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在儿科护理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2-09-10 08:25:37
导语:应急管理在儿科护理的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医疗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有安全风险,儿科具有婴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缺乏安全意识等特点,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应急管理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出有效的应对和急救处理。尤其在护理高峰期,只有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婴儿的护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文章对儿科婴儿护理高峰期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在婴儿护理高峰期的应急水平。
关键词:应急管理;儿科;护理;高峰期;实践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各环节都会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儿科高峰期护理时,如节假日、中午、晚上、周末等时间段,医生与护理人员配置少于平常,患儿等候时间过长,患儿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再加上婴儿年龄过小,免疫系统和代偿能力均低于成人,一旦发病病情变化就会很快,临时处置多,护理时有很大的风险性[1]。再加上父母过于紧张,对护理人员要求过高,治疗不满意时会产生急躁的不良情绪,很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在婴儿护理高峰期的应急能力十分重要。
1儿科婴儿的护理风险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由于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个别护理人员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时也不及时上报,医生没有及时了解情况而没有对婴儿不良事件有效预防,从而增加了婴儿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会导致管理不当,从而引起的护理缺陷和差错,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对护理记录没有及时记录,有些护理记录还出现不准确、不规范书写等问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尤其是患儿如果病情突变,护理记录就成为重要的证据。1.2技术与专业水平不足。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这些都会给婴儿的护理带来安全隐患,如护理高峰期时婴儿口唇发绀,停止呼吸,护理人员不具备应急能力,操作前也未对家属进行告知,家属不了解操作作用而出现不配合的情况,都会引发纠纷,引起安全隐患。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2],临床对婴儿的护理难度更大,这也就增加了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如果没有熟练掌握新技术,不能熟练操作新设备,对潜在不安因素就无法做好预见性的安全护理。1.3人员自身问题。各大医院每年都要增加不同学历和水平的新护士,护士个人素质与护理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护理高峰期的工作任务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这就增加了护理风险。有些医院为控制人力成本,对编制限制较多,导致年资低护士在需要高年资护士才能胜任的岗位上工作,无法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增加了护理风险。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护理人员也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胜任。而新护士短期培训后,在操作上、急救知识上缺乏经验,导致儿科婴儿应急管理工作忙乱,增加了护理风险。1.4患儿方面的问题。儿科的婴儿家属如果未正确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TDP灯理疗等物品很容易引起烫伤,如果病房或走廊过于光滑或有水渍也容易导致家长怀抱婴儿时发生跌倒,引起突发事件[3]。
2应急管理在儿科护理高峰期的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自身权益患者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已开始普遍关注医疗风险,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儿科患者均为婴儿和年龄小的患儿,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在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等方面容易出现不良安全事件。医院护理管理者不能只重视每年统计的事故结果,更要重点抓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团队风险管理建设,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尤其在儿科护理高峰期加强应急管理水平,与患儿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减少不必要纠纷,保障患儿的住院安全。2.1建立应急风险管理小组。由分管护理院长作为主任,由护理部主管作为副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医院护理专家作为组员,对婴儿护理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分析风险事件原因,针对可预见风险提出有效的应急管理对策,并将对策向各科室护士长、所有护士进行反馈,及时消灭护理隐患。以风险信息网的方式,共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护理隐患,并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改,消除护理不安全隐患。由被动预防向主动找出问题消灭问题的方式转变,实现应急管理的可预见。2.2完善应急管理制度。评估婴儿护理高峰期时的护理风险技术操作,通过制度规范操作的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措施管理,使临床护理工作保持安全性和科学性,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面对护理高峰期时,护理人员也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措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4]。2.3建立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对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发现并改进,将不良事件上报到系统中,重视问题的改进方法,而不仅仅在乎护理人员个人的错误行为。通过系统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此类风险提出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分析护理中的问题发现,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多为众多环节中的一环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出现连锁反应。通过系统上报机制分析,总结出护理潜在缺陷,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2.4婴儿专科护士培训。医院要定期组织婴儿专科护士参加培训,到高级别医院进修,以提高护士的应急护理水平。对新护士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新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应急安全护理意识,应急护理培训包括如下内容。(1)采用集中授课、操作示教等方式,讲解婴儿的急救知识和护理技术,了解儿科常用的急救药物使用剂量、药物作用、注意事项等,掌握婴儿常规的护理急救流程,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如婴儿发生高热惊厥、溺水、心跳骤停等危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实施的应急处理方式。(2)提高急救操作技术。指导护士学习徒手为婴儿进行心肺复苏的方法,使用简易呼吸囊的方法,为婴儿气管插管的方法,留置静脉针、采集动脉血等方法。(3)掌握抢救仪器的操作规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与简单故障排除方法,熟练使用呼吸机。(4)提高护理人员对婴儿病情的观察能力。能够准确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发现问题,上报医生处理,做好婴儿各项生命指标的检测和记录,准备好抢救物品,准确选择急救药品的使用剂量,可以根据程序完成应急处理各项操作,配合口头医嘱准确执行各项操作。(5)情景模拟培训。指导护理人员根据准备好的仪器、物品,模拟婴儿抢救,设置意外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抢救,根据病情变化联合其他科室参与到抢救工作中。新护士要根据急救流程掌握正确急救措施,通过训练培训新护士抢救患儿,与家属沟通及其他科室配合的抢救程序,保证抢救的顺利实施,以此减少安全隐患。
3结语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在儿科护理高峰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推动科学化管理,才能及早发现潜在风险,找出护理隐患,实施有预见性的管理对策,从而改进护理质量,为婴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邓书霖.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5):2107-2109.
[2]龚丽欢.六到位管理法在儿科病房夜间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3):2452-2454.
[3]雷小丽,刘蓉,朱燕华.风险管理在儿科急诊见习期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8):119-120.
[4]王永霞.儿科新护士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8):1294-1295.
作者:王宁欢 单位: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
-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知识研究
- 下一篇:强化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护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