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19 08:52:12

导语: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现今社会的发展与电力供应息息相关,加快电力系统供应链末端(即配电网)的创新对电网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叙述了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几个问题。本研究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电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即为电力供应链的末端,是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不仅改善了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1]配电自动化在国内外已发展了近40年,是现代电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显著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建设经费,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20世纪的90年代末期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开始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相关技术已逐渐成熟。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在配电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当前该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及分析。

1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配电自动化在美国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主要是实现自动抄表技术,改变了人工抄表的问题。第2阶段实现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模式,以往的自动化都是在一地集中进行。第3阶段是实行一个综合体,将各项自动化运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综合发展方向。此外,重合器和分段器的结合是美国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其中重合闸最受欢迎具有高可靠性。在欧洲国家中,超级电容的发展最为成熟和广泛,并且超级电容技术在国外是电力系统研究的重点项目,其储存电量的能力远超传统的的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发展成了欧洲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是电网比较完善的国家,它将电网发展带到了非常成熟的地位。电网建设的规划理念即寻求电网设备自动化的灵活性、简洁性、及时性以及最重要的可靠性。香港在电网建设也非常先进,香港关注点的是管理系统的发展。配电管理系统实际是一种集中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具备更多更高端的管理功能、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技术。

2配电自动化的系统构成

配电系统的内容包含很多,如调度控制的主要系统就是主站系统,调配与主站系统一体化,适用于多种平台的操作与调控,可以对配电设备进行总体的掌控。主站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可以起到收集各个电子区域的信号与信息的作用,收集各处的信息后对整个配电网进行控制。达到不同地区电子站之间关系的协调的目的,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在主站设计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必须牢记安全第一。再有通信网络就是用来联系主站系统和配电网终端的,因为通信网络占据的重要位置,它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现展的通信方式主要有电力线载波、光线通信传输和无线网络通信等几种形式。多项通信技术组合形成一个通信系统,其内部组成及技术支持都是十分复杂的。如光纤通讯是现在最常用的通讯方式,其受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也比较小,最重要的是它传输的对象包括很多种,有语言文字、数据文字及图像。但是,造价较高和使用费用较高是光纤通讯的缺点就是较大,不能达到覆盖全部地区。另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压器、传感器和配置器等等都在经历快速的发展。

3配电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3.1分布式电源。发电功能和储能功能是分布式电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其他的材料和动力产生电能,如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但是新能源发的电都不能储存,只能全额上网,或是用户自发自用余点上网。所以储能技术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能将瞬时发的电储存起来。分布式发电具有发电地点要求低,且更好的与客户进行互动,让电网与客户之间更加协调,通过智能化的配电系统的研发,使设备更加的顺畅。3.2配用电互动技术。用户对于电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参与者又是使用者。而电力系统中的平衡也是通过用户的使用而达到的。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供电系统的稳定与可靠性。电力系统提供的电价和用电信息及最新的供电技术对用户使用的积极性都会产生提升作用。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传统的用电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对用电模式的要求也提高了。[3]因此,只能电网的优势就越来越突出,对用户对用电的要求主动响应,确保用户用电的运行正常。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研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电力技术人员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从实践中总结技术经验,在是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顾越.浅议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及前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2]亓曙光,孙雯,武军.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问题探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20).

[3]陈希泉,孙艺博.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9):56-57.

作者:李石 赵苏虹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