场实际情况,持续强化、不断改进,不断增强训练者的应急意识、从而更加充实训练者的应急知识,提高整体综合应急水平,使应急小组成员的综合救护能力整体得到提升。4.3本研究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利用表3结果显示,通过每年的持续培训和干预,应急小组成员的SCSQ得分情况,积极应对的逐年增加明显(P<0.05),消极应对的明显减少(P<0.05)。说明本研究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利用,并降低其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利用。可能与经过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可能面临的困难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能够及时进行心理调试、正确宣泄情绪等有关。从而使救援护理人员在灾难发生前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救护现场具有积极而稳定的情绪、独立思考能力及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改善其应对方式,充分发挥灾难救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实施救援。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平战结合,通过理论培训、训练实践建立一套基于灾难事件的急救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救护能力。通过研究也发现,实践工作中灾难事件处理出现新的增长点,对直面新需求要产生新的应对方案,作为部队综合性医院,应拓展灾难救护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何将灾难应急训练与平时训练更好地融合以及如何巩固训练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张珍 黄榕 连萍红 曾忆恋 高鹏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 上一篇: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
- 下一篇: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