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的风险预防研究

时间:2022-03-17 10:29:00

导语:儿科护理的风险预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的风险预防研究

儿科患儿是住院患者中的特殊群体,专科特点明显,有其特殊性。我院总结近几年临床护理工作中实际问题,对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相关因素

1.1社会因素社会普遍认为患儿是弱者,应受广泛关注,医护人员是医疗技术掌握者,独立承担医疗护理风险。患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全家出动,所有亲人将孩子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儿科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更大的风险责任和心理压力。

1.2医源性因素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学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时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患儿未理解各项操作、检查等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患儿监护者对医疗护理质量出现不信任感。

1.3患儿因素儿科患儿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儿童不能表达自身感觉,往往由家属代诉,家属陈述病情的准确性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判断,同时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遵医行为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患儿自理能力差,家属疏于照顾等,导致患儿出现误食、坠床、滑倒、跌伤等安全意外。

1.4药物性因素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多样性,医生对药物剂量难以准确掌握,有用药不足和过量的潜在风险。新药出现使药物配伍禁忌表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要求护士在配药和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不断积累经验,防止药物潜在风险的发生。

1.5医疗设备因素基层医疗设备数量不足、供应不及时、种类不全、性能不良及反复维修等因素影响医疗护理效果,甚至引起护理纠纷。

1.6病区环境因素病房私人物品多;小儿衣物、尿布乱搭;邻床患儿交换食物、玩具;患儿家属卫生观念差,患儿随地大、小便,随地乱扔废纸屑;部分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开门窗等均造成病区内环境污染,空气不新鲜,且影响疾病的痊愈,成为院内感染的隐患。

1.7工作环境因素儿科护理工作繁重、环境嘈杂、家属要求高、护士压力大,护士承担日常工作任务,在嘈杂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差错发生。有时要在家属责难声中保持良好心态,对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出较高要求。留观患儿逐年增多,留观室患儿多、陪人多、噪声大,护士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存在差错发生的潜在危险。

1.8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临床年轻护士逐年增多,业务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工作薄弱、风险意识教育未跟上,使个别护士技术水平落后、协作技能不强、风险意识滞后、对规章制度执行未重视及认真落实,给患儿造成损害,易产生医疗纠纷,对医疗护理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2对策

2.1加强人员管理①加强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教育素材向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儿科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儿科护理工作严谨、纯洁,不容许一丝疏忽和工作失误,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职业荣誉感。②提高业务水平。儿科护理具有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知识面广、家属要求高等特点,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儿科急危重症抢救诊疗流程。年轻护士应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③改变服务观念。医疗作为服务行业,护理人员必须将服务职业、服务观念作为工作目的,尊重自己的职业及患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2.2加强质量管理护理风险隐患存在于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从患儿一入院开始,护士就面临庞杂的工作细节,因此必须注重质量细节。①制度管理。护理活动中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的后盾。日常工作遵从《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质量手册》、《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用制度规范、约束各项活动。要求每位儿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执行。评估高危环节、高危时段,护士长加强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和监督。②护理质量管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在儿科危重症抢救中尤为重要。提高护士对护理文书的认识,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情观察做到及时、敏锐,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护理文书详细、准确记录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证据。③工作流程管理。留观室护士必须调整好心态,保证护理操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警惕性,与患儿家属反复核对,实行编号和姓名双查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保证护理操作无失误。④病员管理。患儿安全管理在科室管理中尤为重要,如入院宣教时交代家属使用护栏避免婴儿坠床事件的发生,在工作中必须反复告知、及时巡查。⑤药物及设备管理。儿科药物名称、规格、用途和注意事项等打印成表格,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并置于工作台上,牢记掌握并学习药品剂量计算方法,做到操作时心中有数,并监督医嘱准确性。科室收住患儿不平衡性,导致设备不足或闲置,为此,应与其他科室设备互用,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利用,并满足临床需要。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常用设备每周检查,急救仪器每日检查,保证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⑥抓好病区卫生,重视消毒隔离制度。向患儿家属宣传院内感染危害,要求使用消毒尿布,并设尿布晾晒区,禁止在病房搭晒尿布。按病种分开,禁止家属及患儿串房、串床。教育患儿家属做好奶具、食具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保洁员的工作检查和监督,保证病区卫生环境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

2.3促进医护合作,减少护理风险临床工作中良好的医护合作是避免各种风险的基础,康复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有先后顺序又穿插进行。护理上常进行理论学习、操作培训和专科业务查房,围绕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病情观察、护理要点进行讨论,并请科主任讲解疑难患儿、危重患儿及罕见患儿在病情观察及诊疗护理操作上的注意事项,提高护士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发现医疗疏漏,及时提醒医生,避免医疗护理差错,减少医疗纠纷。

2.4强化有效护患沟通护士为患儿进行各种护理操作,与患儿交流机会相对多,要求护士及时与患儿及家属交流病情、诊疗措施,在操作前要告知。向家属告知遵医行为重要性,说明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及处理技巧。做好健康宣教,拉近护息距离,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对患儿病情康复有利,提前化解处于萌芽状态的医疗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