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作用

时间:2022-05-14 04:07:49

导语: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作用

临床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作为一种新护理操作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钢针。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使用治疗药物方便,尤其广泛应用于儿科护理中[1]。2005年以来,大连市儿童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全部使用静脉留置针,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仍然存在着包括并发症在内的多种临床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大连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200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病程中应用留置针情况、并发症及其干预、疾病预后等。以72~96h作为静脉留置针正常留置时间标准,达标者统计为留置针组;任何原因导致提前非计划拔管均统计为对照组。

2结果

结果表明,200名患儿中由于各种原因提前拔管者67例,占33.5%,说明留置针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并发症在内的多种临床问题,导致无法充分使用而发挥最大临床治疗效益。对留置针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分析结果也说明,经过临床护理的正确治疗及干预,留置针并发症等不会产生明显不利临床后果,未影响治疗进程,对于病程也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通过对67位患儿提前拔管原因分析,其中由于患儿家长主动要求拔管的19例,占28.3%;由于并发症所致拔管48例,占71.7%。留置针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2%,其中主要并发症为静脉炎、堵管及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9.5%、8.7%、4.0%。

3讨论

由于儿科患者普遍为低龄儿童,血管较细,对静脉穿刺恐惧心强,护师操作中患儿易哭闹,严重干扰护理工作,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容易引发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语言冲突导致医患矛盾。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反复穿刺的问题。采用静脉留置针之后,无需进行再次穿刺,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痛苦,有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2]。但是,在护理实践工作小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提前拔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多种原因所致非计划拔管情况在临床十分常见。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率高,导致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及静脉血管损害,增加了治疗费用[3]。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实践中,从技术上做到以下几点工作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①操作中严格遵守流程,保持操作环境的整洁,力保无菌操作,定期采用碘伏棉签进行消毒。②准确选择静脉,尽可能选择远离关节,不含静脉瓣的直和粗的静脉,避免选择细小静脉。③最后用无菌棉球垫在留置针针柄下,透明敷贴固定,避免皮肤受到影响,避免出现紧绷的现象;及时更换透明敷贴,避免发生感染。④做好健康指导工作,护理中提前告知患儿和家属,告知安全隐患。同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进临床治疗效果,医院采取了下列管理措施,亦有效促进了留置针并发症的进一步减少[4]:①每月至少对全院护士进行静脉炎知识培训1次,并组织理论考核。加强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技术培训,争取将留置针输液技术中包含的手卫生、消毒、穿刺术、固定、拔除留置针、冲封管技术分开培训,加深理解与记忆。②制定护士巡视调查表,每日3次巡视,由家长在调查表上签字,科内组织不定期对患者家属进行回访。③加大检查力度,由院、部、科各级质控组分层次监管,定期到各科室对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及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落实奖惩制度。④护士每日对留置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每月召开1次科室护理质控会,对当月留置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

总之,尽管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所致非计划提前拔管并不明显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影响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仍是十分必要的,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需要长期坚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华.刍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238-239.

[2]吴琼.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28.

[3]朱彩勤.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9):1294-1295.

[4]王伟,崔妮.PDCA循环在降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165-166.

作者:张莹 李晶晖 单位:大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