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影响

时间:2022-06-19 10:18:09

导语: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影响

1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的基本情况

我国首次针对职业院校开展的护理技能大赛是于2009年8月8—9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卫生教育职教学会主办,由首都铁路卫生学校承办的全国首届护理技能大赛。大赛以“展示技能,促进交流,打造品牌,引领发展”为主题,以展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和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成果、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为展示当代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64所院校的256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大赛。2012年,医药卫生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比赛专业类别,包括两个比赛项目,即护理技能与中药传统技能。

1.1护理技能大赛的目的

2012年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的目的是:现场检测和展示中、高职护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成功经验,促进互相学习,实现共同提高。通过竞赛,卫生行业、用人单位、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研究中、高职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2013年护理技能大赛的目的是:通过比赛,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引领中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1.2护理技能大赛的竞赛路径与内容

护理技能大赛的竞赛路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健康评估室,参赛选手对抽取的临床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以书面形式写出主要护理问题,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第二阶段:选手按抽取的参赛号依次进入相应赛场,独立、连续完成各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选手提前30分钟进入用物准备室,根据对护理技术的分析,选择需要的器材置于用物车。要求选手清晰、准确地在备用器材中挑选出所需用物,并按照合理方式摆放,以确保操作顺利进行。进入赛场后,在30分钟内完成规定护理技术操作。

1.3护理技能大赛成绩评定

护理技能大赛成绩采用百分制,分步计分,总分100分,其中案例分析占10%,技术操作占90%。大赛评委从技能熟练程度、护患沟通、复苏评价和质量标准4方面对选手进行评价,要求选手做到: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熟练,按时完成;关心病人,护患沟通有效,语言流畅,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心肺复苏正确;一次插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一次排气成功,无菌观念强,查对到位。

2全国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目的是在宏观层面建立广泛的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导向机制,进而寻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新体制;在中观层面建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规格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继而探寻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现代教育制度;在微观层面建立开放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与企业发展的适应机制,从而探索职业教育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护理技能大赛也具有同样的目的和作用。护理技能大赛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也能反映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并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要求。

2.1护理技能大赛要求护理专业进行课程改革

首先,由于护理技能大赛内容与医院实际一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药、医疗器械也不断更新改进,因此,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必须随之不断调整,使用的医疗器械也要不断更新。其次,在护理技能大赛中,技术操作分值占90%,这就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实践性课程。再次,护理技能考核要求选手熟练、准确、按时完成从器材准备到操作的整个过程,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确保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后,除了护理专业技能外,大赛还对选手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态度、表情等进行考核。这就要求学校开设相关人文、思想道德类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道德意识。

2.2护理技能大赛要求护理专业教学发生改变

就教学方法而言,首先,合作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好选择。护理技能大赛强调团队合作,每队由4名选手、1名指导教师组成;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必要时寻求教师帮助,这就要求参赛者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其次,项目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更有益于培养学生能力。护理技能大赛第一阶段要求选手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护理问题,并给出护理措施。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更贴近大赛要求。护理技能大赛以具体情境和任务为主,所以在教学中以真实工作情境、具体任务为载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分组教学更适合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培养。护理技能大赛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以选手为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学生涵养品行的培养,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因为护理技能大赛还考查选手的情感态度、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等方面。就教学评价而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综合理论、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3方面。所以,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比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等。

3护理技能大赛影响下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发展的策略

3.1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

护理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是根据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的,护士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教育开始。首先,护士要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学会使用最新的医疗器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传递最新教学内容,学校应及时配备最新医疗器械,供学生学习;也可与当地医院合作,借助医院资源进行教学。其次,学校要完善课程设置。(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传授心理调节相关知识。因为在工作中,护士会遇到生离死别各种情形,其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影响,只有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才能及时排解不良情绪。(2)增加法律道德类课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3)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语言沟通类课程。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护士在了解病人心理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表达自己对病人的关心与爱护,可以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3.2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3.2.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具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处理具体病例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掌握处理病例的能力。(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临床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对真实医护情境的感受。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发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应创设医护情境,通过真实的场景激发学生对病人的关爱之情,使其应变能力、实践技能得以提高。

3.2.2根据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利于因材施教。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或学生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

3.2.3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护理专业同样需要达成学生的三维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世界观、价值观范畴,是一种人文涵养,需要通过情境中的实践和体验内在生成。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热爱护理事业,重视生命,关心、尊重他人等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4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首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践评价主体多元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书面考试,以客观的分数评定。对技能掌握水平,要从细节、速度、熟练程度入手,可通过专业评判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医院工作者评价、病人评价等他评方式。其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护理操作过程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万无一失。对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的评价不能只做总结性评价,还应该有对学生表情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这更适合采用等级评定或表现性评价。

作者:吉银柱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