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整体康复监护干预
时间:2022-07-25 10:44:44
导语:脑卒中早期整体康复监护干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脑卒中是一类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易导致偏瘫、肢体活动功能下降或肌肉萎缩等[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其家庭和子女带来极大的负担。此类患者易因患病产生消极心理,对治疗不配合,康复效果很差。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针灸、运动机能恢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法,理论上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但目前研究探讨该方面内容的文献较少。为深入了解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09年2~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2~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且具有明显偏瘫、失语或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治疗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年龄33~86岁,平均(65.5±8.6)岁;其中干预组,男26例,女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2]。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以下整体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情况后应为其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并对其详细讲述该病的影响及治疗方案,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进行看书、读报等简单的娱乐活动;(2)针灸:根据其病症发展特征进行10d为1个疗程的大、小脑醒针灸法,配合推拿按摩等恢复手段;(3)运动机能恢复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后鼓励其进行推滚桶、夹豆等肌肉协调训练,并辅以穿脱衣、上下楼梯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4)高压氧治疗:每日进行2h高压氧治疗,1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不给予其他相关治疗。
1.3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评定[3]。第1次评定在开始治疗的48h前,记为治疗前;第2次评定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记为治疗后。每次疗效评价均进行2次,由同一医师评定记录。
1.4随访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中对患者的康复后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由干预前的(22.08±7.53)降至(11.81±9.32),对照组仅由(21.93±7.49)降至(19.11±9.65)。干预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工作、自主能力和生活满意情况的比较
对患者的自我工作、自主能力以及生活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自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工作、生活的态度也较对照组更为积极,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迅速、恢复过程长,易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致残率高。单纯神经系统药物和护理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行动多由家属代劳,自我护理参与度低,无法有效控制并发症[4]。患者在发病后易自暴自弃、拒绝治疗,对疾病有很严重的恐惧感,食欲、睡眠均较差,因此,心理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十分重要。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针灸、运动机能恢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法,可对患者心理障碍、躯体运动能力进行早期干预,针灸、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血液状态,防范肌肉萎缩、血管梗塞的发生,稳定机体新陈代谢。本研究中98例脑卒中患者的对比治疗显示,受到早期整体康复的干预组患者自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治疗态度也更为积极,在康复后其运动能力、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且伤残、死亡率下降明显。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上一篇:内科住院病患睡眠质量监护干涉
- 下一篇:企业物流外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