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教育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16 08:30:47
导语:护理专业教育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当代护理学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开展,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式出现了过分重视专业技术和忽视护理人文教育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顺应当代教育和时代的要求,在护理专业课程中渗透礼仪、人际沟通、美学欣赏等人文课程,利用专业教学及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人文素质
一、引言
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方针。随着整体化和人性化护理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社会大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护理专业学生的强化自身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是顺应当代护理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相促进的趋势所需,已然成为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医学护理模式变革的需要,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由此看来,当前我校护理教育急需在重点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教授和实践护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强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关教学,教授学生人文知识,将浓厚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
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护理学专家意识到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和必要性,其中不乏有院校作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但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课程教育进展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人文课程师资现状及问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师作用极其重要,教师本身应当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当前护理专业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而人文学科教师又往往对护理医学知识了解甚少。面对此现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效地激励政策,制定了开展计划。但从长远来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师资迫在眉睫。(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1.人文知识基础差。护理教育大多仍然把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诚然是不可否定的。但过分强调对专业课学习和训练,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导致了教学方式单调、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与护理实践脱节等问题。因而,如今的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知识基础相对差、人文相关知识面过窄,语言组织和表达沟通能力弱,文字组织能力和撰写能力较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做个口头自我介绍或者作一份格式规范的个人简历都成问题,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护理专业学生个人长远发展[1]。2.人文意识淡薄。当代学生大部分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辈们过度的保护与关注,在无形中滋生了他们的缺乏同理心、过于自我、任性自私等不良意识,再加上护理专业的教学一直看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对人文素质教育严重忽视,因而学生人文意识淡薄,会造成将来医学护理临床工作岗位上对患者态度冷漠,缺乏人文方面的关怀,不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工作不懂得变通,缺乏主动性,怕苦怕脏怕累,不愿意和患者多沟通,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3.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不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生活、工作、学习、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桥梁,护士与患者只有进行了良好、有效的沟通才可以建立健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家庭和心理,才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看,当前医护工作者与患者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占九成都是沟通不到位所致,这实际上也与我国目前医护工作者的培养体系和知识结构一味强调纯医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有重大关联[2]。但目前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自身积极性极其差,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也严重欠缺,大多数还沉迷于QQ、微信及朋友圈甚至网络游戏之中,缺乏健全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这会阻碍团队建设和发展,还会对学生自身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三)护理人文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未能完全发挥。当前护理人员关注疾病和治疗的多数,极少关注病人与家庭社会、护理和预防,未与护理角色定位和培养目标达到匹配,导致护患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人文教育的关键是应用,学校的护理人文课程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人文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将人文科学融入到护理实践中去。人文课程教育的宗旨是:人文课程教学不是为护理学披一层“文化外衣”,而是使之加强对人的生命、死亡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与理解。因此,人文课程的教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记忆人文相关的知识,它不仅应当被渗透到护理专业教学中,更应当加入到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学科研中。
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护理专业本身工作的特殊性质导致护理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虽然之前我国很多院校包括我校已有配置人文课程教学,但课程设置对人的关注度不够,人文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仅涉及皮毛之上,很难满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个性化护理所需人才的要求,也不能切中未来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严重限制了护理学专业不断完善和发展。(一)加强相关师资培训。老师具有人文性,才能教授出学生的人文性,作为护理专业的教师需注重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在我国,当前护理系的专职教师都以医学类专业教师为主,知识结构相对较窄,往往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素养。我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行之有效地激励政策,鼓励医学类的老师与人文科学类的老师相互听课,鼓励我校人文课程的在职教师跨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进修,使人文知识和医学护理知识一体化,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从护理、心理、道德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增加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与护理专业教师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科间打破隔阂,相互了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国外护理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成熟经验,为我校教师所用,并形成有中国我校特色的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相关人文课程师资的培训也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关注。长期以来我校护理教育目的当然是培养高技能型的人才,但是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只具有“工具性”功能的机器人,还是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在授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我校不断强调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无形中去培养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将来岗位实践做充分准备。(二)将人文素质渗透到考评体系中。护理人文课程教学应结合护理工作实践要求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设置相关人文课程并加以学习,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完全融入到学生相关考评体系之中,例如可以在国家正规的考试以及用人单位等考试中加入伦理、哲学、护理礼仪、心理、人际沟通等人文知识运用的相关问题[3]。以社会考试的强大助力,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人文课程高度重视,从而认真学习并理解人文知识及其理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人文课程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自觉延伸人文知识,在无形中增加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学校在明确了人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了本校与人文课程相关的师资培训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规划人文课程的设置,形成核心体系,与医学类课程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许多学校人文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然而在人文领域,实际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说教对人的影响要大。在我国,由于护理专业在医护类院校专业中依然还是比较年轻的存在,因此在固有的课程设置里很多学习都普遍存在忽略人文课程的设置的问题。即便设置了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往往还与专业课程的协调性比较差、课程结构过于随意、课时数少、课程体系整体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4]。面对这种现状,我校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特色,所有涉及到的人文类相关课程的教师和护理学专业课的老师共同针对护理专业人文课程的培养方案和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人文课程设置与原有的护理学专业类课程有机结合,加强各个科目在逻辑结构上的有效渗透,创建出统一全面的课程系统,使二者互相融合与互相影响。(四)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专业人文课程老师的教学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加清楚了解人文素质与将来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学校设置人文课程的学习绝不是为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而是在为他们将来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置护理专业人文类课程时,必须要结合护理专业学生本身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按需进行合理开设人文类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讲座及相关活动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拓宽人文视野,培养审美情趣。(五)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学校的还应当将人文素质教学从课堂内集中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个性化体验学习,丰富护理专业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大力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环境。如:开设“文学艺术赏析”“护理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开展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健康、护理人际沟通等讲座;让学生诵读中外经典名著来体会人文精神、邀请社会有影响力专家学者举办人文相关的讲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合唱、话剧表演等人文相关的社团组织活动等等,创造舒适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精神的提升[5]。
四、结论
为了进一步合理设置人文课程,从多方获取具体需求和建议,我校根据有关专家和学者意见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情况,共设计了三份问卷,分别是:护理专业学生问卷、护理专业学生家长问卷以及学生所在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大致包括有:对人文课程的学习态度取向、对于人文相关教育及课程设置的意见。我校根据此问卷调查结果,同时参考了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计划后,开设的人文相关课程有伦理学,哲学与人生,德育,护理礼仪,职业道德,人际沟通、美学教育等,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护理院校所设置的大多数的护理学相关的人文课程。人文精神是护理学教育的精神源泉,未来的护理教育应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和人文课程教学进行融合。护理人员是与患者的关系最紧密并且是最长时间与患者的面对面接触的,我校在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时通过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让人文课程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既具备精湛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护理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护理工作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长艳,张立宏,陈亚红.新形势下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徐东娥,毛晓红,冯怡;人文关怀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08).
[3]王力.试论建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护理规范化考试体系,护理学杂志,2004,(19).
[4]张介平,胥兴贵.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
[5]闾四文,毛先华,毛霞.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王春燕 单位:重庆市护士学校
- 上一篇: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价值分析
- 下一篇:护理专业用药护理教学论文
精品范文
10护理护患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