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价值分析

时间:2022-03-24 09:53:41

导语: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价值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的质量护理管理中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护理的策略和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在医护中心集中养育治疗的120例脑瘫等先天性疾病患儿,并将这12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参照组和研究组。针对参照组的60名患儿,应用普通的护理措施,针对研究组的60名患儿,在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追加相关风险的防范护理手段,对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患儿分别产生的相关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患儿在通过施行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之后,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效果得出,研究组的患儿总有效率是95.1%,显效的几率是71.1%,参照组的患儿总有效率是73.2%,显效的几率是55.4%。研究组的患儿相关护理效果要显著好于参照组的患儿。结论在儿科的质量护理管理当中,施行有关风险防范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死亡几率,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防范式护理;分析

因为医护中心养育治疗的患儿大多患有先天性疾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依从度较差,或是相关护理人员缺乏有关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操作手段尚未成熟等原因,造成在基础的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存在风险事件,这会严重降低医学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间接造成相关的护理事故或者意外伤害[1]。加强相关医护人员和患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创设一个良好的护患氛围。注重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完善落实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严格依据规定条例进行操作。强化重要护理环节的管理,能够在出现护理危险事件之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注意鼓动相关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情绪不佳的患者,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医学临床上需要注重儿科护理安全的有关影响原因,减少儿科护理危险事件的出现,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水平[2]。本次研究抽选在我院医护中心诊治的120例儿科类患儿,并将这120例儿科类患儿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参照组和研究组,旨在针对儿科类的护理管理中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护理策略和护理效果进行阐述和探讨,在医学临床上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选在我院医护中心收容诊治的120例儿科类患儿,并将这120例儿科类患儿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在研究组中,存在26例男性和34例女性,患儿的年龄位于1.5岁到15岁之间,患儿年龄的平均数是7.8岁;在参照组中,存在32例男性和28例女性,患儿的年龄位于2岁到15.5岁之间,患儿年龄的平均数是7.6岁。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普通资料的比较中,两组数据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1.2方法。针对参照组的患儿,采取普通的护理措施,针对研究组的患儿,在采取普通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追加相关风险防范的护理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相关风险的护理手段:相关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一些细节的处理,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首先,相关护理人员要制定一些合理的策略来保障患儿的安全。其次,相关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监护人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宣教,将儿科的有关疾病和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属,使其能够了解患儿的饮食和运动等相关情况,增强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的关系,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再次,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巡视,找出有关风险原因,并将风险排除。(2)相关风险的辨别:相关护理人员要仔细研究患儿的相关护理信息,探讨有关护理风险原因,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另外,相关护理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的培养,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相关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儿的实际情况,评估患儿的自身状况,更为合理地制订相关风险防范护理的策略。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显著好于参照组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2.2120名患儿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具体状况。在本次研究当中的120例患儿的有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状况有以下几种:违医行为,护患之间交流不利,技术手段不熟练,护理记录不确切,缺乏责任感,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相关护理风险事件,即在相关护理人员施行护理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的状况[3]。儿科患儿年龄小,治疗依从性差,且相关护理人员缺乏有关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操作手段尚未成熟等原因,造成儿科类的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存在风险事件。所以在施行儿科护理时,为尽最大可能减少儿科有关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水平,需要相关人员重视护理管理的过程,科学合理地采用相关风险的护理策略[4-5]。本文研究中,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由于存在违医行为而导致护理危险事件的几率是22.9%。患儿以及其家属需要遵从医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听从有关医护人员的吩咐和管理。然而有诸多原因影响,比如患儿的家属没有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或是患儿的监护人没有遵从医院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不配合治疗护理,拒绝抽血和相关项目的检查等,都会造成患儿在就医的过程中具有护理危险事件的风险。通过表2得出,由于护患之间交流不利导致相关护理安全隐患的几率达到了21.4%,其主要原因是在相关医患人员使用药物时没有进行告知,在相关医患人员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时没有告知患儿家属,以及对于一些必要的治疗护理问题没有耐心进行一一解答,加上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繁忙,医护人员和患儿监护人交流不充分,致使患儿及监护人的不满,并且发生相关医患纠纷。加强相关医护人员和患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创设一个良好的护患氛围。注重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完善落实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严格依据规定条例进行操作。强化重要护理环节的管理,能够在出现护理危险事件之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注意鼓动相关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情绪不佳的患者,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医学临床上需要注重儿科护理安全的有关影响原因,减少儿科护理危险事件的出现,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水平[6]。

综上所述,在儿科的质量护理管理当中,施行有关风险防范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降低患儿的死亡几率,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晋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8):170.

[2]潘秋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2):112+114.

[3]李晓燕,马玉兰.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187+189.

[4]邹雪凤.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8):127.

[5]欧图红.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0):164+166.

[6]陈侃,谢雯.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5):229-231.

作者:刘云霞 刘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