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护患交流研究

时间:2022-03-17 10:25:00

导语:儿科护理护患交流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护患交流研究

十九世纪,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提出。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近代的多数研究者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护患沟通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主要模式的复杂过程。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作为健康照顾者,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信息,给患者以指导和咨询,帮助患者清楚的传达信息的内容,解答患者的疑问。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心理的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护患沟通有利于维护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它同时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只有运用好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获得患者的全面信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生理、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影响护患交流的因素

1.1护士工作压力大儿科住院患者多,环境嘈杂,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易使护士身心疲惫,产生烦躁厌恶心理。患者多护理人员少的情况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只能机械地完成各项操作工作,无暇顾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或回答问题简短、生硬,致使家长对护士的态度生硬产生反感引发矛盾。而且,医嘱录入、办理出入院、查账等非护理工作占据了护士大量时间,使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减少,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减少。

1.2护士专业知识欠佳个别护士不思进取,理论技术水平难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如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发错药,穿刺操作成功率低,对患者提出的质疑或咨询不能给予合理的答复、前后(或医护)矛盾等,都将使患者对其信任度降低,造成护患沟通障碍。而且个别护士穿刺技术不娴熟,儿科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家庭的宝贝,接触的都是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家长,患儿家长都要求护士能一针见血,家长疼爱孩子的情绪严重干扰了护士的心理状态,造成紧张心理,如未能做到一针见血,有的家长就不理解,产生不满甚至投拆。

1.3患儿家长要求过高他们盼望护士的注射技术能“一针见血”,药到病除,当现实与期望值偏离时,则会产生不满情绪。而且患儿多为独生子女,一旦患病,全家出动,且情绪低落,性情急躁,护患关系一时难以融洽。孩子病了家长心情焦虑、紧张、慌乱,每个家长都希望找到一条就医治疗的绿色通道,在愿望没能满足,经排队看病、取药、输液登记等几个环节后已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之输液穿刺不成功,不满情绪一触即发。

1.4沟通中的障碍患儿不善表达病情。患儿年龄在l4岁以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述病情能力相差很大,婴幼儿更是不能表述,因而对病情的诊断带来不利影响。

2如何有效地进行护患交流

2.1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书面形式和人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触摸等,借助这些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它比语言更富有感染力,能起到语言沟通无法达到的作用。护士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把任何不愉快表现出来,始终面带微笑地投人工作,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除此之外还应学会用目光启动交往,用眼神表达反应。与患儿及家属谈话时,要平视对方以示尊重,还可以用自己特有的细腻和善解人意,领会患儿及家属眼神中所包含的服务需求。另外,肢体语言也很重要,主要包括点头、手势、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护士要把这些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患者,使患者及时获得信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提高技术熟练的注射技术是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一针见血”效果就显得及其重要,容易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赖。因此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的注射技术娴熟、准确,尽量做到镇静自如、有条不紊、一针见血,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如果穿刺失败,患者不满时,护士不能推脱责任,说些抱怨的话,这样容易激化矛盾。如果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找另一个经验丰富的护士扎针,并通过两人配合顺利完成高难度的静脉穿刺,令家长满意。此外,加强责任心,勤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

2.3关爱患者把每个患儿当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细心呵护他们。要有父母般的关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要有亲和力,往往一个搀扶的动作,一个拍肩膀的鼓励,一句关心的语言,都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与患者的情感。对患儿家属要宽容和理解,并努力减少纠纷的发生。即使某些家长因为孩子的病情不见好转而胸怀怨气、横加指责,护士也要充分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注重语言艺术,耐心解释。不要激化矛盾。过后家长反而觉得不好意思,变得顺从和依赖护士,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正因如此,所有行业的服务规范中都列出了微笑服务的要求,医疗服务尤其是儿科医疗服务当然也不例外。对遇到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护士可流露温馨、真诚的微笑表示同情关爱,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护士可以展现出自信、坚定的微笑鼓励患儿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且积极配合;在患儿及家属能主动积极配合检查治疗,疾病也迅速康复时,护士可给予赞许、鼓励的微笑表示赏识;在护理过程出现了某些小失误,不要忘记表示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以获得相互理解。

2.4沟通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①无论如何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轻易批评对方的话。②每次沟通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患儿的情况适可而止。③护士与患儿及家属谈话时,要根据当时情况选用合适的位置,使对方感到舒适。

总之,创造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引起护理纠纷的现象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沟通虽然不是万能,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护理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护患沟通方式与技巧,学会慎言、能言、善言,有效地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