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护理专业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5-15 03:21:00

导语:计算机在护理专业教学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算机在护理专业教学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项目化教学和传统模式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探讨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效果,发现项目化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护理专业;职业素养

医院无纸化办公的普及,迫使医护人员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要求我院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更加强调信息化技能培训。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所学与所用脱节的现象。为此,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OFFICE模块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通过试用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从而探索出更适合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随机抽取我校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班级40名学生,并分为两个班,每班20人,A班为项目化课改实验班,B班为传统教学对照班,均已完成信息化课程的学习。2.方法项目化课改A班备课、授课模式是:(1)课程设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OFFICE模块内容整合为制作电子病历及目录、制作会议通知及邀请函、制作医院健康宣传报刊、制作个人求职简历、建立员工信息统计表、建立员工工资管理系统、制作职业规划演示文稿等七个项目。(2)教学方法。A班采用项目化课程教学,教学资料提前传给学生,包括项目工作书和引导文、视频、微课及部分纸质资料。(3)教学过程,实施六步教学法,主要环节有:①资讯:利用网络、参考书及线上的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熟悉;②决策:教师确定知识范围;③计划:学员制订完成任务计划书;④实施:按计划实施任务;⑤检查:课内教师组织学员进行知识介绍或讲解,其他学员头脑风暴,教师进行知识点评;⑥评价:教师对组长进行评价,组长对组员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采用分组进行,组内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考核细化。平时表现(30分)+课内项目(50分)+课外项目(20分);课外项目以验收作品为准,对作品的主题性、美观性、设计合理性、知识全面性方面进行衡量。让学生模拟工作现场的情境,培养其工作意识,而教师在必要时需给予学生一些指导。B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课堂以案例驱动、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模仿操作授课模式为主。两班级采用统一的平时出勤(30分)+过程性考核(50分)+期末大作业(20分)考核方式。(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项目化课改实验班A班与传统教学对照B班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成绩比较,A班较B班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班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结论

教高(2000)2号印发关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强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夯实理论基础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项目化课程教学很好地将这几种需要结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还节省了课堂时间。

参考文献:

曹志国,常青,王侠.项目化课程在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J].教学论坛,2017(2):7-8.

作者:马艳平 张风彦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