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及策略

时间:2022-06-10 10:38:00

导语: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及策略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锐器损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由针刺伤所造成职业暴露继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In,直接威胁护士的安全及生命健康。本研究根据内科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内科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出预防对策,旨在降低护理职业风险,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院内科护士95名,年龄19~5l岁,平均年龄(28.45±5.74)岁。其中工作年限<3年24名,3~5年42名,6~10年20名,10年以上9名;职称:主管护师27名,护师30名,护士38名。文化程度:本科28名,大专49名,中专18名。

2.方法。问卷调查表白行设计,主要调查内容为:职业、职称、性别、年龄、工龄、何种锐器损伤、损伤部位、损伤数次、时间、原因等。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以无记名方式发放,当天收回,本次研究回收率为100%。统计2010年1—6月护士锐器损伤次数、锐器损伤的种类。

二、结果

2010年I~6月护士共发生262次锐器损伤,其中针刺伤107次占40.8%;刀割伤56次占21.4%;玻璃划伤75次占28.6%;其他24次占9.2%。

三、讨论

一)分析内科锐器伤的相关风险因素

1.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执行医嘱及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病房管理制度、意外事件报告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的风险。没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无菌观念淡薄,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洗手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未及时向医生汇报,或使用仪器、医用设施材料时,未发现存在的问题或抱着侥幸心理,靠主观意识判断;内科工作繁多,护理技术操作复杂,基础护理繁重,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时临床应急能力降低,因而导致工作中的粗心大意或未按操作规程执行,发生锐器刺伤。

2.没有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护理人员缺编严重,经常超负荷工作,常过度疲劳或紧张,会产生厌倦、失望等情绪,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责任感,导致观察病情不仔细或没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专业知识缺乏。随着低龄化护士增多,护理业务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等,未及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和仪器设备的学习培训,也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4.自我防护意识不强。调查发现,在医护人员中还存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不戴手套、锐器损伤后处理不当、消毒不严格、不包扎、不处理等现象,存在侥幸心理,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护士工作琐碎繁杂,护士把注意力都放在其他重点工作上,而对污染针头的处理是习惯性、机械J陛、随意性的。

二)对策

锐器刺伤是否引起感染,不但与伤口的深度、有无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是否刺破了静脉或动脉、接触血量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患者血液中病毒浓度和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是否接种疫苗、接种频率有关。也与接触患者前是否洗手或手部消毒正确与否有关。研究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由此可见护士的职业损伤率应引起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护士能掌握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并具有较强的防护意识和基本防护技能,是防止锐器伤的关键,因此提出以下预防对策。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将职业防护内容纳入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考核中,提高抗危机能力,减少护理危机事件。学习防护知识,提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进行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材时常发生锐器损伤,伤口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1。护士应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提高防护意识。改变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将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提升到和无菌技术操作同等重要的高度。应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的要求,做好各种物品、器械的消毒、保管工作,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回收工作等。

3.注重细节管理,加强锐器的管理。细节管理是规避护理危机的关键,是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必须树立起危机源于细节这种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主动、细致地去规避各种危机,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坚固、防漏的利器盒内,盛放量不超过3,4,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也可使用具有安全I生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以减少不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抢救制度、口头医嘱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和医德境界,增强其责任感和信念,端正工作态度,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编制,减少护士工作量。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在工作安排上要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合理排班才能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以保证护理安全。

5.制订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流程。医院相关部门制定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流程,医护人员被污染锐器刺伤后,应安排相关部门的医护人员给予正确的现场处理,损伤后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感染。认真执行意外损伤登记、报告制度并做好记录与通报,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

6.重视预防接种。提高护士免疫力,应定期为内科护理人员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HBV的发生,因为对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护理人员,被污染了HBV的锐器损伤不存在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