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03:50:28

导语: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及时给患者提供专业、便捷的护理服务,确保护士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护理管理的护理力量、高效率的科学化配备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级级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探讨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外科手术患者18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男57例,女33例,年龄19~78岁,平均(46.1±2.4)岁。观察组患者男61例,女性29例,年龄21~84岁,平均(49.3±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所有护士分成4个小组,每组设立1名责任组长,责任护士3~4名,责任组长负责病床1~3张,每位责任护士负责患者3~5例。护理组长要具有临床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每组的护理人员要长期固定,负责该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长期固定为每组患者服务,所有成员将他们的姓名以及照片贴于病房公示墙上,便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护士姓名得到更直接的了解。当责任护士不在岗位的时候,由其他责任护士或者护理组长代为管理。责任护士在工作中负责患者入院前、治疗中、在院期间的全部治疗护理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责任组长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参与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查对制度、督促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进行本组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检查,将带教工作落到实处;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教学查房、讨论疑难病例等。根据多数护士的意愿和患者的需求,进行护士排班模式的调整,总体排班的原则是不管中夜班还是连班,至少都是双班制。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叫铃声次数以及护士到位时间

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日均输液呼叫次数、呼叫后护士到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2.2满意度以及疾病知识知晓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

3讨论

外科患者在手术治疗达到目的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肉体创伤和精神刺激。疼痛、出血,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等问题的出现,让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以及精神状态失常等心理问题,从而不配合手术治疗的情况。而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出现,由责任护士通过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烦恼,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的稳定。根据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年龄等情况,就手术的方法、术中配合、术后注意相关事项、目的做相应解释,让患者感觉到责任护士的爱护和尊重,使患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满足感。本次研究发现,与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相比,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均输液呼叫次数、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单位: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