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管理理念的煤矿安全论文

时间:2022-09-16 05:37:59

导语:积极管理理念的煤矿安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管理理念的煤矿安全论文

1积极管理理念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想真正实现行为安全,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就要通过积极的管理引发员工积极行为,促进组织积极力量,但如何实现积极管理,其关键点在于煤矿企业自主承担责任,满足员工需要及期望,以达到“高组织责任-高员工责任”的契约状态,从而引发员工自主实施安全行为,形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乐观、自主、安全的氛围,触发员工高度归属感和责任感,自觉实施安全行为,从而实现对不安全行为的前馈控制,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促进员工和煤矿企业的共赢发展。陈四楼煤矿积极安全管理模式正是如此。

2煤矿积极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陈四楼煤矿在积极安全管理理念的引导下,以煤矿发展高效、安全、健康、绿色为目标,以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安全的煤矿企业为任务,构建积极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安全管理模式旨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促进员工、组织多层次的健康和安全。在个体性管理层面,通过“安全股票”及“隐患买卖”管理方法的引导,营造积极的安全氛围;积极促进能量网络的构建,强化员工业务能力,以塑造积极关系;各级管理者通过帮助个体挖掘潜力及优势,以构建积极的沟通机制,最终实现个体积极激励管理,培养员工积极心态,使得煤矿员工身心健康,积极、自主实施安全行为,确保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最终打造煤矿积极、健康、安全的企业。

2.1积极安全自主管理

为激发矿井、系统、区队、班组、职工5个层次安全主体自主责任,避免安全“各自为战“的现象,促进矿井内部安全信息共享,积极安全自主管理落实矿井、系统、区队、班组、职工5个层次安全主体责任,构建了以“员工自律、班组自理、区队自治、系统自控和矿井自主”为基础的“五自管理体系”,细化各个层级安全管理内容,并建立安全管理衔接流程,分解积极安全目标,激励全员参与、全过程互动、全时空掌控,实现层级间由上而下的理念引导和推动,由下而上的逐级完善推进,层层推动组织内积极现象的产生,真正营造出人人抓安全、层层管安全、个个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2.2积极基层团队管理

一个积极基层团队管理往往能产生榜样作用和跟随效应,被关注的积极工作行为和安全行为将能够起到由点到面的群体带动效应,促成个体工作行为的凝聚和爆发,实现群体成员行为优势聚集效应,进而促成煤矿员工普遍性和自发性的安全行为,因此煤矿积极安全模式开展“双基”建设,即做好基础工作,抓好基层,实现重心在基层,重点在基础,为矿井基层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及硬件环境,并为其提供充分决策支持。

2.3积极组织制度环境

积极的组织制度环境是指能够触发和带动企业内部积极力量的软环境,积极的组织制度环境不仅能促成积极的员工成长和自我发展,同时制约着煤矿员工的士气和配合程度,进一步极大的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安全行为和安全绩效,进而决定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安全管理目标的达成。煤矿积极安全管理通过建立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效果评价体系、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及安全责任追究体系等形成一个积极的组织制度环境,保证煤矿“双基”建设和积极自主管理的实现。

2.3.13大保障机制

1)基于潜能实现的用人机制。

合理选用任用员工,加强员工的技术考试及能力测试,严格进行审核后方可进行任用。进行员工入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胜任素质,尽量做到同工同酬,让员工感受到尊重与公平。建立健全职工队伍档案,侧重对主管队长、小队长、各班带班队长等进行较全面的建档,进行人员跟踪管理,对责任心强、技术全面、富有管理带队能力的人员可进一步培养成企业骨干。

2)基于行为引导的奖惩机制。

实行浮动薪酬管理,将安全业绩及培训考核作为薪酬浮动部分,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重在激励奖励员工。浮动薪酬管理以完备的考核为基础,围绕煤矿、系统、区队、班组、个人具体目标设计薪酬分配方案,有方向性地诱发员工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同时,积极的奖惩机制注重内在奖励,在了解各级业务主体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内在激励,如星级员工评定、优秀班组选拔等,提升员工工作成就感,触发内在潜力。

3)积极考核循环机制。

依据企业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安全目标,制定考核机制,形成矿井对区队、矿井对地面科室、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积极考核循环。

2.3.24大支撑体系

1)积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积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煤矿文化及积极安全管理理念导向的体现。在积极安全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实现保障的全面性,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主要从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保障、群监安全监督保障、安全检查与专业达标的保障、安全投入保障4方面构建。

2)积极安全评价体系。

积极安全评价是以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对煤矿存在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对策,实现安全预控管理,为行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环境。

3)积极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本着快速反应、高效救援、全员行动的原则,构建一套积极的应急救援体系,注重平时对员工进行消防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学习,使其了解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能最快有效的反应,积极配合救援,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包含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队、社会应急救援组织,并设计合理的应急救援流程。

4)积极安全责任体系。

积极管理理念下煤矿安全责任体系是系统自身对安全承担的思想教育责任、过程监督管理责任、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安全问题承担责任等。安全责任体系既是一个由下对上负责安全的整体任务,又是一个由上对下逐级考核的整体任务,因此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逐级追究责任、自觉承担责任,促进安全责任体系达到有机完整统一。

2.4积极激励管理

1)积极安全氛围。

积极安全氛围是真诚、平等、安全的工作氛围,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积极安全氛围下,通过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提高员工主动参与安全氛围构建积极性,员工与上级、员工与企业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积极贡献自己的能量,行使安全行为,并调整自身行为,以利于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的达成。

2)积极沟通。

积极沟通是在组织中用积极的、肯定的语言代替否定、批判的语言。在积极领导理念下,积极沟通能够创建显著的“连接”,促进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换,提升企业内部各主体要素之间的互动性,提升企业中的积极情绪。

3)积极关系。

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积极关系是积极行为及积极能量的重要来源,不仅仅是帮助员工及其与上级之间和睦相处或是在互动的过程中避免冲突,更有利于促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营造积极安全氛围。积极关系通常被理解为是人们的一种满意和喜好,但是积极关系的益处可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美好的体验。

3煤矿积极安全管理体系特征

1)给予员工积极的、正向的认知与激励。

煤矿安全管理侧重点在于正视员工的潜力和优势,关注员工多层次需求,激发员工积极能量及实现安全的自主意愿,采取有效措施正向激励员工提高安全效率,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的组织与实施中。所采取的措施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惩罚或物质的激励,还应当包括对组织认可的渴望,对权力的需要,对成就的追求等等。无论是监督制度还是激励制度,根本目的在于极大化员工的正向能量,将企业安全目标内化为自身目标,从而自觉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2)具有自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结构。

积极安全管理模式自下而上形成岗位、班组、区队、系统、矿井5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岗位成为安全管理机构的底层,员工依照岗位职责对自己安全负自主责任;班组是安全管理的基层组织,与员工积极安全行为实施直接相关,是触发员工积极能量的基本主体;区队不再是被动接受安全监督检查的主体,而是积极安全管理的行为主体,负责对全区队进行正向行为的激励,是推行积极安全执行理念的直接主体;各个系统以相关区队为载体,实现区队的互动合作,触发团队积极网络能量,是矿井安全的关键所在;矿井推行积极的安全管理理念,倡导先进的安全价值观,为下属层级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3)安全管理动态控制。

积极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性过程,积极安全注重安全管理对象的统一,即工作者所面对的设备、环境,不同管理层次结构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是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具有发展一致性。通过由上而下的执行系统的反馈推进,有利于上层机构针对井下生产实际提供针对性政策,加大安全政策与制度的覆盖频率,从而有力促进安全生产制度环境和支持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矿井系统安全性,循环往复,实现动态循环管理。

4)个人与组织积极安全素质培养。

积极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系统中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变革,强调个人潜能的激发与组织积极能量及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传统安全管理体制往往重视惩罚而不重激励,重视事后控制而不重预控,重视约束与遵循而不重自主,造成个体和组织形成一种被动行事的氛围。积极安全管理激发积极潜能,实现矿井各个主体之间安全目标的统一性,注重员工和组织的自主性,在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信息,产生新的想法、思路等,创新具体的安全工作。

4结语

通过实施积极安全管理模式,给陈四楼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明显上升,能够自觉遵守矿井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三不”生产,矿井隐患条数、违章人次、轻伤起数等均逐年下降,2013年与2012年相比,矿井检查隐患下降5.6%,违章人次减少16.2%,轻伤起数减少75%,消灭了重伤及以上事故,截止2013年12月31日,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932d。实践证明,积极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保障生产安全的有效管理模式,值得在我国各煤矿推广应用。

作者:杨联合邢顶门申霞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安监局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