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08 09:30:24
导语: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护理专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人才供给需求。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存在主客观问题,有效就业策略是从学生入学始到毕业形成就业教育体系,使学校政策、教师教育、学生培养结合,促进护理专业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与完善。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护理专业是其重要专业之一,近几年,高职护理专业招生数量不断增多,以更全面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对其存在问题造成的原因进一步剖析,最后总结出有效就业应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理论分析促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就业。
一、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再次把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应动态调整教育招生规模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此教育背景下,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增强对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仍有待提升,以改善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当前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毕业生学历低,受高职学历限制
近年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在各行业领域中对从业人员学历要求也正不断调整。通过实践调查证明,本科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要优于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某些医院对护理人员也有学历上的要求,例如三甲医院,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这使得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直接将就业标准降低,选择去级别相对较低的医疗机构发展。尽管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模正不断壮大,但其知名度相对较弱,这也直接影响业生就业效果。
2.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与地区人才需求不平衡
就当前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在一些地区,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不断加大,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医疗护理水平不高,也需要大量护理人才,但受人才市场竞争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多,但就业率呈逐年下降形势。
3.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思想局限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其就业观念也相对单一。就业过程中其选择范围较小,就业面较窄。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大多数是以综合性医疗机构为就业目标,在实践调查中也发现,近几年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型医疗机构及综合型机构就业,而社区医疗和保健机构较受护理专业毕业生冷落。
4.受性别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在护理行业中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尤其是一些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相貌平平,这些因素导致在一些大型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招聘中屡次被拒,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的就业困难户,影响了整体就业情况。
二、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1.护理专业毕业生自身因素
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自身因素影响较大。大多数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自身认知缺乏一定客观性,无法实现准确就业定位。部分学生表示,并未意识到就业压力,其自我期望值较高,过分突出自身价值的同时影响了其就业效果。在就业过程中影响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另一方面因素即其心理因素。只有具备健康的求职心理,才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并指导其就业选择,但目前大多数的护理专业毕业生都尚未具备这一心理要素。一些毕业生表示,就业中成绩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日常学习中突出侧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这直接影响其就业。
2.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因素
现阶段,较多高等职业院校针对护理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模式,都以医学教育人才模式为主,其护理人才培养与医疗机构中实际应用的人才标准,尚存在一些距离。临床实践护理中,以临床分科进行细分,但目前高职护理知识教学中没有对临床分科教学进行细分,例如对老年护理、社区疾病预防等护理知识存在明显教育不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除此之外,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缺乏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使学生对就业尚未形成系统认识,这也影响了其正确就业观念的培养。
3.政策相关因素
近年来社会快速进步,医疗建设也快速发展,有效的护理服务既满足了患者的多方面要求,同时对保健预防等等工作也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健康服务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就目前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情况来说,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护理人员的人力配置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国外发达国家对比尚存在明显差距。
三、加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信息,作出明确职业规划
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到,当前学生对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并不看好,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要求的提高及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应增强学生就业信心,从入学教育到就业全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使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在职业教育中重拾信心;开设就业指导课,让学生明确本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形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做好职业规划。
2.优化就业指导教学,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多方面就业因素
在高等职业院校护理教学中,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程,通过系统课程构建,以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结合,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积极转变职业角色,这也是促进其更好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高职院校要以护理专业学生实际职业需求为指导,与教学课程有机融合,并对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组织,目的在于使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对自我与职业的充分认知。同时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及课程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的职业目标,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学校方面还应发挥其引导职能作用,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指导部门,为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其产生消极就业心理。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面临很多影响就业的因素,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引导学生能够客观看待这些因素十分重要。个别用人单位侧重对应聘者外貌要求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大多数企业都更强调毕业生仪表举止大方,具有内在气质。所以护理毕业生在面试前应做合理修饰,以创造良好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展现自身内在魅力,通过能力展示等将自身价值充分体现,促进顺利就业。
3.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实现客观自我认知
护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该专业对过硬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与其就业效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升护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进而提升用人单位聘用几率。当前护理医疗发展形势较好,尤其是近两年护理与国际接轨,这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并加强其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提升。通过综合教育与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从全面角度剖析自身,对自身具备的素质条件更客观评估,以形成正确认知。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市场发展形势中证明我国护理医疗机构正不断扩大,除了综合性医疗机构外,民营医疗机构正不断完善发展,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客观看待这些机构,并积极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在客观审视自己前提下大胆进行择业尝试,以创新理念进行择业、就业。
4.构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
为推动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高校就业,学校方面还应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就业服务平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避免出现信息滞后问题,以更有效服务就业。作为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要及时了解市场招聘信息,并通过微信群组或开通手机APP等形式为学生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最及时、全面的信息。
四、结语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客观角度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并能够根据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明确自身优势,增强就业自信心。另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不应在心理形成负面情绪,要正确看待该职业的重要价值,及对社会服务及发展的贡献。针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应发挥其教育与引导作用,通过专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就业观念,并能够正确审视自身。学校还应积极构建就业指导平台,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渠道,提升其就业率。护理专业毕业生除了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以外还可以积极尝试创业,发挥护理专业优势,根据自身实际能力进行创业设计,以促进自己知识与技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储静丘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调控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9(34).
[2]唐菲.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策略初探[J].中国培训,2015,1(11).
[3]陈晓畅.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2).
[4]王建霞.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7,1(3).
[5]于荣娟,国向东,赵海州.基于USEM模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
[6]朱寺宏,单正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以宁波教育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1).
[7]刘红霞,曾先锋.法律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源现状分析及策略[J].职业时空,2015,11(3).
[8]齐慧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4(1).
[9]余益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5).
[10]张震华,黄旭艳.就业心态、期望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策略[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2).
作者:操银环 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农田渠道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
- 下一篇:高校滚动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