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8篇
时间:2022-08-31 10:19:24
导语: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了消毒隔离、消毒灭菌、无菌技银烧伤敷料是采取纳米技术利用精细方法将纯天然的银离子制成产品颗粒,均匀覆盖在医用脱脂纱布上,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可发挥抗炎杀菌作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在创口后,可迅速持久的释放纳米银离子,银离子通过结合细菌病原体的DNA碱基,抑制DNA复制;同时结合细菌病原体蛋白质,形成银蛋白,使细菌失去活性。因此纳米银烧伤敷料的覆盖可迅速杀灭侵入伤口的细菌等病原体,控制感染。而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患者时,由于烧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因此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在烧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促使患者创面较快愈合。在护理干预期间,需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根据烧伤实际情况,做好维护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展开相应操作,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在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时,先行对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以纱布绷带或胶带固定。总而言之,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中采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效果显著。术操作、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HAI(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控制效果为主的五项关键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工作。调查研究发现,45%的医院感染与不正确、不规范的护理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和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职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措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护理工作人员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它包含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技术等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控制医院感染应对护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2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知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当前,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观念和意识淡薄,对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态度决定行为,从而就出现了手卫生制度执行不到位,医务人员对消毒剂的性能、使用方法、浓度等掌握不准确等现象。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被动、执行力度不够;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病人及家属管理不到位等这些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3规范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3.1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及时修订、完善适合实际工作的各项消毒、隔离、无菌制度等。
3.2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充分发挥护理部、护士长的管理作用,以身作则,从日常操作入手,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制度执行力,靠自我管理做好过程监督、指导工作,对可能发生感染进行预测和判断。建立定期检查、监测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测,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改进工作。
3.3加强感染知识培训
科室可以采取全员培训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讲解、示范、演练、医院感染专题讲座宣传形式,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管理者定期在科室召开小组讨论会,对医院感染控制内容进行专项提问,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强化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与护理“三基”培训有机结合,丰富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3.4落实手卫生制度
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随时进行规范洗手考核,养成自觉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在不同病人之间与各项诊疗操作前、后等相关环节均要做到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并严格定期进行考核。对于接触过传染病人的医护人员要求其结束工作后立即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护士长每月监测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意识和习惯,严格掌握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5加强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及环境整洁,按科室要求合理安排病床,病房卫生按标准进行管理,定时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洁净。工作中要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按时限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院内感染知识巧妙的融入疾病健康教育中,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同时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医嘱保证随员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探视。
3.6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护理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认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为各项操作提供安全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特殊情况下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3.7监测与监督
常规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应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经常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的护理管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完善必要的防护设施以及科学的护理配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相关感染防治规章制度,把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预防意识,真正落实好各项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损伤,减少因护理人员的原因而造成医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晓丽 户丽艳 宋丹 单位: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第二篇
1医院感染的类型
此类感染的发生主要是来自患者机体的细菌致病。既包括长期在患者身体某些部位定植的菌群,也包括患者机体携带的从周围环境中来的菌群。正常情况下,上述菌群与患者的机体环境处于协调状态。
2护理管理在防止感染中的作用
随着医院科学的迅速发展和诊疗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及某些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研究对于医学感染的控制提出了无菌操作、消毒、灭菌、抗生素应用方面的关键措施。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几项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室、产房需经常用清水擦洗平面和物体表面,用清水拖地,进行湿式清洗。普通病房空气要保持新鲜,定进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勤打扫卫生,地面采用湿式清扫。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Cl消毒剂擦拭墙壁、床头桌及窗台1~2次/d(一桌一巾)。病房、走廊、厕所的拖把要分开,当地面被血液、体液等污染严重时,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Cl消毒消毒剂拖地。紫外线有较好的杀菌作用,通常用于室内空气和室内物品表面消毒。
4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4.1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器刺伤
护理人员在处置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时应戴手套,对从事有可能被患者体液或血液溅入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或防护眼罩。
4.2时刻保持手的清洁
强调洗手意识。洗手作为感染预防的第一步,是最重要、最经济的措施。
5加强基础护理,减少院内感染
5.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胸部的活动受到体位的影响,可导致机体的痰液不易排出体外。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护理人员应通过协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除。对于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进行化痰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呼吸道功能。
5.2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长期留置尿管是造成泌尿系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在感染的预防上,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应在膀胱水平以下。每日用0.1%新洁尔棉环消毒尿道口,每周更换集尿袋1次,以防逆行感染。
5.3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此类感染的预防关键在于术前积极准备以及术后按时换药。可减少患者皮肤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同时为提高患者抵抗力,应鼓励患者多进食。
5.4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医院中各种疾病患者都有可能,因此环境中致病菌群较多。对于器械需要定期严格的进行消毒,过程中严格遵照操作规范。
5.5医疗垃圾的处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不能与生活垃圾混放,及时放置于医疗垃圾处理箱,并由专人进行收集处理,以防止再次留入市场。严禁随处丢弃。
5.6重视监测工作
每月固定时间对空气、器械等进行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以确定是否达到消毒和灭菌的效果。通过经常监测效果,发生问题及时纠正。监测要建立制度一定要长期坚持,选用的监测方法应有科学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自19世纪中中叶,近代护理学奠基人之一南丁格尔倡导科学护理以来,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是护理工作的重。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逐渐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因此,在感染的预防上应注重行消毒、隔离、灭菌等护理操作,并通过现代化的护理及管理方式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护理及护理管理者,应该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
作者:马玉萍 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计划生育服务站
第三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012年期间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0例患者,将2011年仅进行常规管理时接收的4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经过护理管理后接收的4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220例,女性190例,年龄20~55(37.7±17.1)岁;实验组中男性230例,女性200例,年龄21~56(38.1±16.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2012年为控制医院患者的感染率,医院进行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卫生宣传:对护理人员进行卫生管理的培训,强调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卫生原则,进行勤洗手、勤通风等,预防感染的扩散和发生。医院环境的卫生管理:护理人员每天对自己的衣物、床单等喷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尤其是病房中的公共物品需要及时进行消毒管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检查前后需时刻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卫生管理,保持干净卫生的接触。重点科室的卫生管理:对于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群免疫力均较低,细菌容易传播,因此,这些地方作为重点管理科室进行卫生管理,认真消毒手术器械、统一回收管理垃圾、并且时刻监测空气质量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的医院患者感染率,同时比较护理管理前后各项目(包括: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空气质量等)的感染监测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
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2.2管理前后各项目的感染监测合格情况
实验组中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护理管理后的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未经过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管理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勤洗手、勤通风等,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感染例数[4];②通过对医院内环境的杀菌消毒等护理管理,减少医院病房内各种物品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他病人使用时再次感染,对空气进行消毒则是防止通过空气的流动而导致病原菌的传播;③通过对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严格管理,减少手术器械传播的感染,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使新生儿和产妇处于健康的环境中,由于此类人群均为免疫力较低者,及时处理垃圾则减少垃圾滋生的病原菌造成的威胁。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减少医院内的感染情况发生。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及时对手术器械按照要求进行杀菌消毒操作,使手术器械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有效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②护理人员每天时刻注意自身的卫生情况,尤其是手部,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进行清洗消毒等,保持清洁卫生的形象;③护理人员每天需要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维持医院内空气保持合格状态,如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和医院内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在医院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的卫生、医护人员的卫生,并且提高医院内的空气质量,安全值得在医院内进行推广。
作者:陈莹真 单位:沁阳市人民医院
第四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34例,男120例,女114例;年龄18~68岁,平均(46.48±2.36)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将2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管理,重点讲解医院感染的多发因素、危害及控制要点,使医护人员能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从思想和行动上均充分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另外,还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和责任管理,以明确每位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2)医疗操作活动中的护理管理。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全体医护人员均应定期学习该措施,并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防止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及交叉传染,另外具体科室的感染预防工作应进一步细化,尤其是重点科室,如婴儿室、产房、供应室及手术室等,以使操作规范实施更加顺利。(3)患者护理管理。针对不同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的常发因素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嘱患者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如有亲属需要探访患者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且叮嘱患者尽量不要随便串病房,同时通过人性化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属能配合预防感染的措施的施行工作。(4)日常消毒管理。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感染控制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做好日常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供应室的操作规程,将不同科室、不同种类的器械进行科学分类,并严格控制污染的流动,将污染区的清洁区进行有效区分,定期对器械消毒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从消毒供应室流出的每一件器械都符合清洁消毒标准。同时,严格执行日常消毒工作管理人员的安防防护工作,实施消毒工作时必须穿防护服,按照标准洗手法洗手。另外,院内的环境也应有专人进行定期消毒,保证空气流通,有效杀灭病菌。(5)规范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监管制度,由专人对具体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空气及地面的消毒情况、消毒液及消毒器械的细菌残留情况、医护人员洗手情况等,如有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每位医护人员都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护理质量通过患者填写护理质量评分表确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医院感染9例,发生率为7.69%(9/117);观察组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为1.71%(2/117),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5)。对照组医疗纠纷8例,发生率为6.84%(8/117);观察组医疗纠纷1例,发生率为0.85%(1/117),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7.23±3.05)分,观察组为(95.23±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3,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比较常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还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因素。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护理工作在医院住院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则会降低护理服务的质量,加大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因此,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中针对医院感染的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松懈、不按操作规范操作的现象;各具体科室护理部不重视医院感染,仅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工作;防控感染各环节运行不畅,存在诸多隐患。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管理,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医疗操作活动的管理、患者的护理管理、日常消毒的管理及规范监管制度等工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较少,且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评分较高,均表明实施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上的重要作用,今后的实际临床工作中,还应加强住院患者的全方位护理管理,针对不同科室的患者指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进一步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做出应有贡献。综上所述,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利 单位: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
第五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平均(47±7)岁。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42±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加强无菌操作的护理
对医疗器械的用具应进行严格清洗,且遵守去污、除菌等清洗工序,并认真执行各道工序。若器械用具是金属类,清洗后要达到无污无锈且光亮的标准,若器械用具属于玻璃类,清洗后要无水珠、无污垢、无血迹且光亮,若为碗、盘等器械用具,清洗后除了要达到无污、清洁等标准外,还不能出现脱瓷变形的情况,对于剪刀、手术钳等用具,在清洗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刀口。
1.2.2进行护理防范教育
相关人员应定期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差错的环节进行分析,并根据临床护理发生的差错实例总结,在以后工作中要吸取经验教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且要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院内感染,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2.3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
在器械物品进入无菌室进行存放前,必须要进行灭菌、干燥、无损检查。且进出顺序要以先进先出为基本原则,物品的存放位置要固定,每天还要对物品进行清点与湿式清扫,并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若发现有过期或缺损的物品,不能对外供应。存放物品的室内环境温度要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要小于60%。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主要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比较
经相应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例数为45例,感染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例数为13例,感染发生率为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作为与患者接触的重要区域,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者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并且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还直接反映其管理水平。护理管理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中,牵涉到控制感染的所有环节,另外因门诊每日的客流量较大、各种患者来往复杂,极易导致发生院内感染。若医护人员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没有经过彻底清洗、灭菌、消毒,很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因此,控制与预防院内感染是门诊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加强门诊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综上所述,提高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重视并加强医院门诊护理管理。
作者:王铮 单位:长春市妇产医院
第六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并与管理实施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管理前的资料选择时间为2012年4月~2013年4月。
1.2医院感染评定标准
评定参照《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执行,对手术切口、胃肠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以及其它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登记。
1.3优质护理管理措施
1.3.1管理小组的建立
由院领导牵头组织,建立感染管理科,筹备感染管理小组,同时落实相关设施,如消毒、灭菌设备以及细菌室等,各科均任命专人担任感染监控员,各科室间协同合作落实感染护理管理措施。
1.3.2规章制度的落实
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对各科室提出消毒管理要求,同时制订考核标准,保证病房的清洁和整齐。各科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污染区,并定时进行消毒处理,各科室感染监控员定期检查,并进行汇报,感染管理科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登记检查结果。
1.3.3人员素质的提升
定期对感染管理科人员及感染监控员进行培训,如知识讲座、外出参加感染管理培训等。同时由感染管理科为核心,对医院各科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宣传栏、小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并不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加强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3.4医院环境的监测
设立感染24h监控制度,医护人员发现感染后需填写感染报告,并在3h内上报感染管理科,确保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情况完全掌握。此外,密切监测医院微生物学,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科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菌群,得出结果立即反馈到科室进行整改,同时加强抗生素药物应用的管理。
1.3.5医疗用品的管理
严把消毒关,加强管理医疗用品的流通环节,确保医疗用品的消毒质量和安全性,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管理前的感染总发生率为1.58%,管理后的感染总发生率为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医院卫生质量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2.8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达到99.40%,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为39.9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提高到52.9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卫生执行率低下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以上。此外,医院有着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医疗废弃物和带菌患者均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后,感染造成的心理负担导致康复速度减慢,患者住院时间随之延长,医疗质量大打折扣,这些极大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又是评价医院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所以医院的声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施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患者和医院都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导致医院感染主要有以下因素:①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和意识均比较欠缺,导致不能很好地落实感染管理制度;②护理人员未能及时隔离带菌患者,同时病区的消毒措施执行力差;③《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落实力度不够,卫生行为不规范。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仅为39.97%时,其对应的医院卫生质量为92.87%,两者均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另外其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1.58%,亟需改善。本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干预,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上述3个问题进行制定,如加强相关知识和意识、落实有关制度及加强卫生监督等措施,以期提高卫生行为执行率、改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疏忽。在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感染总发生率由原来的1.58%降至0.93%,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由92.87%增高到99.40%,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由39.97%提高到52.99%,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后,医院的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医院感染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与常银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可改善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良好。
作者:卢凤英 延丽雅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感染管理科
第七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外科收治的12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障碍、意识模糊、恶性肿瘤。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5~67(41.2±2.9)岁;手术类型:神经外科手术25例,胸外科手术38例,骨外科手术50例,其他外科手术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进行24h持续动态监测,密切留意患者感觉运动、临床意识、瞳孔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同时给予患者饮食、康复指导。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期护理管理措施:①术前:a.术前组织学习。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日常护理中严格执行;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结合外科实际情况做好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b.加强监控力度: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提高护理人员灭菌、消毒、无菌操作的意识。保持病房清洁、通风,每天紫外线消毒30min,每个月对空气病原菌含量进行检测。c.加强营养支持: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力低下,甚至有的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多摄取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②术中:注意病房护理与手术室护士做好工作交接及配合。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护理时,应从肢体远端较小静脉逐步向近心端穿刺。手术可导致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及血压等指标紊乱,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安全。③术后:a.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地面、物体表面及空气定期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各项操作。b.做好呼吸道管理。协助患者深呼吸,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对于无法排痰患者给予诱导排痰。c.密切观察患者感染征象:术后加强患者全身症状、体温及引流等情况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性感染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分值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各种侵入操作,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有研究认为,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性感染的因素较多,除了患者年龄、免疫力、基础疾病外,医院管理不到位也可增加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还有研究指出,医护人员对感染预见性不足,无菌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可增加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研究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护理分期,患者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旨在研究降低患者继发性感染的有效护理模式,促进患者预后。术前组织学习、加强监控力度、加强营养支持,术中积极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者感染征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分期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原因:术前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监控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的规范性。由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力低下,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术前指导其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风险。术中密切配合,规范进行无菌操作,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可减少空气中病原菌的数量,提高患者舒适度,严密观察患者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感染进一步发生。总之,分期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艳 安淑君 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第八篇
1危险因素
1.1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多年来我们没有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还有大量抗菌素的应用。这种侥幸心理导致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规范。
1.2消毒措施不到位
由于护理人员意识淡薄,导致消毒灭菌措施简化,达不到消毒要求。
1.3侵入性操作
如导尿、动静脉插管、介入治疗、腔镜的使用、各种穿刺等破坏了人体皮肤、粘膜正常的屏障功能,增加了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1.3.1各种穿刺时皮肤消毒不规范如常用的0.5%碘伏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螺式消毒二次,直径大于5cm,待消毒液自然半干燥进行穿刺。但个别医务人员只消毒一次,且作用时间不够;一次穿刺未成功,不更换输液器具二次穿刺,可引起静脉炎、局部感染。
l.3.2连续使用中的一次性鼻塞、湿化瓶没有规范更换、清洁消毒,或一人用完后清洁消毒措施不规范由于这类病人病情较重,自身抵抗力差和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频繁或长期使用湿化瓶输氧,因而氧气湿化瓶或管道染菌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监护仪发射器及导联线、雾化吸人器等也存在同样问题。
1.3.3体温表、止血带使用后不清洁处理直接浸泡于消毒液中,影响了消毒因子对被消毒物品的消毒作用。
1.3.4血压计、听诊器等清洁消毒措施不到位
1.4病室内空气污染
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探视人员、陪员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使空气洁净度明显降低,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悬浮造成空气污染,引起呼吸道感染。特别有危重病人时,各项诊疗操作频繁,医护人员及陪员多,加重了空气污染。个别病人对紫外线、消毒液过敏,使病室空气及物表消毒不及时,也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
1.5床单位消毒措施不到位
如扫床套、污被单清洗不彻底或没有清洗直接浸泡消毒、消毒液浓度不足、浸泡时间不够等,都不能有效杀灭病原菌,造成交叉感染。
1.6洗手不规范
手是发生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规范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25%~50%,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40%的医护人员是在完成各项操作后才洗手,主要原因是:(1)洗手依赖性差,没有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2)基层医院洗手设施不合理,不建全。(3)病房工作量大,工作时问紧,危重病人多,使医护人员忽视了洗手。
1.7医疗废物收集不规范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认识不够,如诊疗后的一次性手套、口罩、护士拨针把棉签交给病人压迫止血后扔在病房生活垃圾袋内,造成了病源菌的扩散。
2管理对策
2.1科护士长积极配合护理部和感染科工作人员
加强相关人员病室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以《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原则为内容,对临床医生、护士、从事消毒、医疗要之;集处理的人员进行有关理论、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2.2加强病室内相关物品消毒措施的落实
2.2.1科室要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病室内使用物品消毒措施如持续氧疗、雾化、监护病人的一次性鼻塞、湿化轰、善吸入器管道、面罩、监护仪发射器及导联线等每天更换消毒,同一病人用后彻底清洁并消毒。
2.2.2加强病房管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护士长加强管理,限制陪护和探视人员,减少病房人流量,空气消毒每2~3次,每次≥30min。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了除病菌的方法,每天2次,每次20min~30min。提高至空气洁净度。
2.2.3改善病房洗手设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赖性,必要时手消毒,是减少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
2.2.4护士长、监控护士随时检查医务人员有无违反控制医院感染操作规程的行为。护士长在周、月质量考核会诙二存在的问题反馈。并有整改措施。必要时与经济挂沟。
2.2.5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诊疗后的医疗废物须回收于专用的有标志的黄色塑料袋内。减少因医疗废物而造支亏菌的污染及扩散。
2.3减少侵入性操作
如能口服的不用静脉给药,能保守治疗的不用手术治疗,以保护机体正常的屏障功能,减少外源性感染的机率。
2.4病人人院后责任护士把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贯穿于住院始终
如勤洗(教给病人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乱窜病室、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隔离方法、生活规律等病室感染控制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科室护理单元承担着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责任。因此,探索护理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保证护理质量,为病人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
作者:雷建萍 徐卫霞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中医医院
- 上一篇:商务执法大队机关支部学习计划
- 下一篇:商务执法大队党总支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