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对策

时间:2022-06-24 08:28:27

导语: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并排除除精神疾病外存在其他严重疾病者。80例患者中48例女,32例男。41例已婚,39例未婚。患者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6.7±8.5)岁;患者接受教育平均(11.5±1.3)年,住院时间平均为(10±4.6)月。与非精神疾病住院的80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对本文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详细观察,并集中统计处理。结果显示,患者具有行为紊乱、思维障碍、情绪激动、知觉障碍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存在缺乏耐心,合作性差,容易烦躁焦虑,同时也并存抑郁情绪;行为方面紊乱,存在攻击行为,以及自我伤害行为;思维出现障碍,对自身疾病不予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幻视幻听等知觉障碍症状。

1.2.2护理管理干预对策

①护理管理患者日常生活: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被提供更加细心的住院日常护理。卫生方面,工作人员应协助患者的家属,为患者养成良好作息时间,以及督促患者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等。饮食方面,保证患者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与此同时,提醒患者按时吃药。服药时,护理管理人员应保证在场,眼观患者服药过程,防止患者漏服或故意隐藏药物等行为。②护理管理患者临床行为表现:面对患者情绪上的不稳定,护理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表现合理实施护理方案。对待状态常表现为兴奋亢进趋势的患者,采取约束性护理,尽量避免容易刺激患者的隐患因素。对待状态表现为消极抑郁趋势的患者,采取鼓励性护理,适当予以安慰。可以通过在病房中播放舒缓音乐、让室内光线明亮等措施,避免患者由于情绪而出现自我伤害行为。③护理管理患者心理健康: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殊的精神症状,在日常接触时充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人员应以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与患者接触,增强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良好的倾诉平台,多应用安慰性或鼓励性的话语。增强患者的心理乐观状态,同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1.3观察指标

临床特点统计分析中,以攻击行为、行为紊乱、智力障碍、思维障碍、情绪不稳定、知觉障碍,6个方面作为标准,统计阳性反应的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BPRS中测评中,分别记录各因子分,并记录总分,皆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中,攻击行为、行为紊乱、思维障碍、情绪不稳定、知觉障碍等为阳性表现。经过护理管理后,BPRS各项分值均明显下降,与护理管理之前分值差异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疾病之一,病因繁杂,目前普遍认为由于自身个体的素质改变以及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所导致。其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思维、行为、知觉等多方面产生障碍并出现情绪不稳定。总结出临床特点并加以分析,不但有利于医药治疗手段的改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面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应着重针对患者个人差异,制定出个性化方案。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临床症状以及患者心理护理管理的实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行为、思维、精神、主观情绪上均具有特殊特点。对其予以合理的护理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立娟 单位:大庆市第三医院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