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式风险管控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2-21 10:59:17
导语:预见式风险管控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式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2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风险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用预见式风险管理,能降低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儿科;风险管控;预见式
护理风险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行业,具有一定发生率并且该风险由职业者承受,指护理期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患儿死亡或伤残[1]。护理风险不确定性较强,如出现严重后果,可造成患儿出现任何一种情况[2]。儿科患儿因为年纪较小,不能准确描述自身疾病,护理工作有较强的特殊性,护理风险较多,容易出现医疗纠纷。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属于一种预防医疗风险的护理措施。为提升患儿护理更加安全有效的服务,强化护理人员抗风险能力及法律意识,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及沟通技巧,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提升医院质量,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提升护患间的良好关系,本研究将预见式风险管控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2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患儿;②符合本研究患儿;③年龄<14岁患儿。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患儿。观察组中,男70例,女55例;年龄2~11岁,平均(7.16±2.57)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35例,神经系统疾病67例,消化系统疾病23例。对照组中,男75例,女50例;年龄3~12岁,平均(7.13±2.14)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43例,神经系统疾病66例,消化系统疾病1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儿体征,并对其用药进行干预,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告知患儿及家属治疗期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提升患儿治疗配合程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式风险管控,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风险管控小组:组员包括护师、责任护师、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护士长,根据组员负责岗位的不同对其进行护理任务分配,责任护师负责巡视工作,责任护士长进行监督工作,如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汇报,并进行评估。讨论护理中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法,改进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及风险认知意识。②强化知识培训:对小组中护理人员的特征及能力,管控人员对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对其岗位职责合理安排,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工作积极性,对其进行技能及知识方面的业务培训,实践结合理论,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水平。③健康教育:根据儿科患儿实际情况,传播专业知识,并针对患儿心理,用温和有效的交流对其实施心理疏导,提升患儿治疗自信心,从而提升治疗效果。④设备维护及药品管理:根据患儿使用的医疗设备及药物,及时检查并详细记录,定期对设备消毒处理,提升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⑤环境管理:改善患儿住院环境,住院房间保持适宜的温度,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定期消毒及细菌监测,保证环境干净卫生。对其房间适当的美化,可根据患儿性别及年龄,在墙上贴画,房间内放置气球,缓解患儿对医院的恐惧。中午及晚上睡觉时保持安静休息环境,提升患儿休息及睡眠质量。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发生情况。使用我院自制评价表评价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业务水平、管理制度、设备卫生。护理风险包括管路脱落、给药错误、设备造成感染、意外伤害。护理总满意度总分为100分,业务水平、管理制度、设备卫生等评分在>80分为非常满意;61~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部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与考核,年度护理质量评分为12个月护理质量评分的平均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儿科属于较为特殊科室,是控制疾病、研究患儿生长发育的场所[3]。儿科护理有高责任、高风险的特性,因为患儿年龄原因,病情变化较复杂,其配合程度不高,不可控制会出现管路脱落、撞伤、磕伤、等意外,应实施有效措施,降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4]。护理风险指护理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这些危险事件来源于患儿、患儿家属、医护人员等,存在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5]。因为以上原因,护理人员护理任务重,造成工作压力增加,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并在社会者,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不高,要经常夜班工作,严重影响家庭和谐,且护理人员所得到的性质与其日常工作中的劳动量严重不符,影响与患儿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护理风险上升[6]。患儿治疗中,应对其实施风险管控,减少护理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2.00%(P<0.05)。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患儿护理中应用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能满足患儿需求,使护理服务更加全面[7]。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①儿科医师工作量较繁重,对患儿病情变化有时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患儿治疗期容易产生风险[8]。②护理人员因繁琐的护理任务,容易生出疲惫感,当家属及患儿不配合时,工作容易受到影响,致使护理风险出现[9]。③病房不合理的结构,致使病房出现地面潮湿、通风不良等现象,对消毒隔离造成影响,增加儿科患儿感染风险[10],也是导致护理满意度下降的原因。将预见式风险管控用于患儿护理中,建立风险管控小组,严格执行护理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并对患儿病情具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定期培训,增加业务知识水平,强化其风险预见能力[11]。通过对各学科发展趋势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制定晋升标准及考核,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12]。并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进行培训,提升护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及责任心[13]。对所有患儿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此风险事件再次出现。护理人员可指定护理规范表,对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出院指导建立护理路径,提升患者接受程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医护工作每时每刻都要人的看护,这需要医院对医护人员值班科学合理的安排,医院医护人员用弹性排班方式,尽量保证患儿身边时刻有人看护,并且保证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防止因为长时间工作或高强度工作导致医护人员看护不利及不满,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做好家属的安全教育,可有效防止儿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升护理可靠程度。通常情况下,儿童比较好动,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跌倒、碰撞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实施安全教育,避免以上情况,如发生以上情况,可做好应急措施,合理解决事件,降低伤害。治疗期间,患儿会经常与治疗药品、治疗物品、治疗设备接触,如治疗期治疗药物不合格或设备不达标,可能影响患儿治疗效果,伤害患儿身体,因此应对治疗药品及设备严格把关,严禁使用有质量问题的设备及药品,保障患儿生命安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8.00%(P<0.05)。且风险管理将患儿作为中心,也将护理人员作为中心[14]。护理人员因为长时间进行护理工作,工作压力大,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应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护理人员如工作中出现失误,注意批评的场合及语气。通过一系列措施,为护理人员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患儿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15]。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可提升患儿满意度,降低风险发生率,效果显著,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利群 姚绍玲 袁美美 杨宜芳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
- 上一篇: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
- 下一篇: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细节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