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探索

时间:2022-12-10 04:53:59

导语: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使用常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2017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后的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前后儿科住院病区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改良版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具体制作与使用:(1)警示标识设计原则: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护理管理中,使用鲜明有特色的标识能够有效吸引注意力。制作的风险警示标识要具备清晰明了、美观大方、鲜明有特色[5]。且整体色调和文字相映衬,突出警示内容[6],同时可将漫画和动画人物加入其中,引起患儿及家属观看兴趣,从而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教育。(2)警示标识的应用:①公共区域。卫生间及楼梯间放置“小心地滑”黄色落地式警示牌之外,地面加贴蓝色“小心地滑”温馨提示语,开水间“小心烫伤”改为粘贴式卡通标识贴于墙壁显眼处及开水器出水口附近,同样也要在地面加贴蓝色“小心地滑”温馨提示语。②病房区域。“防跌倒”“防坠床”“防脱管”等警示标识分别用红、黄、蓝等不同颜色制作成插条,责任护士根据对入院患儿的病情评估,将正确适宜的警示标识插入患儿床头卡上,便于引起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注意,确保护理安全,同时病房墙上粘贴卡通式的安全须知,包括防走失、贵重物品保管等。③特殊区域。儿科穿刺间及治疗室等特殊区域粘贴颜色醒目的标识,提醒做好三查七对;药品存放柜外粘贴左进右出,近期先用等标识提醒;对于高危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肌松剂、细胞毒化药物等特殊药品单独存放上锁,并在抽屉外加以警示。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存放有明确的警示标识,便于引起治疗护士的注意及识别。④手腕带标识。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材料更为透气及柔软度更好,增加舒适性的同时,减少患儿皮肤过敏几率及皮肤损伤;增加腕带孔洞数,以便更好地对腕带佩戴松紧适宜度进行调节,避免孔洞间距不合适,佩戴过松容易遗失,佩戴过紧容易造成手腕部血运不畅的缺点。⑤各类管路标识。使用粘性更强防水性更好的材料用不同颜色进行统一设计制作,使其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及规范化。⑥对于科室所有的抢救仪器设备设立编号,制作“性能完好”或“损坏”标志牌,对小儿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电动吸痰器、呼吸机等严格交接班,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的仪器悬挂“性能完好”标志牌,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悬挂“损坏”标志牌并报修。同时每种仪器制作使用流程及消毒保养流程图粘贴于仪器上,以方便使用。⑦拖把及各类清洁用具。不同区域的拖把及清洁用具用不同颜色的标识粘贴严格区分,防止生活区域拖把等清洁用具与医疗区域及办公区域清洁用具混用,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1.3评价指标。比较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前后儿科住院病区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统计方法。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前后儿科住院病区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4%,远低于对照组14.59%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版护理标识在儿科病区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作为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有段,对于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护理安全管理上,使用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较少,且设计单一,缺少吸引性,因此产生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较差,改良版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由于亮眼的颜色和鲜明的特点加强了对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视觉冲击,因而能够及时获得提醒,一方面能使护理人员产生警觉,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由于精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某些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中加入卡通形象,也能够引起患儿和家属的注意,令其主动去读、了解标识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家属参与风险管理的自我意识提高,起到了双向警示作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同时,对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进行规范、统一的制作、应用及管理,促进和优化了护理安全管理流程,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儿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以及家长在孩子生病时期容易发生激惹的状态,都要促使管理者必须在护理安全管理上花心思动脑筋,改良版风险警示标识能够及时有效对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进行提醒,从而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保证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时,使用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能够有效防范护理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醒目的颜色及更加有趣的图案更加吸引眼球,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提醒,也能调动患儿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管理,进一步防范护理意外发生同时增加了依从性,护患关系更融洽。同时,改良版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规范有效使用,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效率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整体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执业环境满意度及职业成就感也会提高,从而使护理人才队伍更加稳定,为患者带来更满意的治疗和护理体验,促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使医院获得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张娜.实用新型医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牌设计与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33.

[2]陈金定,刘海霞.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6):189-191.

[3]陈侃,谢雯.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5):229-231.

[4]陶玉香.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3):151-152.

[5]倪建珍.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运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意义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1):109-110.

[6]孔娜.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154.

作者:鲁焱 姚少松 单位:荆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