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病患监护

时间:2022-07-12 08:53:56

导语:冠心病心绞痛病患监护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冠心病心绞痛病患监护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急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可出现多种情绪和精神障碍,如焦虑、愤怒、抑郁、惊恐等,这些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患者心绞痛的程度。因此,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做好临床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培养患者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1]。本文对我院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3~88岁,平均为(60.8±13.5)岁。其中,男53例,女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研究分组

将84例心绞痛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58.6±11.2)岁,男29例,女1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3.5±14.2)岁,男24例,女18例。两组年龄比较,t=1.756,P=0.083>0.05;两组性别比较,χ2=1.278,P=0.258>0.05。两组基本情况有可比性。

1.3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营养饮食、戒烟酒,严密观察病情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心绞痛患者常伴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不良情绪能够加重心绞痛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计划,对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解除其心理压力。同时,做好家属及亲友的思想工作,嘱其鼓励更多亲友来探视和陪护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2)个性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自身特点及疾病病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如讲解疾病的特点、危险因素、预防和紧急自救措施等。(3)生活护理: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指导和护理,指导其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切勿使用过冷过热的食物,饥饱适宜,进食应缓慢;治疗期间切勿饮用浓茶、吸烟和饮酒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放置便秘。

1.4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是否相同。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其中显效: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心电图T波倒置和ST-T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症状明显减弱,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心电图T波倒置和ST-T改变有明显改善;无效:心绞痛症状没有好转,心电图T波倒置和ST-T改变几乎没有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类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用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78.6%),有效7例(16.7%),无效2例(4.8%);对照组显效21例(50.0%),有效13例(31.0%),无效8例(19.0%)。两组疗效比较,χ2=8.07,P=0.018<0.05。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主要由于患者疾病原因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社会压力等,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病情和心绞痛的发作。本研究对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与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尤黎明等[4]研究也证实,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