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研究

时间:2022-08-15 09:26:02

导语: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研究

【摘要】目的理清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划分我国护理学科发展阶段,总结学科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研究进展。方法根据查阅历史资料、文献资料,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专家访谈法回顾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结果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产生萌芽期、建立形成期、蓬勃发展期和巩固提高期四个阶段。结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护理学科的支持力度,护理同仁要关注护理学科前沿问题,形成重点专科研究方向和明确发展定位,提倡护理学科与各学科间协作,重视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推动护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护理学科;发展历程;护理史;护理教育;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杂志

护理学科的发展是推动我国护理事业乃至医学事业进步的内部动因,具有重要作用。护理是19世纪末从西方传入中国,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我国护理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今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级学科定位、逐渐壮大的学科队伍、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成效显著的科研成果、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护理专门人才,为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护理学定位一级学科,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1]。

1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专门介绍我国的护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专著和论文极少,在一些介绍我国护理学发展史的专著和论文中对护理学科发展历程作以有限的介绍[2-3]。与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相关的研究仅有2009年刘慧玲的硕士课题《中美护理学科建制化过程比较研究》及其相关论文[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关于护理二级学科发展历程的研究,如2007年王玲发表的《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引发的思考》[5]、2015年朱秀等人发表的《中国近现代助产专业政策发展历程研究》[6]、2018年邹圣强等人发表的《灾难护理学科教进展》[7]等,系整个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的分支或碎片化研究,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其他关于护理学科的研究多集中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学科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系统的、完善的研究尚未报道。

2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根据查阅历史资料、文献资料,经综合分析,本文将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以发展为轴划分为以下阶段,并总结护理学科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和进展。2.1产生萌芽期(1888—1908年)。1888年,美国人在福州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这是我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此后各教会组织纷纷创办护士学校,各自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独立于中国行政管理系统之外。尽管护理教育主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是却推动了我国早期护理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8年,我国金韵梅在天津创立第一所公办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开创了真正的中国护理教育,缩短了与国际护理教育的距离。这一阶段是我国护理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护理教育的开始孕育着护理学科的萌芽。2.2建立起步期(1909—1982年)。中华护理学会的建立是护理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1909年,中华护理学会的前身——“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护理学科的确立。1914年,第一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将英文“Nurse”汉译的“看护”改称为“护士”沿用至今,历史意义非凡[8]。1964年,正式改为中华护理学会,在学科建设、教育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54年,我国护理领域第一本学术期刊《护理杂志》创刊,1981年,改为《中华护理杂志》,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高的护理学专业学术期刊,记载着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引领学科方向[9-10]。但由于解放初期教育部规定护士教育为中专教育,导致护理学科意识淡薄,学科建设未受到重视,科研基础较为薄弱。“”期间,随着护理教育停滞,护理学科的发展停滞不前。总体来说,护理学科的起步经历了一段较为缓慢的阶段。2.3蓬勃发展期(1983—2010年)。首先,护理教育体制日趋完善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源于19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8],1983年,天津医学院创立护理系,开始了真正的新中国本科护理教育。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获准正式招收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获准独立二级学科护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标志着护理学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开端。至此,我国护理教育逐渐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11]。其次,学科制度逐渐完善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了《学科分类与代码》,其中护理学为临床医学下二级学科,护理学下设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学、特殊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三级学科[12]。这一阶段我国护理学术领域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护理学科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都不断增强,2006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13],护理期刊数量迅速增加,内容更加丰富,质量逐渐提高。1992年,中华护理学会了科学进步将评选办法,2009年,科技部批准设立了中国护理学科最高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促进了我国护理学科的蓬勃发展。此外,2008年,国家颁布我国第一部护理的行政法规——《护士条例》[14],在我国的护理立法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2.4巩固提高期(2011年—今)。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目前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护理学首次从临床医学下二级学科独立出来,成为医学门类下一级学科,代码1011[1],这标志着护理学教育的整体阶位达到了国家学科目录的最高平台上,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护理学科的资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资助数量和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13]。我国护理学者在SCI期刊如雨后春笋[15]。2017年中华护理学会率300名全国护士代表参加2017年国际护士大会,中华护理学会获得第二届国际护士会创新奖第二名,这是中华护理学会自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全球性重大奖项,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护理学会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护理学会走向国际舞台夯实了基础[16]。

3小结和展望

我国护理学科在不断探索中已经走过130余年,从产生萌芽到建立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发展阶段,护理教育体制的完善促进了护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一级学科的确定让护理学科继续巩固并逐步提高其发展。目前,我国护理学科已基本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但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学科,与医学门类下其他一级学科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攻坚的新形势下,护理学科对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护理学科的支持力度,增加护理教育、科研资助经费。护理同仁要关注护理学科前沿问题,同时继续加强对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方法、技能、手段,以及护理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的研究[17]。进一步拓展现有学科方向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重点专科研究方向和明确发展定位,提倡护理学科与各学科间协作及循证护理[18]。进一步提升护理科研水平,重视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19],不断推动护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沈秀敏 韩冬梅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