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时间:2022-12-10 09:40:07

导语: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应激障碍及其相关的护理学分析。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调研对象:选取10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观察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7.99%,显效率为8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2.00%,显效率为65.00%,观察组经治疗后其治愈率、显效率、SAS评分、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者;护理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患者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矿难等严重灾难造成人们因突发的亲人亡故、或遭受巨大损失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行为障碍;是一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主要的表现为:警觉性增高、感情麻木等持续性心理问题;此种疾病可持续数天或者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医师治疗侧重于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明显缓解精神病症状,但是常常遗留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因此,我院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护理学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研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是20~54岁,平均年龄为(32.69±5.47)岁,病程1周~1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是21~53岁,平均年龄为(23.59±4.35)岁,病程5d~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与排除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符合CCMD-3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②收治的全体患者均同意其治疗方法并配合调研。③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④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⑤排除沟通障碍者及精神疾病患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根据病情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专科护理,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均未服用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①心理护理干预:组织创伤后应激焦虑患者进行座谈会交流,向患者宣教PTSD的临床特点,并根据病情向患者简介个体治疗方案。组织患者向相关专业人员倾诉自我的心理感受及创伤后表现,及自我治疗方案并积极向其他患者传授相关的治疗经验。②专业心理辅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温和的态度鼓励患者多多交流,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心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③脱敏治疗:在患者的病情基本缓解后,促使患者逐步接触引发患者的心理障碍的事物、环境及事件等,促使患者慢慢习惯,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④放松训练:保障患者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让患者平躺或椅子上,由医师指导患者逐步放松其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臀部、四肢等肌肉,最后放松全身肌肉,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应用此生物反馈的方法减少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2-3]。1.3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观察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本文研究统一采用的数字统计软件是SPSS17.0软件,其中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为(x-±s)表示,以t检查,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7.99%,显效率为8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2.00%,显效率为65.00%。观察组经治疗后其治愈率、显效率、SAS评分、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因严重灾难对患者造成延迟或持久的应激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警觉性增高,闯入性回忆,回避及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常规采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及常规专科护理干预,但是患者依旧残留一些心理障碍,随着心理护理的发展,临床常常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常规治疗中一般采用镇静剂、心境稳定剂、β-肾上腺素、α2-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增加。重大创伤事件后,患者经受严重的身体创伤及心理创伤;因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可有效的增加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在交流中缓慢改善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病情;脱敏治疗及松弛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接触刺激物(事件、物品等)的应激反应,逐步促使患者脱离对刺激物的过激反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在治疗中避免过早促使患者接触刺激物等暴露疗法等,避免病情加重。此外,心理护理的关键是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树立患者对医护治疗的信心等[4]。同时治疗期间还需注意患者家属的情绪,避免家属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正常的社会关系。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经治疗后其治愈率、显效率、SAS评分、HAMA评分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心理护理在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桥梁,促进患者通过交流逐步释放心理压力,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社会。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杜小丽.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3):370.

[2]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6.

[3]余方芳,吕美华,蔡惠娟,等.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J].河北医药,2016,38(15):2385.

[4]宋玉慧,盛玉霜,徐晚月.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114.

作者:王敏 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