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的效果探析

时间:2022-03-24 09:41:42

导语: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的效果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的效果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2017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接收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9259,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6.182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2924,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骨科护理中效果确切,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疼痛

骨折是因骨骼疾病或创伤诱发的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1],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局部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2],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休克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重要脏器或组织损伤及并发症[3]。骨折术后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康复效果,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骨折患者而言,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有资料显示,骨折术后并发症好发于下肢,尤其是盆骨骨折与胸腰椎骨折,由于此类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无法下床开展运动,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4]。预见性护理属于超前护理模式,能够在问题出现前做好超前性预防处理,以预防问题的出现或降低问题的严重程度,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体验,取得最佳疗效[5]。2017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们对120例骨科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骨科,纳入时间2017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1~87(57.18±5.62)岁;骨折类型:15例开放性骨折,45例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9例坠落伤,27例摔伤,22例车祸伤,2例其他;受伤部位:38例上肢骨、关节损伤,20例下肢骨、关节损伤,2例其他。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2~86(57.54±5.70)岁;骨折类型:13例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10例坠落伤,26例摔伤,23例车祸伤,1例其他;受伤部位:36例上肢骨、关节损伤,2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3例其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护理配合度高且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伴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和言语障碍者排除。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护理等。1.2.2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1.2.2.1入院护理协助患者保持卧位,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的结果选择对应的处理方式,其中危重症者需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深静脉置管;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例如配血、药敏试验等;对患者采取氧疗,以维持呼吸道畅通;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并落实各项抢救措施;若患者年龄<6岁或>70岁,入院时需增高床栏,避免下床过快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导致跌倒;对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因素进行评估,并安排专人陪护;为患者创建安静安全的休养环境,将防滑标识张贴于醒目之处,确保地面整洁干燥,无障碍物,室内光线调节到合适状态;强化卫生健康教育;遵医给予患者降压、降糖及利尿药物使用;若患者过于烦躁,必要时可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对受压肢体远端血供进行监测,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镇静剂使用,使Ramsay评分维持在2~3级;做好床旁监护,使用软枕对床边进行隔档,防止患者撞伤。1.2.2.2疼痛护理伤后与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向患方详细讲解疼痛产生的机制,使之做好思想准备,并遵医给予专业处理,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和配合度;若患者疼痛较强,可鼓励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和阅读等形式转移对疼痛的关注度,或通过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等措施减轻疼痛;若患者疼痛较重,可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镇痛药服用。1.2.2.3并发症护理①健康教育:术前将麻醉、手术方式以及卧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将适当的翻身方式教会给患者,例如轴型翻身;为患者建立翻身卡,详细记录患者卧位、翻身皮肤情况和时间;维持压迫部位清洁干净,嘱患者勤换洗衣物,维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燥;结合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选择悬浮床垫,以防止局部受压;依据营养状况合理规划患者的饮食,以增强抵抗力,减少压力性损伤;协助患者床上移动与翻身时禁止拽、拉、拖,对气管套管固定带、约束带、肝素帽、骨牵引和三通等部位的皮肤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将康惠尔减压帖粘贴在骨突出;若患者大小便失禁,应做好肛周和会阴部清洁工作,维持其清洁干燥。②泌尿系统感染:骨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久,由于肢体活动受到限制,故生活环境与排尿姿势出现变化,极易发生排尿困难,护理人员术前需指导患者于床上排便;若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每日还需对其留置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保障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和无菌插管,同时保证管路畅通和封闭良好,防止频繁更换导管;每日指导患者多饮水,一般为2000~3000ml,及时采用碘伏消毒外导尿管和尿道口,每日更换引流袋,对尿液量、颜色和性质进行详细记录;待患者麻醉苏醒后再将导尿管夹闭,间隔4h开放1次,以有效训练膀胱肌的舒缩功能,及时拔除导尿管。③肺部护理:若患者有吸烟史,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开展扩胸运动,并督促其戒烟;每日定时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用苍术、艾叶对室内进行熏蒸;结合患者病情遵医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④便秘护理:术前合理评估患者的排便习惯,每日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必要时可于清晨采取灌肠清洁措施,以积极预防术后便秘;术后帮助患者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摄入新鲜的果蔬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⑤预防静脉血栓:卧床期患者活动量减少,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早期结合病情抬高双下肢,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挤压,引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密切观察双下肢血运,了解下肢运动感觉,以积极预防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和垂足等并发症;确保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若患者清醒,可协助其于床上开展主动活动;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并于双足底放置软枕或穿布鞋,避免垂足。1.2.2.4生活护理若患者生活不便,需主动热情给予帮助,将可能影响活动的障碍物妥善放置,避免二次受伤;鼓励患者术后适当参与户外活动,功能训练时,由医护人员或家属陪护,以免出现意外事件。1.2.2.5出院指导将复查时间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对其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估,鼓励患者坚持开展功能训练,并详细讲解功能训练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树立康复信心;若患者外固定或带石膏出院,需提醒其做好保护措施,若发现松动,需及时来院检查;另外,若患者出院后自觉肢体疼痛感加重、肿胀、发凉、麻木等,应立即就诊。1.3观察指标。①参考Flynn[6]评估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关节功能恢复判定为优;关节功能接近恢复判定为良;关节功能受到轻微影响判定为可;关节屈伸<30°受限且受到严重影响判定为差。②参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7]评估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无痛计0分,剧痛计10分,其中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7分、重度疼痛8~10分。③观察患者静脉血栓、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汇总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见表1。2.2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

3讨论

有文献记载,骨折会引起疼痛、出血、畸形、感染、活动异常及休克[8]。骨科患者常因突发性事故伤、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产生心理压力,外加卧床时间较长,生活无法自理,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等,常常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除了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还应配合规范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预见性护理能在科学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这种护理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和防治并发症,其中预防为主要原则,旨在提供给患者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护理服务,最终改善病情,帮助患者尽早康复[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使患者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顿双杰[11]研究中,对100例骨科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与本研究结果对比一致性好。预见性护理用于骨科患者中,由于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见性准备,因此能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而缩短救治时间[12];另外,因预见性护理能预防各类并发症,因此能够大大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进一步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防治并发症的作用更理想。苏春霞[13]研究指出,预见性护理重视“先预防后治疗”,能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处理,例如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即判定其一般状况,并对其生命体征加强监测,通过吸氧、吸痰等方式维持呼吸畅通;休克患者则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严重出血者及时止血。梁丽瑞等[14]认为,骨科患者疼痛较明显,采取预见性护理时可结合疼痛的程度与性质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例如骨盆骨折者可将其臀部定时托住,以缓解长期受压引起的骶尾部疼痛;体位更换时,尽可能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有效保护,此举能防止压迫或转动加剧疼痛;定时对患者采取药物镇痛干预。本研究表明,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降低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接近理想值,进一步证实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措施更可靠,能减轻疼痛,使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得到提高。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的优势如下:①能将被动式护理转变为主动式护理,使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②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思维独立性,使之形成安全护理行为,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③预防在前,治疗在后的原则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护理差错,避免出现护理纠纷;④能提供给患者安全、优质、规范的个性化护理,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5]。

总之,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实用性强,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滕云 徐爱花 孙文莉 单位: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