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理积极性影响分析
时间:2022-01-31 08:29:22
导语:临床护理管理积极性影响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方法抽选本院90名护理人员,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5名,其中参照组接受护理人员临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临床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参照组的工作积极性评分分别为(89.36±6.02)分、(72.36±5.36)分,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87.21±5.82)分、(75.23±5.25),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88.02±3.24)分、(71.21±2.2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实施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管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全方位地对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进行实施,明确权限和职责,这样才可保障护理质量[1]。本次研究重点对分层级管理实施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展开探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职的护理人员90名,入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45例,年龄23~38岁,平均(28.36±1.28)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2名、大专30名、中职3名。观察组45例,年龄22~37岁,平均(27.26±1.22)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0名、大专31名、中职4名。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管理方法。对参照组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主要由护士长评价各个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后分配各项的日常护理工作;与此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不同科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指导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科学排班。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2.1划分护士层级。根据相关的要求,按照临床护士的专业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临床护理水平和职称以及学历,设立层级岗位,包括助理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专科护士等,并确定N0~N4五个层次[2]。1.2.2明确每一层级护士的职责。初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即N2、N1级,在诊疗和护理较重病情患者时,N2级护士要展开风险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确保提供的护理服务是连续和全面的,确保整体医疗的护理质量。N1级护士需实时地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应用到已学技能,按照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开展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工作,同时要同患者将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起来,使其教育需要得以满足,有助于其缓解焦虑和紧张等负面情绪[3]。高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即N3、N4级,在专科护士以及护士长的共同指导下,不仅要完成责任护士需完成的任务,还要管理危重和疑难患者展开专科护士,同护士长一起展开护理质量管控工作。此外,还应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会诊、护理查房和出院随访指导的相关工作。助理护士:助理护士即N0级,在上级护士的相关指导下,助理护士要将非技术性的护理工作和基础护理工作完成中,并配合上级护士展开相关的治疗和检查。1.2.3开展分层级的护士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训N0级助理护士:对相关的培训方案进行制定,包括考核方法和目标、进度和培训内容,重点对N0护士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专科的对症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更利于其适应自身的觉得。同时,为了考察培训效果,需进行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对助理护士的单独值班能力进行评估,这样有利于下一阶段调整培训内容[4]。加大力度培训初级责任护士:针对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要定期地示教护理操作,对病例讨论以及业务查房进行组织,可让初级责任护士作为查房主讲,而高级护理需予以客观点评,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于薄弱的专科知识点,需针对性地补给相关知识。此外,每年都应让初级责任护士对护理病历进行书写,每一季度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考核的成绩纳入到个人的档案中。加大力度培训高级责任护士:首先,要担负起主讲专科理论知识和示教操作的工作,投身于护理教育。其次,要参与外出进修和教育,掌握更为科学的护理管理以及护理方法,同时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科研,配合护士长一起对新项目以及新技术进行研究,每一年对护理论文进行,按照培训的相关要求,每一年要针对高级责任护士展开一次组织考核[5]。1.2.4分层级的应用护士。科学地对护士人力进行配置:全院动态化地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充足的人力配置和优化的人员结构,保证恰当的层级比例。首先,要结合护士岗位的护理需求和责任风险、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以及专业内涵对护士人力进行配置。其次,在护理整个过程当中,需要责任制进行实行。再次,要确保患者享受的服务是同质化的、稳定的[6]。对工作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数量对护理小组进行划分,一般每组包括3人,如:N0+N2+N3,N0+N2+N2,N0+N1+N3,每一护理小组都应完成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到出院整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同时,要划分成两批高级责任护士以及专科护士,确保日班周期相对固定,让其管理有一定护理难度或较重病情的患者,落实好指导以及督促下级护士的职责工作。1.3评估指标。分析两组护理人员临床管理效果,包括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掌握及临床操作情况,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优秀程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掌握及临床操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分层管理法是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方式,先根据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结构分层,然后根据各个层次接受不同培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很好调整护理人员工作状态,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7]。以此同时,合理的激励制度还可提升的学习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分层级管理护理人员其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参照组(P<0.05)。
综上,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法,对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操作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分层管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2987-2990.
[2]王永芬,何平,方琴,等.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0-222.
[3]倪敏,蔡学联.基于磁性管理理念下的护理急救技能分层培训实践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706-2708.
[4]胡春杰.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护士分层分组管理的应用探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139-140.
[5]吴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2017,11(5):248-249.
[6]石小毛,陈小淦,阳秀春,等.分区管理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在急诊儿科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697-699.
[7]于淑玲.探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4,9:343.
[8]杜慧敏.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教育训练管理点位设计及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677-2679.
作者:陈玲莉 王芹 单位:当阳市人民医院
- 上一篇:消化科护理管理方案
- 下一篇:气象观测对水稻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