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研究
时间:2022-08-03 03:32:38
导语: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业本身就具有风险性,风险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无处不在,加强风险管理对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很重要。儿科患者均为年龄小的患儿,他们无法像成人患者那样表达生理上的不适,会对治疗和护理中的操作有莫名的恐惧感,会无缘无故地哭闹,配合度也不高,这都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增加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性[1]。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儿科护理经验欠缺,缺乏与儿科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技巧,不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等,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增加了儿科护理管理的风险[2]。鉴于此,在此次研究中在实验组儿科患儿就医期间实施了风险防范式的护理,经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对比发现,风险防范式护理取得的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作为观察对象的是120例儿科患儿,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60,包括32例男患儿和28例女患儿,年龄2-9岁,患病情况:20例呼吸系统性疾病,25例消化系统疾病,其他15例),另一组为实验组(n=60,包括30例男患儿和30例女患儿,年龄2-9岁,患病情况:21例呼吸系统性疾病,26例消化系统疾病,其他13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1.2方法。在对照组患儿就医期间,仅实施了常规护理,如遵医嘱更换输液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对症处理等。而在实验组患儿就医期间,实施了风险防范式护理:护理人员除了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遵医嘱给药,规范且熟练进行各项操作外,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允许摆放一些卡通图片或者玩具,尽可能消除患儿对就医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护理人员还多利用零碎时间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如巡视病房时,和患儿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患儿像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一样勇敢,多肯定患儿所表现出的遵医行为;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告诉他们患儿取得的积极治疗进展,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他们配合的事项,以进一步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度。再者,护理人员注重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和安全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一些疾病知识,纠正家长存在的错误认知,传授给其一些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加强儿童保健的方法等,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务必确保有人随时陪护患儿,不留患儿独自一人在病房,不将一些危险品放置在容易对患儿造成损害的地方,严防患儿坠床、跌倒等。而护理人员也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对患儿就医安全造成影响的风险,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当因操作失误给患儿带来痛苦或者需要对患儿进行抢救时,多与家长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及时安抚哭闹患儿的情绪和家长的情绪,不与家长发生言语冲突等。此外,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避免因此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同时按照规定及时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确保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1.3观察指标。作为两组观察指标的是护理质量评分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其中应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病房护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技术护理进行评分,分数高表明护理质量好。应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进行统计,若针对所接受的护理给出的评分>90,则表明很满意;若针对所接受的护理给出的评分为60-90分,则表明较为满意;若针对所接受的护理给出的评分<60分,则表明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相关数据,(±s)用以表示计量资料,t用以检验,(n/%)用以表示计数资料,2用以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和表2。3讨论不同于成年患者,儿科收治的患儿的年龄小,缺乏自诉病情的能力,害怕和恐惧于陌生的就医环境和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配合度不佳,且往往习惯于以哭闹的方式对诊疗和护理操作加以抵抗,好奇心强,安全意识差,不懂得保护自己。再加上患儿都是家长手心的宝,家长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病痛的折磨,也常常无法忍受医护人员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给自己孩子带来的痛苦。而有的护理人员儿科护理经验欠缺,只注重护理技术的实施,忽视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责任意识、制度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欠缺,不积极主动识别和控制风险等。这些均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埋下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加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3-5]。鉴于此,强化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式护理很有必要。这除了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护理基础理论和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加以熟练的掌握,熟练运用各项护理操作技术,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进行对症处理,按照要求及时规范正确书写护理文书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多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融洽护患关系,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为顺利完成各项操作奠定基础[6,7];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除了将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向他们做介绍外,指导家长陪护好患儿,不要将一些危险的物品放在患儿够得着的地方,严防患儿坠床、跌倒等;当因操作不当、不熟练需要反复操作以及患儿病情发生严重变化需要进行抢救时,做好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以取得其积极配合[8-10]。
根据上述论述和此次对比研究结果得出: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利于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值得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玉珍 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
- 上一篇:儿科护理管理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