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14 11:00:12
导语: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30例患儿,输液时间≥5d、平均3d,其中<1岁34例、1~3岁73例、>3岁23例,最大者12岁;男80例、女50例。将13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输液的部位、输液过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材料385100Q—Syte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套管针为BD公司生产的二代单腔直管型留置针,固定敷料均选用3M透明帖6cm×7cm。
1.3穿刺部位年长儿自控能力较好,易观察,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婴幼儿选择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前静脉等头皮静脉,因为此类静脉较直、粗,易穿刺和固定,患儿手不易抓脱且不影响睡眠姿势。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在5d内有无静脉炎、感染及堵管的发生。以回抽针芯时取无回血、有阻力为堵管;以穿刺点红或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或触及硬结判断为静脉炎[1]。
2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72h内两组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65例患儿未出现静脉炎,有1例发生堵管。对照组65例患儿中出现6例静脉炎,有5例发生堵管。观察组穿刺部位无感染发生,而对照组有3例穿刺部位发生感染。3讨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2]。尤其是在和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应用时效果更好。
因为(1)安全型留置针较其他留置针的延长管长,反复输液时,可以降低因操作不慎直接将套管拖出血管外的可能;(2)安全型留置针紧贴皮肤的一面有很多小突起,借助贴膜的压力使留置针紧紧贴到皮肤上,不易脱落,同时减轻普通留置针光面、无缝隙的贴紧皮肤而造成的不适感,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达到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以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效果。
分隔膜无针密闭接头独特的前、后端螺口设计,与螺口输液器配合使用,连接简便牢固,能有效避免了因固定不牢针头脱落浪费药液影响治疗,以及化疗药外漏造成患者的皮肤肌肉损伤、环境污染、患者投诉等安全问题。通过减少断开的风险来保护患者安全保证不同装置的安全连接,减少药物的浪费,保证有效的治疗消除针头的使用来降低针刺伤、院内相关感染的风险[3]。
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能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且每次可连续使用72h,因为分隔膜无针接头具有光滑的曲面设计,每天连接输液管路时容易被彻底消毒;分隔膜无针接头通透可视,使每次使用前后冲封管更彻底,从而避免了血液残留及滋生细菌;分隔膜无针接头具有通畅的流径,流速为32L/h,比使用肝素帽的传统输液速度快30倍,在抢救危重病人需快速输液时效果非常好。Q—Syte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可重复使用70次而不增加输液途径的微生物污染率,该装置还可保护注射器端口外表免受微生物污染,因此它能有效地预防血管内导管的输液内通路污染。另外,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微小颗粒进入血液循环,有效地避免了感染的发生。而肝素帽反复穿刺后表面粗糙,易造成消毒不彻底致使细菌、灰尘残留导致感染的发生。
Q—Syte本身不是正压输液接头,不能预防导管堵塞,但掌握了安全、正确的正压封管手法可以防止回血和导管堵塞[4];输液前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采用脉冲式冲管方式,即推一下、停一下的手法,使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的漩涡,使悬浮在管壁及血管壁的药液冲洗干净,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反应。输液完成后冲管也采用脉冲方式,使悬浮在管壁及血管壁的药液冲洗干净,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封管时,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时,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夹小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以便推进延长管,使导管内真正完全的被封管液填充,确保正压封管。输液结束后夹闭输液夹可防止输液接头脱落。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用传统式留置针上的肝素帽连接针头比较无论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还是穿刺部位感染率都有明显降低,而且在抢救危重病人需快速输液时效果很好。
国外文献报道机械阀的细菌定植风险比较高的原因是活塞和接头之间的缝隙难以消毒干净[5],应用简单无针接头比机械阀接头会减少污染率与血流感染率。2008年美国血管通路学会(AVA)年会文献显示,采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后将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降低至零。美国CDC2011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指南建议,使用无针系统时,分隔膜式输液接头要优于机械阀输液接头,因为机械阀输液接头可增加感染风险。2009年我国第1版输液指南向临床推荐认为,分隔膜设计的无针输液接头可以有效地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建议医务人员使用。因此分隔膜输液接头在临床应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秀红邬亚萍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儿科
- 上一篇: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及对策
- 下一篇:儿科护理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