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输液操作效果分析
时间:2022-04-10 09:19:43
导语:儿科静脉输液操作效果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工作的实质是使患儿适应住院环境,顺利完成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而儿科因为护理对象的特殊,除了各种操作较成人科室困难之外,如何让患儿尽快适应治疗环境并积极配合则是儿科护士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幼儿园式教育就是运用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方法,如角色扮演、激励方法等,来激发儿童的主动性,从而配合治疗。我院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幼儿园式教育,鼓励、管理患儿,拉近护士与患儿间的距离,对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选择我院60例住院患儿(男34例,女26例),入选标准:年龄3~5岁,已经在幼儿园就读的小儿。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种、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1.2方法。两组患儿整个病程均采用留置针静脉穿刺,其他日常护理工作相同。护理人员均为儿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及语言交流能力相当。对照组在操作前只是做简单的打招呼,如“小朋友你好,阿姨要给你打针了,请不要动,如果有不舒服请告诉我”等。观察组采用幼儿园式教育方法:见面先做自我介绍,相互问好,如“某某小朋友,你好,我是某某阿姨,和阿姨打个招呼吧!”然后鼓励患儿呼应:“某某阿姨好,我叫什么名字,我今天会好好配合护士阿姨”。在操作过程中先玩角色互换游戏,让患儿模仿护士输液的过程,然后再进行各种操作。如果患儿在某种操作中表现好,奖励1枚小贴花。每次静脉穿刺输液前利用5~10min与患儿交流,直到与患儿能良好的互动,并且同意做静脉穿刺。1.3评判指标。每个患儿观察7~10天,比较两组患儿在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2.2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共穿刺86次,一次性成功66次,成功率为76.74%,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共穿刺80次,一次性成功72次,成功率为90.0%,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23);对照组患儿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为(106.60±17.75)h,长于对照组[(90.30±5.46)h,t=4.807,P<0.001)]。
3讨论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2]。儿科患者的特殊性,要求护士不能仅仅靠语言交流,应该根据小儿的心理发育水平,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3]。本研究选取学龄前期小儿,正值幼儿园学习时期,适合采用幼儿园式教育方法,同时,研究对象均为同病室患儿,这样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模仿、学习,配合积极性也会提高。简单的幼儿园式教育,可以让患儿感觉护士更像是幼儿园阿姨,容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各种医疗活动可以顺利展开,本组患儿留置针保留时间延长,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并且使护理变得丰富多彩,护理人员亦可得到更多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有益于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综上,幼儿园式教育主要针对学龄前期小儿,做法简单,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方秀春,丁颖.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0):185-186.
〔2〕孙琼.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3,7(4):140-142.
〔3〕夏蓓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4):873-878.
作者:刘玉兰 脱桂留 刘洪菊 李化兵 单位:诸城市人民医院
- 上一篇:医院护士岗位分级管理研究
- 下一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