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

时间:2022-03-24 09:59:18

导语: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儿科治疗1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管理方案,将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评分、依从性、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康复水平(91.70±12.70)分、安全性(85.40±9.70)分及满意度(87.13±13.22)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6.67%高于对照组88.89%,观察组感染发生1.11%比对照组8.88%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发生护理遗漏、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1.11%比对照组11.11%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儿给予细节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依从率和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理管理;依从性;儿科

儿科属于小儿急救、医疗保健集中科室,主要为婴幼儿、青少年及儿童,患儿心理与生理均和成人存在较大差别,由于儿童认知能力发育还不完全,因此,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大,护理依从性低于成年人[1]。对儿科患者,临床通常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但进行护理过程中,患儿通常会表现出哭闹、反感,影响临床护理效果[2]。相关研究发现,对儿科患者给予细节管理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其护理依从性,有效提高临床疗效[3]。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管理护理效果,该研究探究细节管理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儿科患者180例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该院儿科治疗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资料完整者,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心理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中途退出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区间在1~12岁,平均年龄(6.58±4.38)岁。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区间在2~11岁,平均年龄(6.60±4.4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给予患儿药物,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监控。观察组给予细节管理模式,儿科护理需要以患儿为核心,护理人员需充分掌握儿科护理重点及特点、薄弱、关键环节,积极与家属沟通;并且,需要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素质及技能,加强对护理风险相关细节管理等。具体包括细节沟通、环境护理、操作细节化和健康宣讲4个方面。①细节沟通: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对患儿进行了解,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和动作与患儿进行沟通,提升患儿依从性。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家属心理安慰,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通过细节沟通,了解到患儿的爱好。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在病房内放置些卡通人物和患儿感兴趣的书籍,并彻查病房内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为患儿营造优良的病房气氛。③操作细节化: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向家属介绍具体的治疗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监控。④健康宣讲: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宣传相关的知识,向患儿家属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与患儿交流时采用患儿能够听懂的词汇。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依据该院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应用效果进行评分,分为康复水平、安全性、家属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和感染发生几率分析;不良事件:护患纠纷、护理遗漏、发药错误等[4]。1.4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评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水平(91.70±12.70)分、安全性(85.40±9.70)分及满意度(87.13±13.22)分效果高于对照组(82.10±15.20)分、(75.50±14.30)分及(72.56±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儿效果评分对比[(x±s),分]2.2患儿依从性及感染。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6.67%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发生1.11%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不良事件。干预后,观察组发生护理遗漏、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1.11%比对照组11.11%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繁重,包括疾病预防和疾病护理等多方面[5]。由于对陌生环境及人群缺乏信任,导致患儿的依从性低,是造成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6]。现在护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护理方向由常规护理方向逐渐对患儿的心理、环境等方面发展,对患儿进行细节管理能够有效加快病情的恢复,并提升护理质量和依从性[7-8]。该文探究细节管理在90例儿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该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水平(91.70±12.70)分、安全性(85.40±9.70)分及满意度(87.13±13.22)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6.67%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发生1.11%比对照组少(P<0.05)。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患儿语言描述能力低,护理人员通过细节沟通和肢体表述进行交流,提升依从性。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友善的表达方式,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提升临床依从性[9-10]。通过细节沟通,护理人员了解爱好和兴趣,护理人员在病房内放置卡通人物,达到安抚的目的,并通过转移的注意力,降低患儿恐惧、不安的心理[11]。由于患儿的抵抗力低,护理人员要对病房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每天对患儿的病房进行消毒处理。操作细节化,护理人员要严格依照操作标准,对家属进行询问,防止出现给药错误事件发生,静脉注射时,护理人员要确保针头的固定,防止出现药液渗漏,提升安全性[12-13]。对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向家属阐述治疗的大致流程和治疗方案,并向家属介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加强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协调配合,提升依从性,加快患儿病情恢复。同时,该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发生护理遗漏、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1.11%比对照组11.11%少(P<0.05),进一步证实细节管理更能显著降低临床护理遗漏、发药错误、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临床满意度,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恢复,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安全性。受到时间、样本量等影响,关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应用的远期效果,有待再临床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显著提升患儿依从性,提升患儿安全性,降低感染发生,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秀梅 许京娟 单位:日照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