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时间:2022-06-18 02:57:43

导语: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保护商业秘密

现代商业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是主流的经济形式,智力成果对于企业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我们煤炭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如何保护智力成果对于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大型的煤炭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到科研与技术创新上,在正当竞争的前提下,期望通过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但是,由于科研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不可预期的,一项先进的技术诞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正是由于这种大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的原因,导致部分企业罔顾企业道德,背弃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卑劣的手段来窃取竞争对手的科研成果,这已经成为商业上不公开的秘密。商业秘密一旦被竞争对手窃取,就会对被侵害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破坏市场发展。商业秘密往往都是能够为权力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该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尚未被投入使用前是受到严密保护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旦被公开或被利用,就会失去其原有价值。商业秘密通常都是能够被直接使用的,即所谓的实用性。大部分的商业秘密都具备可实施性和确定性两方面的特性,竞争对手一旦获取,就可以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也就会使得受侵害企业受到利益损失,轻则利润受损,重则失去行业地位,甚至破产,可想而知其对于企业的价值有多大[3]。一直以来,我国在告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制定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后援力量。尽管我国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譬如,防范意识差:缺乏对于商业秘密的认知,也就不知道保护商业秘密,不仅仅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不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更不认为商业秘密对于竞争对手的重要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很多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规是在发生了大量的重大案件之后才启动的,特别是当外资企业入驻我国时,通过窃取商业秘密而损害我国企业利益时,在缺乏法律制裁的情况下,外资企业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制裁。而反观国外,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法律法规则是极为健全。另外,由于我国市场管理体制的问题,对于商业秘密保护案件的处理也会存在诸多阻碍,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机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能够给予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针对现有商业秘密保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能够极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利益。我们煤炭行业是一个发展近百年的行业,自然资源的沉淀随着高速开发已经濒临枯竭,而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现在大多企业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希望之路,商业秘密的保护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和应用,能够很好的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智力成果,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规制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毒瘤,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做了相关规定以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其中包含三条规定: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二条: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其中第八条规定规范了商业贿赂中的主体为“经营者”,采取的手段为“财务或其他手段”和贿赂范围包括“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明确了暗中授予或收受回扣视为商业贿赂,对于明示回扣、实际折扣、佣金等明确的商业行为等不视为商业贿赂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中明确的规定了从事商业贿赂井盖受到的民事责任及赔偿依据,且规定人民法院有直接审理权。第二十二条规定中规定了依商业贿赂情节进行处罚,情节轻的处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刑事处罚。依此,我们可以更好的限制那些利用商业活动以获取个人利益的不法分子以法律制裁,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利益[4]。煤炭企业大多是国营企业,煤炭资源也隶属国有,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体制的问题,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商业贿赂,通过贿赂来获取经营权、销售权、购买权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炭行业自然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规避商业贿赂,以求得适应市场竞争规律的经营环境,在这一点上,《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规制商业诋毁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对商业诋毁做了如下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企业间激烈竞争的结果,企业为了不断的获取利润,占取市场份额,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打压和诋毁竞争对手,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时代不断进步,商业诋毁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并没有给商业诋毁一个确定的定义,仅仅只是列出几类商业诋毁的形式和结果,但这已经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了。通常认为,商业诋毁是指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信息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从而达到贬低其法律人格,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为自己谋取竞争的优势地位及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现代社会的商业诋毁形式变化多样,《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几类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概括商业诋毁的全部内涵,而且对于商业诋毁的法律责任缺乏说明。所以以现有的规定来对我们煤炭行业中存在的商业诋毁事件进行处理时,就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时刻防范商业诋毁事件的发生。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关于商业诋毁的规定,笔者有以下一些建议,以完善对于商业诋毁行为的规制。1.明确界定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行为的主体被限定为了经营者,然而往往经营者会规避这一规定,利用其他行为人来施行商业诋毁行为,所以应取消主体限定。商业诋毁行为的手段限定太窄,仅仅限于“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不能满足司法需求,事实上某些不合理的陈述也是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的,例如夸大或贬低事实都可能造成对企业的损害。所以应当补充商业诋毁的行为手段。另外,商业诋毁不仅仅会对受诋毁企业有危害,甚至会危害到社会群体,或其他团体,有必要将此类第三方的受害者加入到商业诋毁内容中去[5]。2.明确商业诋毁行为应付的法律责任。从民事责任上来看,笔者认为应明确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计算方式,通常来讲赔偿范围应包括精神损失和财产损失,两种损失的具体赔偿标准必须确定,其中财产损失应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应该补充停止侵害的法律承担方式和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当方式,为了能够及时制止侵害行为延续,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消除对企业信誉及商品名誉的影响,必须明确责任行为。从行政责任上来看,我国现行的商业法规中没有任何民事责任处罚是关于商业诋毁行为的,建议增加对商业诋毁责任方的民事处罚,以警示商业诋毁行为,制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5]。

煤炭行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尽管现阶段形式良好,但前景不被看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解煤炭行业的这一危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有诸多险阻,特别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为企业带来不可预知的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旨在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本文针对一些主要的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煤炭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高尚的商业道德,以及我们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赵长明工作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