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时数测定配置标准论文

时间:2022-10-14 10:58:00

导语:护士时数测定配置标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护士时数测定配置标准论文

[摘要]目的确立护理项目数、测定护理时数,为按实际护理工作量的需求合理配置各病区的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现场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10个病区130名护士进行1周的工作量记录。结果护理项日包括直接护理项目101项,间接护理项目24项,合计125项。1周各病区平均每天每名患者的一级护理的服务时间为185.1min,二级护理95.4min,三级护理58.5min,平均每天所需护理时间、每天每名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每例患者每天护理服务所得时间进行t检验,P<0.05。直接项目护理时间与间接护理项目时间分别占总护理项日的64.13%和35.87%,不同病区有差别。结论在测定护理时数的基础上,按各病区患者实际需要的护理时数安排护理人力,可达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口的。

[关键词]护理时数;按需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2005年7月卫生部颁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护理岗位。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在于:首先对所在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内容及实际需要进行测算,按实际需求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护士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所在医院根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开展的业务需要设立护理岗位,调整护理人力资源的编制。美国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护士人力配置与患者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等指标高度相关。本文对某医院各病区所需的护理人员工作时数进行测算,按实际护理工作量进行病区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上海市某i级医院10个病区13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125项工作量统计。

2.方法。(1)文献回顾法。通过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按题名或关键词:护理工作时数、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工作量,收集近5年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获取可参考数据,指导调查问卷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表格的设计及统计结果的分析。(2)专家咨询。根据上海市《医疗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教程》、《实用重症监护护理》及各专科护理知识,相关研究,初步拟订各科护理项目征询表后,选择平均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15年以上的专业护士,通过3轮意见的征询与修改,最终形成护理项目共125项。(3)焦点组访谈将护理项目分类。选择11名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专家,对125项护理工作进行直接护理与间接护理评估和划分:直接护理项目101项,间接护理项目24项。(4)问卷调查。调查前对10个病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直接护理项目按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常规、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护理操作标准计算;测量过程中因操作者或患者原因使操作中断的时间不计入;间接护理项目以实际所用时间登记。

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使用Excel2003进行录入,Access2003整理,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1.护理工作项目的确定。通过专家咨询得到,护理工作内容涵盖125项,直接护理项目101项占80.80%,其中33.00%的工作量是生活护理;间接护理项目24项占19.20%,其中62.50%的工作量属非专业护理工作。

2.1周护理工作量的统计。1周(5d)lO个病区护理工作量情况与各病区护士配备人数,其中护理工作量在24h中的分布:8:00~16:00,护理总时数为115750min占64.67%;~24:00,护理总时数为32600min占18.2l%;一次日8:00,护理总时数为30630min占17.12%。

3.直接护理与间接护理项目时间构成比。调查显示,各病区直接、间接护理项目总时数与构成比。

三、讨论

1.改进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增强护理工作时数测量的科学性。护理工作的产出主要指标之一是护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任务。在北美和欧洲使用的测量方法有直觉方法、咨询方法、人力常模、人力公式、护理措施、患者依赖。在英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包括34种。加拿大及我国台湾等学者也做了一些有关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使用最多的是计数法与计时法。计数法是记录护理操作的数量,由于每项护理操作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护士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时间不同,如仅以频次计护理工作量,不能真正反映护理工作劳动量。计时法是记录护理操作所用的护理时翔引。本研究将计时法与计数法相结合,调查病区实际工作日志来计算护理时数,但缺点是自我测量的信息不够精确、测量时间跨度较小、可能存在偏倚。

2.重新整合护理工作项目,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本研究根据《上海市医疗护理常规》、《上海市区县中心以上医院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试行)》文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该院护士实际所要承担的护理工作任务,重新整合出直接护理101项,间接护理24项,护理资源分层次使用。各病区直接、间接护理项目总时数需求不同,直接护理时间与间接护理时间比例不同,直接护理项目中33.00%护理时数主要是临床生活护理可由非注册护士(护理员)在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各医院每年招聘护理应届中专毕业生,在一段时期内未注册可以先专门从事生活护理,如床上洗头、洗脸、擦浴、洗脚、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铺床、协助进食、床上排泄等护理。根据自己直接护理时间所占比例乘以33.00%的工作量由护理员完成,再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护理员的配备;24项间接护理项目中62.50%可由非护理人员(病房秘书)承担。如申领物资、更换消毒物品、清点被服、办公室治疗室的清洁、消毒、医用垃圾的分类处理、记帐、经济核算、病房设施巡回维护、新生儿报表登记、打印出生证等。各病区根据间接护理时间所占比例乘以62.50%的工作量由病区文秘完成,再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病区文秘的配备。将注册护士分配到治疗、抢救、健康教育等护理上,提高护士的利用率。

3.以护理时数配置护理人力,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报道,根据医院各病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配置,适应医院需求的波动性,既缓解人力需求的矛盾,又避免人力积压、浪费等情况发生。本研究的医院各病区床位数基本相同,不同病区患者所需的护理时数是不同的,不同病区同一护理级别患者的护理时间是不同的,这与有研究“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将患者进行分类,与护理需求量并不一定成正比,不同科室、同一护理级别患者的护理时间不同,不能按级别护理计算护理工作量,进行统一的人力配置”结果相符。从研究结果来看,按常规的床护比配置护士显得不适合,也不能按级别护理计算护理工作量配置护士。因此,按医院病房实际需要的护理工作量进行配置。本研究的医院每名护士每年工作时间除去每周休息时间、节假日、疗休,得出护士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281min(4.68h)。需配置护士人数=[平均每患者每天需要护理时数(min)×当天实际患者数/4.68,计算各个病区所需护士人数调整目前实际的护士人数。如神经内科+血液科、呼吸科、普外科增加护士人数,泌尿科+胸外科、妇科减少护士人数。科护士长可根据医院内部网上的患者信息与护士排班表进行调整,护士长根据患者数进行排班,增设机动班,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根据护理工作量在24h中分布的特点,护理人员排班还应该考虑到各时间段护理时数的特点,以避免三班忙闲不均导致的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与浪费的矛盾,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目前中、晚班需调整护士人数为1.5~2.0名。公务员之家

四、小结

按常规的床护比或医护比来进行护理人力配备的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与患者实际护理的需要,从国内到国外,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以护理工作量的测算来科学配备护理人力。护理工作量测算是按患者需要为原则科学的测量护理工作量,运用公式计算,以量化方式配置护士。护理管理者需要评估各病区实际临床护理需求,动态调整护理人力安排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21

[2]刘华平。关于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研究的思考。中国护理管理,2004,4(2):12—13

[3]赵光红。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5。19(25):12—14

[4]宋雁宾,古茉莉。护理项目操作时问的测量与分析。现代护理,2005.1l(1):2l一22

[5]叶文琴,曹洁,徐筱萍。上海市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的测算。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3):34-35

[6]孙红,蔡虹,郭红患者分类系统应用于护理人力配置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