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论文

时间:2022-11-09 04:27:00

导语: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论文

【关键词】小腿骨筋膜综合征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的急重症,如不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伤残,护理在其诊治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28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及预防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8例,男27例,女1例,年龄18~62岁,平均37.8岁。原因:挤压伤4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23例,因胫骨结节骨折在外院门诊小夹板固定不当发生筋膜室1例。受伤至确诊时间2~24h,平均13h。

2结果

本组28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均行切开减压术,23例因胫腓骨骨折同时行髓内钉内固定术,28例创面细菌培养均呈阳性,无一例深部感染及骨髓炎。20例患者一期缝合愈合良好,该组患者术后7~11天缝合;7例患者减张缝合二期植皮愈合,该组患者术后10~21天缝合,上述27例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即小夹板固定的患者)因广泛肌肉神经坏死经反复清创换药,2个月后伤口植皮才愈合,该患者膝、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功能丧失,足部感觉缺失需扶拐行走。

3护理

3.1术前护理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及症状并详细检查。局部观察的方法包括:望、触、动、量。望:患肢有无肿胀、淤斑及张力性水疱,足部是否存在红肿、青紫及大理石花纹;触:小腿皮肤张力,足部皮温,足背部、足底部感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动:足趾有无被动牵拉痛;量:测量小腿周径,每30min1次,观察肿胀是否加重。全身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液,尤其是尿液的量、颜色。

在无骨筋膜综合征出现之前,应抬高患肢,小腿部间断冷敷以减轻出血、肿胀及疼痛。同时,使用A-V泵辅助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入院后详细告知患者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变化立即告知医生、护士。入院后禁用强效镇痛药,一旦可疑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化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解释工作,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2术后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一旦确诊,即行切开减压术[1]。术后还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疼痛及肿胀情况,如仍有疼痛、麻木、发绀且进行性加重,应考虑减压不彻底,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根据医嘱应用甘露醇、七叶皂甙钠等消肿药物,并继续使用A-V泵辅助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以利消肿;术后因切口大、深筋膜开放,伤口渗液较多,每日需换药1~2次,应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术后1周内每日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观察有无感染、贫血及电解质紊乱,并给予对症治疗;每周2次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来控制伤口感染;做好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30min,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和皮肤。防止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压抑、对预后顾虑重重等心理,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介绍同种疾病的治愈情况,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护理有所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工作,配合医护人员给患者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4讨论

4.1熟悉小腿骨筋膜室的解剖和临床表现有利于护理和诊断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的急重症,要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本组1例患者就是因为当地医院延误诊断致小腿肌肉神经广泛坏死、患肢严重功能障碍。熟悉小腿骨筋膜室的解剖为准确判断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部位提供了重要依据,使护士观察和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小腿骨筋膜室由前室、侧室、深后室、浅后室四室组成,其中前室有趾长伸肌、长伸肌、胫前肌、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等;侧室有腓骨长短肌、腓动、静脉等通过;深后室有胫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等;浅后室内有小腿三头肌等。如前室压力过高,足背内侧麻木、痛觉减退、被动牵拉足趾跖屈可诱发疼痛加重;侧室压力过高,足内翻可诱发疼痛加重;浅后室压力过高,踝关节背伸可诱发疼痛加重;深后室压力过高,被动牵拉足趾背伸可诱发疼痛加重。小腿骨折或挤压伤后出现小腿肿胀严重、剧烈疼痛、被动牵拉痛、局部出现麻木、青紫或大理石花纹即可诊断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4.2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护理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病情仍然很严重,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如术前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则有减压不彻底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后1周内每日复查血常规及急诊生化以监测有无感染、贫血及电解质紊乱,注意伤口渗液的量、颜色、性质和气味的变化并定期分泌物培养及药敏检查,遵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及必要的营养支持;除应用消肿药外术后6h还可辅以A-V泵辅助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以利肿胀消退,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气压式足底动-静脉泵(即A-V泵)原理是模拟人走路或劳作时足底所承受的压力,而加快下肢静脉血流,促进组织水肿吸收,减轻肢体肿胀,并使疼痛得到缓解及时有效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2]。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4.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小腿伤后48h内,早期可给予局部间断冷敷,可在不同的部位交替进行,每处15~20min/次,以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从而减轻骨筋膜室内压力,从而缓解肿胀和疼痛;一旦可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如石膏、绷带等,以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小腿骨折后或术后可静脉输入甘露醇、七叶皂甙钠来提高血液的渗透压,促使组织脱水来减轻组织水肿,改善血液循环,输液时宜选择较粗静脉且勿使药液露出血管外,以免发生组织坏死,但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患者禁用;伤后或术后可应用A-V泵以增加下肢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栓、减轻肿胀、减轻疼痛。

总之,针对性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是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3.

2刘晓娜,马永玲.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机的临床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