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老年病患思想监护

时间:2022-07-05 09:34:57

导语:谈论老年病患思想监护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论老年病患思想监护

心理护理作为高层次的护理手段,贯穿于护理的始终。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入住ICU的老年患者数量增多。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不同于青年人,他们希望早日康复快快回到自己家中,即使较重患者也不愿长期住在医院[1]。

1影响ICU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

1.1患者因素

1.1.1求生欲望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疾病过分关心并有强烈的生存欲望,此时往往感到人生如梦,弹指挥间[2]。老年患者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怀疑心理,也因对疾病的恐惧而延续,他们往往陷入对“莫须有”疾病的极度恐惧、焦虑中而无法自拔,如果严重偏执,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妄想[3]。

1.1.2自尊心理老年人患病后,常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生活,自尊心受到挫折,出现食欲欠佳、精神差,有时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或向医护人员发泄内心的怨恨[4]。老年人在家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生病后必须听别人的“摆布”,容易产生失落感,由此而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的老年患者不服从治疗,不配合护理,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特别敏感[5]。

1.1.3经济因素老年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者,担心医疗费用无法承受,担心自己的疾病给子女带来沉重的经济重担,常因害怕花钱而拒绝合理的治疗[6]。

1.1.4多病缠身,反复发作老年患者多为积劳成疾,病情时好时坏,有的甚至反复住院,他们会认为疾病缠身,治疗效果不明显,丧失了治疗信心[7]。

1.2环境因素

1.2.1物理环境

(1)设施:老年患者清醒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加之周围的各种仪器及身上的各种导线、管道,极易产生恐惧和孤独感。(2)噪音:国际噪音协会规定,ICU日间噪音应低于45dB,夜间噪音应低于20dB。而Hilton研究发现,ICU噪音污染在一天的任何时候都高于国际标准,并在大多时候达到令人烦恼的水平。KahnDM等[8]认为ICU噪音的50%以上与人的行为有关,其中,工作人员的交谈被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且对患者干扰最大。(3)照明:为了观察病情的需要,ICU内夜间会通宵使用人工照明,而照明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1.2.2社会环境

(1)医护人员:患病后的老年人因对疾病的担忧,会额外关注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所以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均可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2)同室病友:同室病友如同共患难的战友,病友的痛苦乃至死亡的信息,会增加老年患者的恐惧;病友在短时间内搬出监护室,也会加重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3)患者家属:老年患者对家属产生特别的依恋,但ICU执行无陪人制度,探视时间及人数均限定,老年人因缺少与亲人的沟通,易产生孤独感[9]。此外,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也很大,难免会有情绪波动,患者的情绪往往受家属的影响,家属大喊大叫,对患者的抢救治疗及心理护理不利[10]。

1.2.3体液因素

美国学者ShiloL等[11]发现,褪黑素不但能改善睡眠质量,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而研究表明,青春期后体内褪黑素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夜间的光照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故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ICU的环境特点均不利于老年患者的睡眠,从而也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2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2.1改善ICU的环境

2.1.1仪器患者不用的仪器尽量不要放在患者床旁及其视线范围内,必须使用的仪器则整齐的摆放在床旁。

2.1.2隔断在保证监护效果的情况下,将病情较重的患者与病情稳定的老年患者用床帘隔开,并利用床帘让老年患者避开抢救场面。

2.1.3病室环境保持病室温度18~22℃,湿度50%~60%。保持室内安静,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在床旁讨论病情,努力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节各种仪器报警的上下限,并将报警音量调小,尤其是夜间,关掉暂时不用的仪器。病室的灯光尽量使用柔和光线,可采用壁灯或地灯,避免光线直射老年患者的眼睛,必要时可采用眼罩,为患者遮挡刺眼的光线。

2.2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2.2.1重视并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护士在尽力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对家属也要有同情心和耐心[13],要通过良好的语言、态度、行为去影响他们,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使其产生信任感,建立药物—心理良性循环[13]。

2.2.2让冷静有主见的家属参与探视告知患者家属其自身情绪对老人的影响,请其探视时和颜悦色地给老人以支持和安慰,包括老人所担心的经济问题。

2.3加强护士的培训

2.3.1专业技术的培训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的大小。老年患者患病多体质差,若护士的操作再给老人带来更多的痛苦,会使老人情绪变得很差,甚至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

2.3.2内在素质的训练由于每位老年患者的性格、文化层次、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的不同,患病后的心理反应也不同,要使每次的沟通交流都有效,需要良好的语言艺术,而语言艺术的提高依赖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方面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在护理工作中,以高尚的品德、美好的语言和规范的行为满足每一位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解除患者痛苦,增进人类健康[14]。

2.4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2.4.1语言交流刘玉莹[15]认为语言交流在ICU综合征的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适当的语言交流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恐惧感和孤独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4.2非语言交流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交流占所有沟通形式的65%。护士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温柔的抚慰等都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孤独不安心理。护士应具备察觉和理解老年患者非语言暗示的能力,也可通过与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老年患者事先约定的手势来表达意图。

2.5音乐疗法

科学家认为,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体分泌有利于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心脏血压研究所[16],对47名进入ICU3~5d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结果证明安详的音乐能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反应,达到宣泄情感及放松的效果。当然音乐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应根据老年患者的性格、喜好及病情为其挑选适宜的音乐。

由此可见,精神和情绪因素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各项措施改善老年患者的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解除其顾虑和担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